APP下载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

2022-09-15高燕

系统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达峰早产儿通气

高燕

曹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山东菏泽 274400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reterm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病通常是由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等因素引起,导致患儿因肺泡萎缩,降低肺顺应性水平,使患儿出现肺泡换气与通气功能不足,诱发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最终使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情况[1-2]。近年来,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但由于气管插管呼吸机极易诱发气胸、肺损伤、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限制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以其较低的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小、总用氧时间少等优势,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取得不错疗效[3-4]。当前无创通气模式主要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本文在2019年12月—2021年11月选取曹县人民医院的76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临床研究,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从本科室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抽选出76例作为观察对象,经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胎龄29.23~36.51周,平均(32.26±1.53)周;出生体质量1.64~3.12 kg,平均(2.28±0.34)kg;5 min Apgar评分(8.79±1.23)分。观察组男17例,女21例;胎龄28.96~36.43周,平均(32.86±1.26)周;出生体质量1.72~3.24 kg,平均(2.32±0.41)kg;5 min Apgar评分(8.88±1.07)分。对比两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儿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伴随呻吟、呼吸急促、吸气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胎龄低于37周且高于28周;出生体质量超过1 kg。排出标准:出生后需要马上接受气管插管治疗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严重感染等患儿;因肺出血引起的呼吸困难、严重脑室内出血等患儿。

1.3 方法

新生儿经评估进行气管插管,于气管内滴入PS后,将气管导管拔出,调整为无创通气模式。对照组患儿选用北京嘉和美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C)方式进行治疗,将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为4~7 cmH20,将吸入氧浓度(FiO2)设置为0.21%~0.60%。观察组患儿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选用瑞士生产的BIAN小儿呼吸机,调整为Biphasic模式,将吸气峰压(PIP)设置为8~10 cmH20,将PEEP调整为4~6 cmH2O,调整吸入氧浓度(FiO2)为0.21~0.60,调整高水平压力维持时间(Ti)为0.6~1.2 s,呼吸频率(RR)为20~40次/min。

1.4 观察指标

1.4.1 患儿治疗72 h血气指标对比 对患儿通气1、24、72 h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血气指标进行分析。

1.4.2 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患儿通气后存在气胸、鼻压伤、腹胀及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情况。

1.4.3 患儿早期肺功能对比从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3项指标入手,对两组患儿早期肺功能进行评估与对比。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72 h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1、24、72 h后,观察组患儿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1、24、72 h血气指标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儿治疗1、24、72 h血气指标对比[(±s),mmHg]

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PaCO2 1 h 48.35±2.21 43.36±1.22 12.185<0.001 24 h 47.04±1.45 42.09±1.33 15.508<0.001 72 h 42.13±1.45 37.08±2.72 10.100<0.001 PaO2 1 h 59.31±3.33 62.61±3.29 4.346<0.001 24 h 67.35±3.94 72.26±2.71 6.329<0.001 72 h 77.72±3.87 91.88±5.29 13.317<0.001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患儿早期肺功能对比

观察组经治疗,患儿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早期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儿早期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达峰时间比(次/min)42.48±4.56 44.48±4.31 1.965 0.053达峰容积比(%)43.16±2.37 43.43±2.32 0.502 0.617 PEF(mL/s)53.58±6.12 55.92±6.53 1.612 0.111

3 讨论

NRDS作为早产儿的常见疾病,是导致早产儿出生3 d内死亡的重要原因[5]。决定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与远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做好患儿呼吸道管理,当前临床对新生儿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无创呼吸支持治疗[6-7]。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AN)是无创呼吸的一种常用模式,应用于临床治疗,能够发挥较强的呼吸支持作用,是一种在无创通气条件下的压力支持通气模式[8]。本模式通常是给患儿提供一个恒定、可调的基础流量,保持基础CPAP水平,同时,基于此基础流量,再叠加一个混合气体,形成一个第二级CPAP水平。

BIAN这种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模式,早已充分应用于成年人,但鲜少应用于新生儿[9]。BIAN应用于临床治疗,给患儿吸气时提供较高水平吸气压,呼气时则提供较低水平呼吸气压,相较于CPAPC支持模式,增加了一定频率的吸气正压,吸入气体促使患儿肺膨胀,有助于改善患儿通气功能;呼出气体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增加患儿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萎陷,对患儿弥散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达到降低PaCO2、提升血氧浓度目的[10-11]。相比于NCPAP,BiPAP给患儿提供的呼吸支持作用明显更强,可达到克服气道阻力与肺弹性阻力目的[12]。从PSV功能上看,BIAN通气模式不仅具有CPAPC功能,还兼具无创、机械通气特点,可有效减少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大幅降低患儿并发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AN)存在高、低压两个水平,患儿可在两个压力下自主呼吸,不仅不存在人机对抗困扰,还能有效提升撤机成功率[13]。

本研究表明,治疗1、24、72 h后,观察组患儿PaCO2(43.36±1.22)、(42.09±1.33)、(37.08±2.7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aO2(62.61±3.29)、(72.26±2.71)、(91.88±5.29)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的产生,与CPAPC提供周期性压力变化有关。该模式可保障患儿在两个气道正压水平下进行自主呼吸,还能预防患儿出现肺泡萎陷与气道闭陷情况。由于BIAN不仅具备CPAPC所拥有的呼吸末正压,还兼具高压模式,能够在设定时间范围内有效转换高、低压,部分顺应性不高的肺泡,可通过在高压下复张,达到通气与换气目的[14]。这与陈美娟等[15]“经无创呼吸支持1、24、72 h后,BIAN组新生儿PaO2为(62.56±3.24)、(75.21±2.66)、(91.85±5.25)mmHg,PaCO2为(43.31±1.17)、(227.33±7.47)、(261.59±10.18)mmHg,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BIAN可通过增加呼吸道正压,改善患儿通气血流,还可通过降低胸腹运动气流阻力与不协调性,促进患儿二氧化钛排出。

相关研究指出,BIAN有助于提升氧合,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和CPAPC模式相比,更能减少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还能缩短患儿呼吸支持与住院时间[16]。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和对照组相近(P>0.05)。BIAN相比于CPAPC,不会增加患儿腹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效果明显更强,且不会增加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17]。观察组经治疗患儿达峰时间比(44.48±4.31)次/min、达 峰 容 积 比(43.43±2.32)%、PEF(55.92±6.53)mL/s,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患儿经BIAN治疗,其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及PEF指标相似,对患儿早期肺功能影响不大。作为一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的无创通气支持方式,BIAN给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不同基础疾病的临床疗效与远期预后效果,尚待进一步证实[18-20]。

综上所述,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患儿血气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达峰早产儿通气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迎接人口“达峰”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