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及应用效果
2022-09-15赵姝洁王璇高莉叶文春
赵姝洁,王璇,高莉,叶文春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绵阳 621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其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合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增加致残率及病死率[1]。在临床治疗方案中,常以饮食结构干预到单药口服,再起始2~3联口服降糖药物或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用药。若仍无法得到满意的血糖控制,需及时过渡至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在T2DM患者高血糖时期可及时起始每日多次胰岛素,此种强化治疗可短时间内强化血糖控制,具有缓解糖毒性作用[2]。胰岛β细胞的分泌缺乏得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均有助于后续调整为更加方便的降糖方案,有助于长期控制血糖。强化血糖控制方案疗效迅速、效果稳定,已广泛应用于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临床多采取长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合并三餐前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或采取预混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的强化方案,但这两种方案每日需3~4次皮下注射,对于部分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及老年患者较难坚持治疗。故为评估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日二次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21年6—1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T2DM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60例T2DM患者,根据胰岛素方案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29),观察组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男21例、女10例;年龄65.0(49.0,70.0)岁;平 均 体 质 指 数(body mass index,BMI)(24.21±3.24)kg/m2。对照组使用德谷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合并三餐前即刻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男16例、女13例;年龄63(46.5,69.0)岁;BMI(23.23±3.38)kg/m2。两组一般资料(年龄、BMI、治疗前空腹血糖、治疗前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2];②患者有明显高血糖症状;③患者既往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单纯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④患者入院均充分知晓治疗方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心绞痛者,近期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患者;②患者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③对治疗方案依从性不佳的患者;④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⑤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及1型糖尿病患者;⑥近期接受手术等应激事件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进行糖尿病饮食及适宜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90017)早晚餐前皮下注射,2次/d,1支/d,初始剂量为0.4~0.6 IU/(kg·d),平均分为早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根据每日血糖监测滴定胰岛素用量。治疗时间为7 d,血糖达到控制目标[空腹血糖(FPG)<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 hPG)<10 mmol/L]时记录时间,并继续该用量使用。对照组患者方案:德谷胰岛素结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德谷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71096),起始剂量=体质量(kg)×(0.4~0.5)IU/kg,占全天胰岛素总量的40%~60%,注射时间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余胰岛素使用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S20153001),按1:1:1比例分为3次,于三餐前即刻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时间为7 d。当血糖达标[空腹血糖(FPG)<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 hPG)<10 mmol/L]后记录时间并继续该用量使用。
1.4 观察指标
①血糖控制效果:对比两组T2DM患者治疗前及胰岛素治疗后7 d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②对比两组T2DM患者达到控制目标的全日胰岛素用量;③观察两组T2DM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天数;④对比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数据用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糖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对比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日总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通过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至关重要[3]。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患者从最大耐受剂量的口服降糖药物过渡到胰岛素注射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延缓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有效方案[4-5]。
德谷胰岛素为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注射至皮下组织时可形成多六聚体,延迟从皮下组织被吸收至体循环过程,降糖作用可持续42 h,半衰期25 h,降糖作用持续时间长,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缺乏,控制空腹及全日基础血糖[6-8]。对以全日或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优于单纯基础胰岛素的起始方案[7]。并且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使用德谷胰岛素可以达到与甘精胰岛素相似的血糖控制,但夜间低血糖事件更少[6]。门冬胰岛素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迅速,通常皮下注射后10~20 min即可起效,主要用于补充餐后胰岛素需求和控制餐后高血糖。德谷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三餐前门冬胰岛素注射是常用的强化胰岛素控制方案,可以较精确地控制血糖,但每日多次注射和频繁采样末梢血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可能增加了个人的治疗负担,限制了用药依从性。部分老年患者因辨识力下降,可出现混淆两种胰岛素导致注射错误的情况发生。虽然有多种预混胰岛素方案可方便患者使用及提高依从性,但其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局限性:①预混胰岛素准确的剂量注射依赖于成分充分混合,患者注射时可能存在药物浓度不均匀情况,导致血糖日变异率增大[8];②预混胰岛素还可导致过度的葡萄糖峰值降低效应(“肩效应”);③作用时间仍短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低血糖风险增加[9]。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70%的德谷胰岛素和30%的门冬胰岛素组成的可溶性双胰岛素。在高锌浓度下,双六聚体的德谷胰岛素可维持30 h以上的降糖效果,与门冬胰岛素在结构上互不干扰,两种成分可明确分离,没有观察到“肩效应”,减少了日间血糖波动及血糖变异性[10]。相较于门冬胰岛素30R减少了餐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风险[11-13]。许多老年患者居住于养老院或平日由家属进行胰岛素注射,因不需更换注射用笔并且不需注射前混合,便于患者的长期使用。已有研究显示,较每日一次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日一次皮下注射可提供更好的空腹血糖控制,并且减少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降糖成本及慢性并发症成本[14]。多国共识提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也为有效及方便的方案[15]。
已有研究显示,经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日三次皮下注射方案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水平(5.98±1.08)mmol/L低于对照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日4次皮下注射方案空腹血糖(7.24±1.26)mmol/L(P<0.05)[16],餐 后2 h血 糖(8.69±1.42)mmol/L较对照组(8.65±1.5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1周后,观察组空腹血 糖(6.32±1.06)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7.49±1.27)mmol/L(P<0.05);餐后2 h血糖水平(8.35±1.76)mmol/L与对照组(8.91±2.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血糖目标时,胰岛素日间总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需转为强化胰岛素控制方案的患者,两种胰岛素控制方案均可短期内达到血糖控制,达标天数基本一致,但观察组使用的胰岛素日二次注射方案更简单,更加适合对日四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或老年患者使用。研究中还观察到,血糖达标时观察组胰岛素全日用量小于对照组,因两组BMI水平一致,故考虑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关,但这一结论需要后续扩大样本量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日二次皮下注射可以达到与德谷胰岛素结合门冬胰岛素每日四次皮下注射的类似效果,空腹血糖控制更优,达标时间相近,注射方案及操作更加简单,同时未增加胰岛素相关不良风险,具有解决糖尿病患者治疗及管理中障碍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