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化小组研讨法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教学的尝试

2022-09-13王晓宇李文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结构化实验组人体

王 莹,孙 平,王晓宇,喻 静,张 洋,张 静,李文媛

(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人体结构功能学是由我校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和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进行整合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人体各部分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生理功能和常见疾病发生的结构、病理特征以及病理生理学改变深入理解,最后进行病例讨论。目前在开展人体结构功能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3],如学生在上课前缺乏相关准备和对医学基础知识的了解;主题不明确,学生讨论病例时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有时被少数人强加发言任务,其他成员不能充分表达个人观点,讨论过程中导向控制不够;提出观点后,没有经过充分讨论,没能达成共识等。作为促进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发展的训练模式,结构化小组研讨法(SGD)能够有效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使教育的各种要素有机地实现一体化,全面帮助医学生学习[4-6],但是当前SGD在国内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项目拟将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课程设计中,教师按照SGD程序和规则,采用相关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引导学生围绕课程设定的主题逐步解决问题,通过融入SGD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人体结构功能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期待融入SGD能有效构建人体结构功能学的基础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医学人才团队合作提供新的手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6月牡丹江医学院2020级临床本科2班和4班共66人为实验组,随机选取2020级临床本科1班和3班共67人为对照组。两组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人体结构功能学(一共学习3年)理论考核成绩、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4个班授课时数、任课教师等方面均相同。本研究已获得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批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特点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授课方法教学,教师应用多媒体讲解内容,学生听课做好记录,每节课最后10 min用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验组接受的SGD由以下3个要素组成:(1)关于学生个人参与准备的说明;(2)关于小组合作的说明;(3)教师在SGD中的作用[7]。实验组学生课前收到下一节课讲稿,并按要求提前复习材料,事先调研,收集整理关于课程主题的研究资料,记录他们的问题,在下堂课讨论这个话题。教师在课程中首先进行课程研究主题结构化,讲解评价学生的标准、结构化的研讨目的和性质以及参与结构化的研讨规则,并保持讨论的秩序性。主题结构化设计要遵循“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的原则设定。比如设定主题为肾,可设定问题格式如下:(1)什么是肾功能衰竭?你所知道的肾解剖结构及肾影像学和病理特征有哪些?(2)你认为肾功能衰竭发病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3)你认为该如何控制和治疗肾功能衰竭?(4)肾功能衰竭的现象让你想到什么(人/事)?(5)通过这些人或事你会得到什么经验教训?主题问题的设定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相关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授课方法采用讨论形式,按以下顺序进行:在上课前15 min,强调人体结构功能学教学重点,回答相关问题,设定课程主题。学生自愿组成6~8个小组,每个组都有一个组名,在后续60 min内讨论课程主题。各小组制定至少3个与讨论主题相关的病例诊断治疗方案,向全班学生提供各小组设计的基本原理、干预方法和评价指标等。鼓励各小组尽可能多地进行诊断,各组间不能呈现相同的诊断方案。小组讨论时,教师采用鱼骨图、SWOT分析、一事一议法、头脑风暴法、团队列名法等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把握研究病例的主要矛盾,即形态特征、临床病例特征、影像学及诊断学的特征,进而发现临床问题的核心。休息10 min后,学生集合成一个整体,针对之前阶段诊断的具体原因在课堂总结汇报,并报告病例状况、可能的结构学异常、临床诊断以及循证干涉和评价计划,在报告过程中提出问题或提议。教师除在整个课程中持续提供反馈和支持外,还需激励参与度较低的学生在SGD中积极表现。授课方法见图1。

图1 结构化小组研讨法教学设计

1.3 教学效果的评估

1.3.1 调查问卷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在融合SGD的认知及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向全体参加者发送问卷。问卷由封闭性问题组成,应用李克特量表回答,1~5分,1分是“强烈反对”,5分是“强烈同意”,另外要求学生提供关于融合SGD的意见和提案的开放性问题。调查问卷根据前期研究及本校具体情况进行设计[8],确定和分析学生意见。

1.3.2 成绩分析 实验考核是实验技能考核,合计100分。理论考试采用试卷考核方式,题型分为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论述题5种类型,合计100分。对照组和实验组考核方式与内容相一致。

1.4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试成绩以(±s)表示,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问卷调查用计数法(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针对实验组分发66份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根据统计,学生认为参加SGD增强自己对人体结构功能学知识的掌握得分为(4.648±0.209)分;认可结构化小组研讨法优于传统讨论方法得分为(4.381±0.346)分;参加结构化小组研讨帮助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得分为(4.414±0.183)分;参加结构化小组研讨能够增强自信心得分为(4.217±0.167)分;参加结构化小组研讨课程有助于培养自己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分为(4.387±0.366)分;认为SGD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得分为(4.312±0.208)分;SGD对自己的医学职业生涯有帮助得分为(4.187±0.164)分;认为SGD有必要全面推广得分为(4.662±0.108)分;对SGD课程设计、场所及设施满意得分为(4.037±0.110)分;对 SGD 时间安排满意得分为(4.137±0.084)分;认为参加SGD课程没有增加额外学习负担得分为(4.562±0.185)分;认为SGD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分为(4.637±0.162)分;认为SGD有助于自己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得分为(4.612±0.303)分;认为在SGD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教师反馈的激励得分为(4.354±0.178)分;认为SGD使讨论更加有效得分为(4.428±0.312)分;认为SGD促进分析和构建医学知识体系得分为(4.534±0.252)分;认为SGD促进深层次学习(如分析、综合、评估等)得分为(4.443±0.177)分。

2.2 两组成绩对比

实验组理论成绩优良率、及格率和实验成绩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实验成绩及格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3。

表2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n(%)]

表3 两组实验考试成绩比较[n(%)]

3 讨论

3.1 SGD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促进信息的深层次处理,使学习者能够将新信息与现有想法或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关系。在设计教学策略时,主要考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9-10]。研究者建议使用的几种教学策略,包括讨论和小组活动,用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研究者认为,传统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一种被动、非思考、信息接收的角色,学生接触信息,但没有机会处理信息。因此呼吁从传统授课模式向使用其他教学模式转变,重点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考,培养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而且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沟通和思考能力时,传统授课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有研究者认为,从促进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转变为鼓励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程,包括阅读、写作、讨论及参与解决问题;他们还必须参加高阶思维练习[11]。而SGD就是促进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批判性思考时讨论主题的机会,这有助于更深层次的学习(如分析、综合、评估等)[4,12]。研究者认为[9],SGD 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方法,在自主学习(即在无监督的小组学习期间)和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在有监督的小组学习期间)中提供更多学习动力,以促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2 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可促进教师反馈、学生整合知识信息及互动合作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学生更喜欢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研究发现,将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课程与传统教学形式比较具有以下优势:(1)学生在SGD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教师反馈的激励,从而参与讨论,这也说明了教师在SGD中的角色作用[6-7]。教师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给学生讨论的主题,并进行准备说明、明确方向以及小组协作方式的说明,使学生之间互动更有效,并激励学生参与讨论。此外,教师的反馈、支持、提问等有助于小组讨论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结论,这表明教师参与和支持SGD通常会促进学生互动和参与,并使讨论更加有效。(2)学生可以把时间用在倾听、思考上,摆脱他们作为记录员的常规角色,有助于他们真正吸收和整合知识信息。SGD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基础医学知识,更多地参与讨论、分析和构建医学知识体系。(3)SGD能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在小组活动或项目上的合作促进了每个成员对小组成功重要性和贡献的认可,沟通彼此的想法,并促进彼此间的协作,以实现小组的目标[13]。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内的学生有效联系在一起,对小组的工作负责,互相帮助,共享资源,提供反馈,成功开展小组活动,证实SGD有助于引导集体互动,可增加凝聚力和满意度等,使团队形成有效合力,实现资源和成果同享。

3.3 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可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考试成绩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认为SGD能够显著增强自己对人体结构功能学知识的掌握,能帮助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增强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为SGD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4 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中有极少数学生排斥SGD融入人体结构功能学的教学方法,认为SGD增加了学习负担,强迫自己课下预习和课堂发言,有不适感。针对相关问题教师与他们有效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认识到SGD对于克服原有思维模式、提高个人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结构化实验组人体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人体可笑堂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