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全期护理对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价值研究
2022-09-09张金霞
张金霞
(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四肢骨折包括了肱骨、股骨、胫骨、颈骨、锁骨等在内的骨折类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期卧床静养,因此可能导致泌尿系统、肺部以及深静脉等发生感染,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引起患者四肢肿胀以及供血不足等问题,肢体缺乏营养以及血液的供应会对骨折创口愈合造成影响,由此会诱发压疮出现,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1]。因而针对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全面的护理对骨折愈合以及预防和降低压疮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手术全期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持续专业的护理干预,在发生压疮等症状之前做好预防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手术全期护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单数编号)和观察组(双数编号),每组各有50例患者。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或临床诊断,符合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4-66岁,平均年龄为(40.32±8.83)岁;体质量范围为46-79kg,平均体质量为(55.67±5.33)kg;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有6例,中学学历37例,中学以上学历为7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1.57±7.72)岁;体质量范围为47-80kg,平均体质量为(56.19±5.48)kg;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有7例,中学学历35例,中学以上学历为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学历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按时帮助患者翻身、做好清洁措施、在患者有不适的情况下给予按摩肢体进行缓解。观察组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①患者入院评估及制定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展开评估,此外,对于患者的性格、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记录归档留存,以便对患者病情发展提供参考,通过了解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相应的护理计划。②采取术前适应性干预措施:手术前,将手术治疗的具体过程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手术的安全性问题,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护措施,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对手术产生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术中护理。①体位护理:给予患者提供弹性好、密度高、舒适柔和、无缝隙的体位垫,在手术医生或护士的协助下将患者以侧卧体位摆放好,双腿呈交错分开放置,呈不重叠状,体位尽可能显露出手术视野,足跟处放置小海绵圈,在患者肩胛、骶尾骨、髂棘等位置涂抹凡士林进行保护,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性。②防压疮护理: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对其进行动态监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手术,注意对患者患肢处进行压疮颜色、温度、肿胀等情况的观察,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相应受压位置的护理,同时需注意使受压部位保持干燥,手术结束后更换体位垫以保持清洁卫生,防止压疮产生。③做好交接工作:护士在术中应做好对患者手术情况、患肢皮肤状况是否出现变化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在手术结束时与巡回护士做好交接工作,2组患者的巡回护士应相同,一方面对患者及其病情更为熟悉,有助于持续跟进护理,另一方面可减少因护理人员带来的研究差异。(3)术后护理。①并发症护理: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清洁工作;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对于有皮肤发红、肿胀、受压等记录的患者,应定期采取进行术后随访,在后续护理中根据实际情况避免该部位继续受压,预防压疮出现或减轻压疮程度;协助患者家属在一定时间内对患者翻身,注意翻身时的幅度,避免造成患者疼痛。②康复锻炼:术后24小时,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术后14天可开展患肢远端处关节的活动;术后3个月可开展无负重状态下的下肢锻炼及上肢对抗阻力锻炼。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发生压疮的程度以及压疮发生率的情况。压疮程度判定标准[2]:以美国压疮顾问小组所建议的分类标准将压疮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压疮:皮肤出现面积较小的块状或片状红斑,能通过护理、治疗恢复;Ⅱ期压疮:皮肤浅表层出现溃疡,表皮、真皮受到损伤,但无组织坏死现象,皮肤可能因炎性反应、排泄物浸泡等导致皮肤浸软而出现蜕皮、形成水疤;Ⅲ期压疮:表皮组织及皮下组织受到损伤,损伤可至基底层,但未对骨骼、肌肉、肌腿等造成损伤,伴有细菌感染及不同程度的溃疡发生;Ⅳ期压疮:皮下组织、关节滑囊、肌肉、骨骼出现损伤,并伴有组织坏死的现象。
4 统计学处理:将获取到的研究数据整理后录入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百分比(%)表示。检验结果为P<0.05时,视为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发生压疮的程度以及压疮发生率的情况比较(n,%,n=50)
讨 论
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研究表示,压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局部的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皮肤软组织营养不良,从而引起皮肤坏死溃烂[3]。患者因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且身体移动能力低下,长期无法自主移动,因而非常容易出现压疮。除此之外,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当、检查不到位等情况也会增加压疮发生的概率,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4]。目前,国内外研究表示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压疮的概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且压疮的发生率已成为国内外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对压疮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随着医疗护理模式不断探索更新,护理质量不断得到优化,目前手术室护理逐渐转变为手术全期护理,通过对围术期进行全过程干预,为患者提供持续全面的护理。
手术全期护理通过运用护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针对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各个阶段对于身体状况发展的不同需求,提供持续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尽快恢复[6]。在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严重受限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手术全期护理在术前主要采取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等方面内容,通过对患者入院病情的评估,能最大程度了解病情发展趋势,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信息;护理计划的制定,能为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进行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目标,能及时对护理后是否有效达到预定标准作出判断,从而依照具体情况调整护理计划[7]。手术全期护理在术中应做好对患者的体位护理、防压疮护理,并记录好术中患者的压疮情况,采用优质舒适的体位垫来确保患者的舒适性,在手术时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通过在足跟、肩胛、髂棘、骶尾骨等部位涂抹保护液,以更好的防止受压部位的皮肤受到损伤,降低压疮发生的概率,同时还需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后续的护理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进行交接时能快速掌握患者病情[8,9]。手术全期护理在术后可对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以及适度的局部锻炼,通过定期更换被褥床单、清洁皮肤、保持翻身频率的同时注意施加的力度、避免患者产生疼痛等内容,预防并发症出现;患者可在术后的24小时、14小时、3个月等时间段根据肢体恢复程度进行适度的训练,可从肌肉收缩到患肢远端的关节活动,再到上下肢体的锻炼,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锻炼[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P<0.05),表明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率,且观察组未出现Ⅲ期及以上的压疮患者,总体护理效果较优。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全期护理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