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行MRI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
2022-09-09张雪
张 雪
(鞍山市双山医院CT科,辽宁 鞍山 1140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由于患者髓核组织、软骨板组织、纤维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将破坏椎间盘纤维环,导致髓核组织突出,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作用,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或者双下肢麻木等[1],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对于症状较轻患者可以通过物理康复治疗,部分症状严重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治疗,术后患者发生腰椎间隙感染概率也会随之升高,增加患者机体痛苦。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椎间隙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可达0.7%-3.2%[2]。目前对其发生原因尚无明确定论,且患者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因此无法实现尽早了解到感染的发生,会导致延误治疗甚至诱发严重后果。因此应对感染病症尽早诊断,并采取合理措施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针对疾病可选择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方法具有各自优劣势。现阶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且检查结果准确性较高,相比其他检查方法,对于炎症肉芽组织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优势[4]。本次研究将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疾病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0:35,年龄35岁-72岁,均值为(49.63±3.69)岁,所有患者中,包括42例患者采用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进行病症干预,33例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方式干预。纳入标准:(1)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协议和研究知情协议;(2)患者年龄均在30岁以上;(3)患者无腰部外伤病史;(4)手术治疗后7天左右患者腰骶部位发生痉挛性疼痛,腰椎间隙感染位置按压存在疼痛感和叩击痛,腰背肌有痉挛发生,部分患者合并发生根性疼痛,切口位置未观察到明显红肿;部分患者存有发热症状,接受生化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提升,血沉指标提升,C反应蛋白结果为阳性。排除标准:(1)排除免疫功能障碍患者;(2)排除思维异常、精神障碍患者;(3)排除研究过程中失访的患者;(4)手术前即发生原发腰椎间隙感染患者。
2 方法:采用MRI诊断患者椎间隙感染情况,扫描仪器采用西门子核磁共振机(生产厂家:德国西门子;型号:Avanto 1.5T)进行,将扫描序列设置为常规矢状面SE序列的T1加权,进行FSE序列的T2加权成像扫描,横断面扫描过程中,应选择GR序列的T2加权序列。将扫描参数设置为:T1加权成像的重复时间设置为560,回波时间设置为30,矩阵设置为230×256,T2加权的重复时间设置为2800,回波时间设置为200,层间距设置为0.4mm,层厚度设置为4mm。扫描后对患者腰骶部位的神经根进行扫描,采用弥散加权成像方式,其中DWI的扫描b值应设置为800秒/mm2。进而对患者采用MRI增强扫描方式干预,增强扫描的造影液应采用碘普罗胺进行,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ml/kg药物,最终,将诊断后的图像进行上传,在DWI图像上,对L4-L5层面2种神经节以及脊神经远端的表现进行弥散系统值的确定,最终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诊断检查情况,合理采用治疗措施对患者感染病症进行治疗干预,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在患者腰椎间隙感染位置进行脓液引流干预,对病灶部位近期清除,若是椎间盘位置残留,需要进一步切除,手术后采用持续冲洗方式联合抗感染措施以降低感染病症的发生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制动干预,在对患者治疗期间,检验血沉指标及血常规指标。检验方法: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总计5ml,对样本进行理性处理后获取血清进行检验,C-反应蛋白水平依据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沉水平利用血沉仪直接测定,白细胞计数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应用一般培养法完成细菌培养,将接种过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箱(温度为37℃)内保存18-24小时后进行分析鉴定。
3 观察指标:将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检查准确性。并对感染患者腰椎间盘间隙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沉水平差异,评价临床治疗有效性。
5 结果
5.1 MRI诊断结果:将MRI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对比,MRI检测显示感染部位在L4-5位置45例,病理检验为46例,检验结果与病理诊断不存在较大差异性(x2=0.682,P=0.462>0.05);MRI检测显示感染部位在L5-S1位置30例,病理检验为29例,检验结果与病理诊断不存在较大差异性(x2=0.541,P=0.604>0.05)。
5.2 椎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75例感染患者中,病原菌主要类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比为38.67%、33.3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比13.33%、9.33%,其他类型病原菌感染总计4例,占比5.33%。详见表1。
表1 椎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分析(n,%)
5.3 血常规及血沉指标: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沉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血常规及血沉指标对比分析
讨 论
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骨科疾病,在长期负重或者久坐的人群中比较多发[5]。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与椎间盘进行性退变以及长期活动量大、腰椎长期受压或者保持直立体位有密切的关系[6]。疾病发作时,会引发腰部和下肢疼痛等症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保守治疗无效时建议通常选择接受手术治疗,改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为临床新型技术,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理想效果[7]。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病症的发生率较高,虽然内窥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感染概率,但依然存在椎间隙感染情况,如无法尽早、及时的对椎间隙感染病症进行治疗,将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8]。因此,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早期诊断,有利于科学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现阶段,临床中对于术后腰椎间隙感染的诱发原因尚无明显论定,多数学者认为密切相关于椎间隙感染、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及机体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细菌性感染[9]。细菌性感染主要分为2种,其一为原发性感染,也被称之为血源性感染,其二为继发性感染,也就是发生医源性感染。临床中发生率占比较高的为继发性细菌感染,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手术或是侵入性操作之后[10]。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手术治疗后,椎间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发生后,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及腰部发生的剧烈疼痛,需要尽早诊断明确疾病情况,接受及时且有效的治疗,避免诱发严重并发症。疾病临床鉴别和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早期并不具备特异性临床表现,初期临床症状和术后感染较为相近,因此单凭临床表现无法准确判定疾病情况[11]。临床对于疾病进行诊断,可选择多种影像学手段,包括X线、CT和MRI等。但是综合分析临床实际情况,感染患者接受X线检查,通常在感染发生后的4-6周才能呈现阳性反应,时效性不佳[12],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了解椎间隙狭窄、受到影响的椎体骨质疏松情况、终板的侵蚀和损伤等,但是对于骨质硬化、椎体融合等情况,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明显探查。CT技术基础为X线技术,通过先进设备,对患者器官和组织进行扫描,并将获得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能够获得横断面解剖图,此项检查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具有高分辨率,诊断准确性高等特点,现阶段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得到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患者接受CT检查,疾病早期即可呈现椎间盘CT数值存有降低表现,椎间盘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变大及变扁,发生病变的椎间盘和腰大肌之间并不可见清晰界限,能够观察到椎体骨质受到破坏或是发生硬化,接受强化扫描后也能够了解到病灶区域内存在环形强化,但是由于CT检查的局限性,因此无法对手术后发生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病理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和体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外部磁场和原子核发生共振后形成图像,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静磁场之中,需要确保静磁场X线发射平行于长轴,同时针对检查区域利用脉冲射频磁场发挥作用,并对输出信号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能够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此种检查技术最突出优点为,能够获得血管组织成像。MRI检查时受骨骼结构影响较小,能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获取影像学图像,检查迅速无创,能够对处于不同状态的软组织进行有效识别,特别地应用于炎症肉芽组织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MRI可对椎间隙感染情况进行有效诊断,该诊断方式安全、可靠,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创伤。诊断过程中采用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有效对患者机体组织内部水分子的运动情况进行观察,一旦患者发生感染病症,其机体组织内部的水分子弥散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信号值衰减,引发DWI信号异常升高现象。采用MRI方式进行检测,能够从多角度入手,对软组织状况进行有效识别,有利于鉴别炎症肉芽组织。椎间隙感染部位呈现T1加权信号改变,T2加权信号以高低信号和高信号的混合型变化为主,在病变的椎体与患者椎间盘位置并未存在明显界限,边缘呈现模糊不清情况,其主要由于炎症浸润,导致患者邻近椎体周围发生炎性渗出情况,引发组织充血。椎间隙感染会导致椎间隙缩小,椎间隙破裂甚至消失,所以尽早诊断,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感染部位均在L4-5和L5-S1的腰椎间隙位置,检验结果与病理诊断不存在较大差异性。75例感染患者中,单发和多发各为49例、26例,占比分别为65.33%(49/75)、34.67%(26/75)。75例患者接受MRI诊断,特点为:75例患者中,3例椎间盘间隙未发生明显变化,5例患者表现为椎间盘间隙变宽并合并肿胀,其他总计67例患者,主要检查表现为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变扁,同时合并程度不同的椎间盘破碎、减小、消失或是不存在整齐边缘。MRI检查结果证实,病变区域的椎间盘间隙不具备正常的信号和形态。69例患者椎间盘间隙病变位置显示为长T1低信号,6例T1等信号。73例长T2高信号,2例短T2低信号。椎间盘间隙病变区域连接椎体软骨短板和临近椎体松质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椎体形态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仅有少数存在轻微楔形变化,脊柱均未存在后凸形态变化。此种检查结果主要因为病变区域内受到炎症浸润,导致临近椎体上存有阳性渗出或是充血。椎间盘受到破坏后发生溶解,会导致椎间隙变窄、发生碎裂或是消失,以及椎体边缘发生硬化,检查过程中能够呈现低密度阴影。且硬膜会粘连到软组织上,会导致髓核内部的裂隙完全不见,因此会导致椎旁和椎内因摸完间隙中存在环形软组织,且呈现增厚及肿胀表现,甚至高于累及的椎间隙平面,此种状态下,周围受累椎体信号会表现为异常性增高。MRI检查结果证实,病变区域的椎间盘间隙不具备正常的信号和形态,其原因为影像学检查能够明显探知炎症浸润到周围椎体,实施增强扫描后,能够强化受累的椎体、椎间盘和肢体旁软组织异常情况,更为清晰地显示病变位置,因此对于接受 T1W1、T2W1诊断无法获得准确结果时,可通过增强扫描获得最为准确的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为(6.12±0.58)×109/L、C-反应蛋白水平为(39.15±5.35)mg/L及血沉水平为(35.71±3.25)mm/h,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可见,采用磁共振成像对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以此降低白细胞计数,改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优化血沉指标,提示明确疾病情况后进行及时治疗,能够确保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价值显著,其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