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2022-08-31缪仙风
缪仙风
一、 引言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体育技能学习,以确保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这是学生未来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关键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改革的标准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应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导向,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可以改善学生体质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抗挫折、情绪调节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健康行为,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它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培养乐观的个性,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行为,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有利于落实小学体育大纲要求和评价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足以说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是多么重要。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贯彻新课程的要求和评价目标,运用透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完整性、情感价值观等,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上课自律性差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纪律不严,难以参与有效的体育锻炼,学生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独立学习,降低了体育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阻碍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不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其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支撑具体的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按照制定好的课程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忽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而且大多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对体育技能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此外,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缺乏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三)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一直被视为次要学科,因此很少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主要花在主科上,而体育课基本上被忽略了。在家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游戏、看电视等,也不运动。此外,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不能认真学习,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但是,从具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体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考核方式较为统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评价不仅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这种统一的评价方式,使这一目标难以实现,阻碍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四、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小学,学生对课外运动的兴趣有所提升,大多数学生选择特定的运动作为爱好,结合课外运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测试和培养学科素养,然后为学生设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认识到体育对他们身体发展的积极影响。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测试和记录自身运动技能的提升过程,但在测试之前学生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功能。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更详细的测试。体育教师还应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设定任务后,教师必须建立专门的训练小组,以测试学生的运动成绩,然后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表扬,增强其他学生的运动意识,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器材
体育设施的可用性可以有效地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学校必须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教学经费。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喜欢的科目进行定向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学校必须购买基本体育教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特征等合理设置教学计划,以及建设相应的篮球、足球等运动场所,进而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使用这些特殊的教材和运动场所,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
(三)体育教师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对教师的专业资格和培训进行多学科审查,提高其教学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奠定基础。例如,学校在聘用体育教师时,应聘用体育学院毕业的专业教师,此外,还应参考学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获取有关体育教学的最新信息,学校还应重视对教师能力的评估,以及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实际情况的评估。体育教师在接受了相应的培训后,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这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合学情,合理分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条件和成长过程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身心素质存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体育基础非常不一样,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全班同学的学习需求,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情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学习,通过真正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来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因此,在提出实际任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还要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常规测试结果进行合理分层,可以从运动的技术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将学生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控制阶段、应用阶段和技能阶段。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进行分层:A层为技能提升,B层为技能巩固,C层为合格教育。分层教学实施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在运动训练中取得的进步程度,衡量和重新定位其分组的变化。例如,在篮球课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体能、身高和对篮球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一次小型体能测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身体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开展基本篮球活动,锻炼学生的耐心;对身体素质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传球、投篮等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进而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五)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在创设游戏情景时,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内容,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季节、气候和学生年龄的特殊情况,从科学和知识的角度选择游戏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在炎热的季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小运动量练习跳跃技巧,例如在格子上跳跃等。在寒冷的天气里,教师可以选择跑步、跳跃和球类等运动量大的运动。当然,在选择游戏时,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和性别选择游戏内容。教师可以安排一两个与所学体育技能相关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所学体育动作结构。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篮球技能,教师对篮球的训练可以安排几个不同部位的协同训练,比如脚、头、腹部等,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基本运球技能可以包括复杂的比赛练习,例如,通过“拦网和拦截”等练习,可以提高篮球战术的有效性和集体合作意识等。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升,会使得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而学生的学科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
(六)教师应给学生讲解体育常识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学习态度会决定他们未来的学习趋势。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尽一切努力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教学任务,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小学体育学科的本质是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体育精神。只有教师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得当,难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此,教师可通过讲解体育常识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向学生解释体育常识,并且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体育常识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进而导致学生的学科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一般来说,体育分为室内体育和室外体育,建议教师在室内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普及体育知识,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理解体育学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促使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但教师不要盲目地要求学生结合课本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教学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了解体育常识,并让学生关注体育学科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在体育核心领域的核心素养。
(七)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僵化,无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相对较低,会造成兴趣与压力之间的一些矛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开展具体活动时,应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体育技能学习目标。同时,体育评价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或是自我评价,使学生不仅能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能注意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可以从每个体育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发挥示范作用,帮助教师开展合作教学,促使学生共同进步,使得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八)积极沟通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三管齐下的制度获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效率,那就是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方面,教师应注意改进课堂评估和后续交流,以及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有效反馈,并根据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教学内容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一定培养。至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定期进行分享和交流,综合分析体育训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及对其他科目学习的影响,然后分别做出调整,改善体育活动的优先次序或学生在体育活动上的时间比例,改善体育教学环境。至于家长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展示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家长沟通,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消除部分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能力的负面影响,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与小学体育学科特点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
鉴于体育跨学科知识的特点,教师应利用机会提高小学体育的影响力,并结合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广泛参与学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在运动过程中意外受伤,这些情况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健康,而且无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上述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不足有关,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体育运动中正确行动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使用体育知识,以及如何在适当的时间使用适当的体育知识来保护自己,以降低受伤的可能性。例如,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在接力前做足够的热身运动,并警告学生不要在没有热身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跑步训练,此外,还教授学生接力练习的预防措施和运动技能,如:如何控制腿部力量和减轻膝盖上的工作负荷,进而促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主体学习作用,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