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2022-08-25甘肃省正宁县永正镇刘堡子小学高小燕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导图作文

甘肃省正宁县永正镇刘堡子小学 高小燕

思维导图是借助图文并重的方法,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借助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作为一种指导式的结构图形,能帮助学生理顺写作思路,并且让整个写作结构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形式通过图形灵活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将相关写作知识变得更加结构化、具体化。

作为最初用来帮助“学困生”的工具,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这一鲜活生动的链条式记忆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让很多学生不但“记住了知识”,也“记牢了知识”。由于思维导图具有“自由发散”的独特优势,并且凭借其能“天马行空”般纵横驰骋、肆意拓展之魅力,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作为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写作教学中。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科学地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挥潜能,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不断优化写作教学,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还能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借助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真正达到活学活用、即学即用之目的,最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写作教学强调写作方法的系统性,旨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构建更加系统化的写作理论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升信息的整合以及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教学的方法和理论的探索只是打开作文大门的一把钥匙,至于门打开后,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关键在于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法也解决不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发怵的难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双管齐下”,只有在掌握写作方法、吸收名家名作优点的基础上,养成乐于写作、善于思考的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很多学生由于受到成长经历以及基础知识的限制,写作时经常出现无从下笔或作文内容与主题不符等问题。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写作教学的策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洁明了的写作思维指导工具,如果能合理地应用在写作教学中,将会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1.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小学生尚处于写作的初始阶段,生活阅历几乎为零,知识储备量不足,但由于童心未泯,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非常强。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还没有被大幅度开发,因此不会受到固化模式的限制。

俗话说得好:“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就语言学习来说,虽受陈旧的思维习惯的羁绊,但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你教他们什么,他们就能掌握什么,而且绝不会跑偏,所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最佳时期。毫无疑问,这就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传统的写作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模板式的写作思维,将能否按时完成写作任务、是否按照写作模板写作,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写作理论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发挥想象力的优势,从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强调课堂纪律,按部就班地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安排高强度的重复写作训练,以优秀篇目模板及考试范畴强化写作教学。殊不知,这种固有模式的教学,使打造平等交流的“快乐课堂”成为空话,更何谈“探索式”“启发式”的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引用名人名言等视为“圣旨”,根本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证据与推理确立有效论证,所以这种练习的方向是错误的,导致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掌握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班级中出现了优等生与后进生之分。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写作信心。

思维导图能将平面的理论教学知识立体化,并且将写作知识打造成结构化系统,能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结知识,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写作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构建文本框架。

将平面化的理论知识构建成具体的知识网络系统,有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迁移和应用写作知识,从而避免了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掌握了写作方法,也有利于形成写作个性,还能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如果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更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现在,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学生厌学,认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事,上课不认真听,下课不做作业,把学习看成负担,这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除了及时调整课程难度外,还得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干的事,就是再努力,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相反,面对喜欢做的事,一定会全力以赴,结果定会事半功倍。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首先,思维导图能深度结合写作教学的文字内容与图形内容。在写作教学中,如果采用枯燥的叙述方式讲解写作知识,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通过思维导图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枯燥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其次,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导图通过记忆链接的方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左右脑机能,能帮助那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快速记住知识要点,而对那些思维能力突出的学生,无疑也是一把求知的新钥匙。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1.理顺写作思路,让作文结构更严谨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写作时仍然面临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问题。

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写作问题,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突破了单一文字的表现形式,可以借助数字、符号、线条、图片的完美融合体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更容易接受。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是能将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形象,并且能理顺写作思路,让学生将心中所想和要表达的内容以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讲述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只有把题目审清楚,才能始终不脱离主题;然后,让学生讲述之所以喜欢某本书的原因。显然,这个话题有点大,在开始阶段,很多学生会感觉茫然无措,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将思路逐渐凝聚到写作主题上来。

当然,指导要循序渐进,更要有的放矢。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推荐的课外书都十分有趣,能否分享一下你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呢?”在解决这种延伸性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自己喜欢课外书的主要内容、书本名字、书本类型及价值等多个方面描写。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外书的内涵和价值,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进而真正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思维导图能将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这样不仅能避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顺利衔接的问题,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思考。

2.优化教学形式,用讨论交流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思维导图不仅能优化写作知识结构,还能让课堂形式精彩纷呈,将相对枯燥的写作知识更加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让理论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例如,教学《西游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和讨论,说出在阅读完文章后,对孙悟空的印象。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人物角色的看法也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嫉恶如仇,消灭了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聪明伶俐,为了夺取兵器大闹东海,为了长生不老大闹地府。由于大家都打开了思路,课堂的气氛非常好。

等讨论得差不多了,在各种意见纷纷亮相之后,教师就得趁热打铁,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描写一个人物。由于很多学生还处于意犹未尽之际,所以这是作文的最佳时机。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构思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要包含人物类型、人物特征、人物形象等内容。由于学生在作文之前就形成了基本的框架,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毫无疑问,这种事先设计好的“套路”,一定能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将作文内容衔接在一起,也能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3.利用信息技术,在写作课堂中呈现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打造思维导图的重点在于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隶属关系等建立记忆链接,因此不能拘泥于文字和图像,还得巧妙地借助五颜六色的图片,将思维的过程、探索的经历立体化地呈现出来,所以必须借助信息技术。

目前,多媒体已经普遍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科技带来的便捷优化作文教学课堂。借助音乐、视频等烘托课堂气氛,通过与思维导图的结合,共同营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

教学前,要安排有趣的课堂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写作思路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提前制作成相关课件,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制作思维导图课件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色彩搭配方式,在导图中加入有趣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以“我的老师”为话题写作,起初学生只能用“好老师”“好妈妈”等简单的语言概括,具体好在哪儿,并没有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影视剧中尊师重教的片段剪辑出来,然后边播放、边讲解,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品质逐渐清晰。学生能一边欣赏影视作品,一边回忆老师在生活中的所做作为。这样,一个个鲜活的老师形象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再借助思维导图,学生描写的老师会更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

总之,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具有极为显著的应用优势,能让学生理顺写作思维,将平面化的写作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在潜意识中形成相应的写作理论体系,从而将写作理论知识更好地迁移到实践运用中。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导图作文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