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时空里的花
——写作时空维度论
2022-08-24◇聂闻
◇聂 闻
“写作,是一种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这样的表述,大家也很熟悉。
写为什么“难”?不同的研究者,有过不同的表述,我之前也写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但大多也是从人文学科角度来阐述。前些天,脑中灵光一闪,觉得从自然学科(或宇宙认知)的角度来思考写作这件事,更能说清写为什么难。
在上面这个图系中,写作主体是三维的,写作过程是将三维世界的意识、感知借助文字符号载体在二维空间里呈现的过程,是一个降维的过程,一个将信息封存、固化、加密的过程。作品是二维世界里活生生的三维世界,是精神性的,具有虚拟性。作品,尽管是在表现高维世界,因其本质属性是低维的,所以无论如何,作品的世界呈现为静态。读者是作品的消费者,阅读是将二维文字符号还原为三维精神世界的过程,是低维世界升维为高维世界的过程。阅读而来的收获,既可为三维的主体——读者,构建精神世界提供信息支持,又可转化为日后言行的一部分。思,行之始;行,思之成。思考之于行为的作用,也可用于读书对人的影响。思想、情感,构成人意识的主体,言语、行为是人意识的外现,思想、情感、言语、行为,共同组成人精神的内涵。而精神这种东西,存在但又看不到,摸不着,却又极其重要,还要在二维、三维世界间不断相互转化、异化,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无论是“写”还是“读”,能不难吗?读和写又是所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学习本身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此,如果不是智力超群的人,不是为了更好生存的需要,没有多少人愿意或喜欢学习这件事。这里谈的是文字作品的事情,其实,音乐、绘画或其他以符号创作的作品,莫不如此。
以上论述中,对于低维与高维的相互转化,有必要做一点补充。低维世界是可以表现或模拟表现高维世界的:平面上的三维画,银幕上的3D效果,都是低维世界表现高维世界最好的例证。如今,一幅平面设计图,通过3D打印机,可以实现二维世界向三维世界的转化;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在舞台上演出,也可以实现二维世界向三维世界的转化。目前,人类之所以不能以超光速行驶,不能实现时空转换,按照人类目前科学认知(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因为质量所限。如果挣脱质量负累,人类就可以实现时空的自由切换。在质量存在的前提下,理论上来讲,人类只能借助曲率发动机实现时空扭曲或寻找虫洞来进行时空穿行。即便实现,所谓的切换,也只处于一种虚拟的状态,被称之为平行宇宙。在二维世界里,因为没有质量,所以很容易实现时空转化:在文学作品里,“三十年前(后)……”几个字,立马实现的时空推移;人的精神、意识是没有质量的,所以人是可以“神游”的,在现实、过去与未来中可以随时自由切换。“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是我们借助二维的文字与意识的力量实现一种超时空跨越。文字是意识的媒介,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信息,二维和三维或更高维度的转换,是一个信息加密和解密的过程。我们学习语言文字,就是掌握这套文明密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是开在时空里的花,是那样迷人而又神奇。
在低维与高维的切换中,相比较而言,高维降成低维要容易些,低维要升维,要借助技术手段与设备。如我们让一个三维物体变为二维图画,容易得多;三维的我们,可以猜想、认识四维、六维甚至是十一维的世界,并努力创设它,但我们要进入这高维的世界,目前来看,与原始人想着要登天一样难。
用大家看不大懂的表述来阐释我们司空见惯的“写”与“读”,一者有故弄玄虚的嫌疑,二者还会让人陷入“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的混沌,实在是不好。而我依然这样做,只是为同道者日后再研究写作时,能从时空角度多一种认识,多一点思考,让我们对“写”有更全面、更立体、更清晰地认识,而不停留在习以为常的说法上,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