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点突破,指向习作素材处理的策略研究
2022-08-24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葛 莉
习作历来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经常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笔者通过在习作教学的“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分别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素材来构建唤醒生活、素材加工、问题解决三种课堂习作教学模式。
一、范例引路,激活素材建构
(《×××我想对您说》教学实录片段)
师:(出示课前问卷星调查结果)调查显示85.6%同学选择把这封信写给妈妈,尽管这次习作是以书信的方式呈现,但是表现情感总是离不开具体的事件。调查显示43.5%的同学选择写妈妈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我”;33.7%的同学写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送“我”去医院。同学们能够回忆起妈妈对你们的爱,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这很好,可是对于这种大家不约而同地选取相同素材的做法,你有什么话说?
生1: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选择的事件当然也是差不多的。
生2:表现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不就应该写这些重点的事件吗?
生3:只要一提到妈妈,我就会想到妈妈给我的鼓励和关心,其他的事情也想不出来。
师:陪伴我们最多的是妈妈,和妈妈之间一定发生过让你印象深刻又与众不同的事件。现在让我们欣赏一篇写给妈妈的文章。读一读,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生1:这篇文章很短,没有什么优美的词语,就像说话一样普通。
生2: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也想过妈妈,确实想得要哭了,这篇文章写出了我的想法。
师: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篇100多字的文章曾经荣获冰心作文奖一等奖,就像冰心奶奶说过的那样“句句都是真心话”。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1:原来写作文可以写生活中的一些普通小事,但是写事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写出来,这样能打动别人。
生2:总以为写一些生病啊之类的作文才是好作文,看来不是这样的,写心里最在意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师:在你的心里,哪件事是让你永远挥之不去的?哪件事是让你有别样情感的?这样的事写出来才会打动自己。习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语言的述说,它应该为我们最真挚的想法代言。那就请你找到自己心中的这件事,写出来吧。
积累和选择素材是写作的起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认为写亲情类文章不难,但实际上这类习作想写得让人动情却是不容易的事情。通过展现问卷星的调查结果,学生明白了存在的问题——选材缺乏新意。通过范文的展示,一方面增强了趣味性,一方面引发了思维风暴,学生从中获得了启发: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打动人的文章。学生与范文发生了情感共鸣:从生活小事入手,用自然平实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素材,较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一个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就捕捉到了生活中一个经常发生又曾经被忽略的片段,细腻的语言传递出来的是母女之间的脉脉深情——
晚饭时,妈妈在厨房里忙手忙脚地准备晚饭,菜香溢满整个屋子,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了。我小小的身影在厨房与餐桌间来回穿梭,趁妈妈不注意,我就用手捏着盘中的菜送进口中,偶尔被妈妈发现,她就会用筷子敲我的手或用手拍我的头。我闪躲着,还不忘把美味放到嘴里。有时还会倒打一耙,冲她嚷着:“打头会变笨的,你想要个傻女儿吗?”面对我的无赖,她常常是瞪我一眼,说:“你要吃就吃吧,要不等下又不吃饭了。”她把筷子递给我,接着炒剩下的菜,我也开始大快朵颐。妈妈的爱如糖化在水中,无处不在,藏在妈妈的佳肴里,藏在妈妈的宽容里,藏在妈妈的微笑里,陪伴我成长。
二、策略润色,激发素材加工
(《“漫画”老师》教学实录片段)
师:在“‘漫画’老师”这个单元习作中,很多同学选择了葛老师,说明葛老师在你们的生活中还是很有存在感的。谁能来说说,葛老师在你们心中的印象?可以先用关键的一句话来描述,再举出具体的事例。
生1:葛老师很温柔,有一次我没有考好,葛老师耐心地给我讲卷子。
生2:葛老师很严厉,有一次我没记笔记,我收到了葛老师的眼神杀。
生3:葛老师发起火来很凶的,有一次同学在语文课上随便说话,我就领略到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人物的性格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但是“漫画”两个字的意思是要把老师的特点放大放大再放大的,甚至有些夸张。我们以发火很凶为例,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或是怎么样描述呢?
生:怒发冲冠、怒不可遏、火冒三丈……
师:用这些词语形容老师发火是可以的,我们可以选择把“有一次有同学在语文课上随便说话,葛老师发火了”作为场面来展开写,给你三分钟迅速把这句话扩充成一段话。
生1:我会加上老师的动作,写写老师拍桌子的场面——只见葛老师猛一拍桌子,桌上的粉笔有的瑟瑟发抖,有的甚至跳下了桌子。
生2:可以写写老师生气时的外貌变化——葛老师瞪着的眼睛仿佛要把彦彦灼烧起来,她头上平时乖巧的犹如“小兔子”的头发也全部炸起来了。
生3:可以写被抓到同学的反应,以此衬托出老师生气的程度——彦彦哪见过这情形,他吓得连气都不敢出了,嘴巴像静止了一样张着,仿佛可以塞下一个拳头。
生8:可以把老师的发怒和原来读到的文章勾连起来,让老师的怒气冲天——千万不要在葛老师的面前做出任何出格行为!千万不要!千万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做了,老师的怒气就会像那只“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鸟一样,超光速一般极速冲出来,那目光像是能瞬间把你烧焦。
师:我们最初的一句话,通过同学们的加工,变成了一个具体的场面,仿佛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可以学着把这种素材加工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素材在学生的头脑中被筛选出来往往是简短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从素材到习作的过程是需要加工的,这个加工的过程是需要学习的。在本案例中我们先是锁定具体的素材,引导学生把素材概括成一个词语,再把这个词语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场面。学生当堂练习,教师投屏展示,引导学生明白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神态以及同学的反应可以把当时的场面细致描写出来,另外要想让文章生动有趣还可以进行适度的夸张。在这样立刻反馈的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挖掘了潜能,学习写作也更加积极和主动,这种通过探究、发现而获得的素材加工方法,学生体会深刻,更易于迁移到自己选出的素材中,从而提升其习作水平。
三、由点到面,促进素材联动
(《______即景》教学实录片段)
师:在这次习作中,老师读到一篇很棒的文章,但是篇幅太短了,我们想想办法,看看谁有小妙招,可以让这篇文章变得更美。(出示文章)
昨天夜里,我去天台赏月。
月亮此时应该出来了呀,我这样想。等呀等,月亮终于在一片寂静中爬上了夜空。月儿先是一个白白的圆弧儿,就像盘子的细边一样,害羞地露出小小的芽儿。月光还是淡淡的,只是让物体蒙上了一层白白的轻纱,隐隐约约。我不敢说话,怕惊动了月儿。月亮又往上爬,变成了一个半圆,半圆上的一个小黑点,或许就是吴刚砍的那棵桂树吧?月光强烈了一些,但依然十分柔和。月儿又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爬,就在那一瞬间,月亮猛然一跃,一个圆便跳上了夜空。
月亮升起来了,愉悦的心情也在我们的心中升起来了。
生1:我发现第二段写得特别像《月迹》里面月亮升起来的那一部分,这是不是跟着课文学的?
生2:我确实是学习了那一段,写月亮升起和变化的时候还加入了一点想象。
师:看样子跟着课文学习写作是个很好的办法。那谁能根据这一单元的课文来给这篇作文开个药方,让作文更加生动?
生1: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要想生动,那就让景物动起来呗。
生2:月亮已经慢慢升起来了,还能怎么动呢?
师:当事物本身的动态已经写得比较具体了,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方法,那就是——联动。还记得《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名句“明月松间照”吗?除了写明月,还写出了月光穿过松树枝丫斑驳地投射出来。你是不是受到了启发呢?别急,老师还有一个小法宝,请看微视频。(播放月夜视频)我们一共观看两遍视频,第一遍是正常速度播放,第二遍是放慢一倍的速度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对呀,还可以写在月光之下其他景物的变化——月光洒向大地,和城市的灯火竟搭配得如此美妙,银色的月光和五光十色的灯火交相辉映,好似玉盘中镶嵌着红色绿色的宝石。
生2:在写月亮带给其他景物变化的时候,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想象——月光穿梭在层云之间,时而投下一片银色的幕布,笼罩在房屋、树木上,仿佛置身于梦幻王国,让我产生了无限遐想。
生3:怎么可以少了人的活动,我可以加上一句——月光下,路上一行人正在散步,银白色的光影朦朦胧胧,让沉静的夜色变得生动!
师:经过同学们的完善,这篇“月出即景”就更加丰富了,月光在动,月色也在动,
习作完成之后,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修改,老师带着学生抓住覆盖面广的典型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很多同学会在事物本身上进行点的挖掘,但缺乏面的意识。面对这种症状,笔者用课文中的诗句、语句引发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借助微视频去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______即景”这种稍纵即逝的景观在学生的笔下变得富有灵性了,它不再是事物本身那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事物和周围事物的联动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事物具有了人的动作、人的行为,笔下的一切就变得生动而鲜活了。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学生经过班级共同评改后的《日落即景》的修改——
转眼间,太阳已经沉了一点儿了。云朵不想让它走,纷纷披上华丽的礼服邀请太阳去跳舞。太阳也不知该咋办,愣在那里。这下,云朵可急了,急得脸红通通的,像一个大苹果。可太阳还是要走,他弯下腰,仔细看着每一个景物,并送了他们特殊的礼物:它送湖水一盒胭脂,湖水高兴地摇起手;它送给大树一支口红,大树高兴地跳起了华尔兹;它送小路一条红毯子,小路高兴地笑起来;最后,它还送给天空一枝红玫瑰,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太阳做完这些后,欣慰地一笑,然后猛一跌,跃入了地平线。
当黯淡的日子来临,世界投以冰冷和敌视的眼神,你的信赖惊疑地发现,可仰仗的只有你自己。
——[德]赫尔曼·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