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膜覆盖栽培对白苏性状和苏籽产量的影响

2022-08-23宗兴梅杨尚琼李双情洪良忠丁礼云刘继学刘晓冰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8期
关键词:白膜黑膜露地栽培

宗兴梅 杨尚琼 李双情 洪良忠 丁礼云 刘继学 刘晓冰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丽江 674100)

苏子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药食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特殊芳香,富含油质,籽实榨油具有促进大脑智力发育、降低血脂、美容护肤等多种保健功效,苏籽也可当作调味料。 发展白苏种植产业对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1-2]。丽江一直以来就有种植白苏的习惯, 主要用于收获苏籽, 但由于丽江海拔2 400 m 左右区域气温偏低,致使苏籽产量一直偏低。 为提高苏籽的产量,部分农户采用育苗破膜移栽, 此种栽培方式苏籽产量有所提高,但是随着聚乙烯地膜的持续使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有试验研究表明,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 为寻找一种既能提高苏籽产量,又能减少残膜污染的栽培方式, 特实施了白苏不同膜覆盖栽培试验,以期为丽江苏籽产量的提高、残膜污染的减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选在丽江市古城区金山街道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团山基地,该基地海拔2 410 m,年平均气温12.6℃,前茬作物为大麦,长势良好,土质为黑质沙壤土,肥力中等,周围无遮阳,排水方便。

1.2 试验材料

苏子采用丽江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品种:白苏。 聚乙烯地膜选用丽江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白膜和黑膜。全生物降解地膜为黑色, 购自云南省宣威中博塑料有限公司。 地膜的厚度和宽幅分别统一为8 μm 和1.0 m(表1)。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育苗单垄双行三丁拐双苗破膜移栽,随机排列,无膜栽培为对照,3 次重复,4 个处理(表1)。 移栽密度为5 200 苗/亩,小区面积为21.8 m2,长4.8 m、宽4.54 m,每小区4 垄,株距40 cm,垄距1.2 m,四周设保护行。

表1 各处理用膜规格及来源

1.4 田间管理

试验用苗于2020 年5 月15 日理厢撒播, 播种前撒施颗粒有机肥300 kg/亩,5 月20 日相继出苗,田间出苗整齐。 6 月18 日进行起垄覆膜移栽,起垄时亩施复合肥(金正大,N、P、K 比例为17∶17∶17)30 kg,肥料称量到垄,即每小区970 g,每垄242.5 g。 为确保白苏苗的成活率, 边移栽边浇水;7 月23 日进行追肥,亩追施尿素30 kg/亩、过磷酸钙20 kg/亩,两肥料混合追施,追肥时人工拔除垄沟内杂草,垄厢上杂草不予拔除;9 月30 日进行田间考种,10 月13 日基本成熟,各处理间生育期基本一致, 10 月14 日收割晾晒,10 月26 日单独脱粒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白苏植株性状

各处理对株高与单株花序数影响情况基本一致,表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即白苏在覆膜栽培条件下与露地栽培相比能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和增加单株花序数。 普通黑膜、白膜对株高和单株花序数的增加效果显著高于全生物降解膜,2 个普通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2)。

植株成活率: 各处理移栽时株数均一致,为5 200 株/亩, 收获时株数在5 035.7~5 198.8 株/亩之间, 在植株移栽到收获时白苏苗的成活率为露地栽培=普通黑膜>普通白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各栽培条件下的差异不显著(表2)。

植株分枝情况:处理4 的无效分枝最多,有效分枝最少,说明覆膜栽培能有效减少白苏的无效分枝,提高有效分枝。 主花序长度在14.20~16.59 cm 之间,主花序最长的是处理3, 与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主花序的长度与栽培是否覆膜没有直接的关系; 小花数在23.84~27.15 朵/序之间, 最多的是处理3, 与处理1 和处理4 差异显著, 与处理2 差异不显著;从千粒重来看, 各处理间千粒重相差不大, 在3.69~3.74 g 之间, 千粒重最高的是处理1 和处理3,其次是处理4, 覆膜栽培使苏籽的千粒重略高于露地栽培, 但差异不显著, 说明覆膜栽培可适当提高苏籽千粒重, 不同膜覆盖栽培对苏籽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表2)。

表2 各处理白苏植株性状

2.2 各处理苏籽产量

从苏籽产量情况来看, 各处理亩产量在83.59~122.33 kg 之间, 覆膜栽培的苏籽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亩增产分别为16.31 kg、27.52 kg 和38.74 kg,增幅分别为19.51%、32.92%和46.53%。 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的苏籽产量显著高于普通聚乙烯地膜,就2 种普通膜而言, 普通白膜处理苏籽产量要显著高于普通黑膜处理(表3)。

表3 各处理苏籽产量

2.3 各处理效益分析

2.3.1 经济效益分析纯经济效益不计田间管理人工成本。 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处理3,为1 506.12 元/亩,较处理4 亩增效459.68 元,增幅43.93%;其次是处理2,较CK 亩增效270.32 元,增幅25.83%;处理1较CK 亩增效85.96 元,增幅8.21%,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各覆膜栽培处理的投入成本较露地栽培增加,但产值和纯收入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的经济效益高于普通地膜覆盖栽培,与普通黑膜处理经济效益差异显著, 与普通白膜处理差异不显著; 普通白膜覆盖栽培的经济效益又高于普通黑膜,差异显著(表4)。

表4 各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2.3.2 生态效益分析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指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用于农作物表面覆盖使用后,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且对土壤与作物无毒、无副作用的一类新型覆盖材料。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4]。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降解后,无需人工捡膜,和无膜栽培一样不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聚乙烯地膜需要人工捡拾回收, 且不能完全捡拾干净,剩余的残膜残留在土壤中,要经过上百年后才能完全降解,既会影响下茬作物生长,也会破坏土壤生理特性, 捡拾回来的聚乙烯膜焚烧会污染大气生态环境,丢弃后又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聚乙烯地膜的使用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比之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加生态、安全。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膜覆盖栽培对白苏株高和苏籽产量的影响较大, 差异达显著水平。 从株高来看,在同一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情况下,表现为聚乙烯白膜>聚乙烯黑膜>全生物降解膜>无膜,说明覆膜栽培能显著提高白苏株高, 普通膜提升株高效果显著高于全生物降解地膜,2 种普通膜间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情况和经济效益来看,表现为生物降解膜>聚乙烯白膜>聚乙烯黑膜>无膜, 覆膜栽培同露地栽培的差异显著,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普通白膜和普通黑膜的处理差异显著;从生态效益来看,露地栽培和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对生态环境没有污染,要优于普通聚乙烯地膜。

综上所述,在白苏不同膜覆盖栽培的过程中,覆膜栽培能显著使白苏株高增高、主花序长度增长、单株花序数增多,同时也减少了单株无效分枝,增加了有效分枝和单序小花数,还能适当提高苏籽千粒重,从而显著提高白苏苏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的白苏在单株有效分枝、 主花序长度、 单序小花数方面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和普通黑膜,高于普通白膜。 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的苏籽产量显著高于其余3 种栽培方式, 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普通黑膜和露地栽培,高于普通白膜。 在丽江海拔2 400 m 左右的区域内,在田间管理水平、地膜宽度和厚度一致的情况下, 以收获白苏籽为主的栽培过程中, 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优于覆盖普通白膜优于覆盖普通黑膜优于露地栽培, 因此全生物降解地膜完全可以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在白苏栽培生产中使用。

猜你喜欢

白膜黑膜露地栽培
低温等离子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白膜情况比较*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垄作侧播马铃薯不同地膜与密度二因素试验报告
不同栽培方式对太湖莼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掖市无公害露地西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