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3林舒婷刘君陈晓慧
林舒婷, 刘君, 陈晓慧
(漳州市急救中心 急救科,福建 漳州,363000)
急性心肌梗死伴有较高的心脏骤停和猝死风险,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在发病24 h内得到及时救治则可有效挽救生命,但该病多于院外突然发生,受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往往难以获得及时救治[2]。因此,临床需优化急救流程,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急救质量。院前急救以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为目标,充分利用急救资源,实施紧急救护,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漳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科接诊的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分析不同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漳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科接诊的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院前急救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诊断标准[5],并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② 年龄≥60周岁;③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④ 发病至入院时间<10 h;⑤ 有家属陪同;⑥ 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② 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③ 患有恶性肿瘤、原发性心包疾病、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痴呆;④ 凝血功能存在异常。2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院前急救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干预至急救结束。急诊室接到急救电话后,确定急救地点,立即通知调度中心安排急救车前往现场;急救车抵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评估,在简单急救后将患者转移至急救车内,并送往医院救治;在转运途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其吸氧和静脉补液等治疗,告知医院相关科室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急救人员与科室护士进行交接,开通院内绿色通道,医护人员于院内进行对症处理。
1.2.2 系统化院前急救 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至急救结束。
1.2.2.1 组建院前急救护理小组 由1名急救科主任、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和2名护士组成院前急救护理小组。急救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急救护理知识培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和转运流程等,在培训结束后对小组成员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考核。小组成员考核通过后开始进入研究,其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文献,结合护理经验制定急救护理路径表,并落实实施内容。
1.2.2.2 分阶段优化急救措施 ① 达到现场前: 小组成员提前备好急救药品箱,确认药品是否齐全,保证除颤仪等急救设备能正常使用。急诊科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于1 min内通知调度中心安排出车。小组成员携带急救药品箱,并在急救车抵达前与家属保持联系,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出现胸部不适、乏力和心绞痛等急性心肌梗死前兆,结合家属的描述,初步评估病情,指导家属实施简单急救,如清除口腔异物等。② 达到现场后: 立即观察患者的神志,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根据其病史、主要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等初步确诊,给予其持续吸氧处理,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同时给予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止痛剂以缓解胸痛。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提高静脉输液速度;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皮肤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异常情况;血栓患者应适当活动其四肢,观察其呼吸和皮肤肿胀情况。③ 转运途中: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维持静脉通道,评估其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应急准备。转运途中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和体征指标等传至急诊科,要求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远程会诊,并制订个性化急救方案。④ 到达医院后: 与急诊科做好交接工作,交代患者病情和急救药物使用等情况,急救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入抢救室。护士需安抚家属焦躁或紧张等情绪,确保急救现场安静。
1.3 观察指标
① 急救总有效率: 患者经救治后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心慌气短、心悸等)均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经救治后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经救治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为无效。显效和有效均纳入急救总有效率的计算。② 抢救情况: 比较2组的心肺复苏、恢复吸氧、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和心电图恢复时间。③ 心功能: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心排血量(CO)。④ 护理质量: 以本院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估2组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健康宣教和急救方案,4个维度的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急救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救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2组抢救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心肺复苏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恢复吸氧、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和心电图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抢救情况对比
2.3 2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前,2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和CO均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均较对照组缩小(P均<0.05);2组的上述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2.4 2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宣教和急救方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护理质量对比 分)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等症状为主,具有起病急等特点,若症状严重,极易导致心脏骤停引起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研究[6]显示,于患者发病“时间窗”内实施救治对挽救生命尤为重要,故临床需及时实施院前急救,以稳定患者的病情。
常规院前急救流程虽可清晰概括患者发病初期的抢救流程,但侧重于被动处理患者的主要症状,缺乏合理分工、医护协作、病情预测和合理分配抢救时间等方面内容,对缩短院前急救时间的效果不佳[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肺复苏和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恢复吸氧、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消失和心电图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且在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表明系统化院前急救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改善其抢救情况和心功能,提高其急救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为,系统化院前急救以尽可能缩短急救时间为目标,使护士有预见性地按照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进而达到预期的急救护理目标[8]。系统化院前急救分阶段优化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在达到现场前,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发病前的情况,充分利用院前时间,提高诊断效率,并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可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为急救人员顺利开展急救创造有利条件。在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迅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初步诊断,通过针对性的处理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其后续救治成功奠定基础。在转运途中,急救人员在持续监测患者病情、体征指标和做好应急准备的基础上,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传至急诊科,医院快速安排相关人员会诊,给予急救指导,可提高急救人员的急救质量和患者的急救总有效率,改善其抢救情况。在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已经做好接车和抢救准备,院内急救人员根据提前获知的患者信息与病情采取最佳的救治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抢救效果,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系统化院前急救通过上述细致化的抢救措施,缩短各项操作时间,使抢救过程中井然有序。同时,分工明确及程序化管理能够减少急救中的差错,规范急救活动,为患者争取最佳救治时间,提高其救治效果,进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院前急救,能提高急救总有效率和护理质量,改善抢救情况和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