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23钟雯钟建谋

关键词:心功能居家护理人员

钟雯, 钟建谋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西 玉林,5370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方法,其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1]。由于心肌细胞具有不可逆性,即便予以PCI术,仍伴有病情复发的风险,影响预后。鉴于此,临床常借助健康教育的方式告知患者疾病及康复训练相关内容,以达到快速康复和改善预后的目的[2]。但在临床实施护理过程中发现,常规干预措施以口头宣教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患者在出院后的依从性较差。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是一种既包括院内又包括院外的心脏康复方案,保证康复方案贯穿于疾病恢复的全过程,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更有效[3]。本研究探讨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STEMI患者行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后的STEMI患者纳入研究,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纳入标准: ① 符合STEMI诊断标准[4];② 首次行PCI术;③ 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Ⅰ~Ⅱ级[5],左室射血分数(LVEF)>50%;④ 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伴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② 合并肝、脑、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③ 存在意识障碍、精神系统疾病;④ 依从性差。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比2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及心功能Killip分级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干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为期3个月。① 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给予饮食干预和药物控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和四肢关节活动,并在指导过程中向其讲解PCI术后有关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②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其病情、神志、生命体征及有无胸闷、胸痛等情况。每隔1 h对患者进行1次12导联心电图检查,连续4 h。③ 患者出院时,向其发放疾病宣传手册,口头告知其康复训练内容、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居家护理要点,嘱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

1.2.2 院内—居家心脏康复模式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予以院内—居家心脏康复模式,为期3个月。

1.2.2.1 组建康复护理团队 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担任小组长,选取2名专科医师、2名主管护师及5名护师为小组成员,共同组建康复护理团队。所有组员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院内—居家心脏康复模式干预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院内心脏康复模式和居家心脏康复模式。

1.2.2.2 院内心脏康复模式 ① 术后第1天,护理人员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于评估完毕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环境和规章制度,以及术后当天的饮食原则。② 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STEMI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等,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③ 术后第3天,再次为患者介绍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予以饮食指导,鼓励其独立完成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④ 术后第4天,告知患者PCI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包括有氧耐力训练、抗阻训练等。对于低危患者可适度增加有氧运动量,中高危患者则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有氧运动。⑤ 术后第5天,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恢复及危险因素控制的意义。⑥ 术后第6天,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告知其具体用药的方法。

1.2.2.3 居家心脏康复模式 ① 健康教育: 出院当天,护理人员从家属健康教育、患者生存教育、恢复工作教育、自我监测教育及家庭急救计划等多个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② 心脏康复指导: 从药物、运动、饮食、心理及戒烟5个方面制定心脏康复处方,并告知患者具体的实施方法。③ 随访: 出院后,护理人员每隔2周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具体的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记录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并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LVEF。②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及一氧化氮(NO)水平。③ 干预期间,观察2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对比2组的LVEF、 LVEDD、 LVESD及6MWD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LVEF均高于干预前,LVEDD、 LVESD均小于干预前,6MWD均长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前,2组的TNF-α、 ET-1、 sVCAM1及NO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TNF-α、 ET-1及sVCAM1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NO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TNF-α、 ET-1、 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67%,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PCI术为治疗STEMI的有效手段,但术后会损伤局部血管内皮功能,诱导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引起血栓再形成、血管再狭窄[6]。有研究[7]表明,在PCI术后予以合理的心脏康复可以增加机体运动耐量,促进心功能恢复。但是常规护理的内容笼统、患者依从性低,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不明显[8]。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系统性康复干预方案,兼具院内及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将其应用于STEMI患者行PCI术后的康复中可能会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

本研究通过对行PCI术后的STEMI患者实施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发现,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 LVESD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6MWD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NF-α、 ET-1及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这提示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可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心功能,并能够更好地预防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为: ① 院内—居家心脏康复模式的干预方案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及早期性。术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早制定规范的心脏康复流程,可初步确保方案有效实施[9]。② 该心脏康复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强度由轻到重,既符合术后患者机体恢复的规律,又可增加其训练依从性。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双腿下垂、床旁慢走等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血液循环、加快其心功能恢复,不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进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11]。③ 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在保证充分摄入营养的情况下减少高脂类食物的摄入,做到饮食有效管控,从而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④ 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反复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出院后居家护理奠定基础。此外,定期通过多种随访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既可以督促患者坚持运动,又可提高其训练依从性,从而实现康复目标最大化。赵冬婧[12]等的研究也表明,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的获益性远高于常规护理,进一步为本研究结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可改善STEMI患者行PCI术后的心功能,提升预后效果,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功能居家护理人员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