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后营养指数的动态评价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

2022-08-23祝丽君吴晓燕严笑笑

关键词:营养状况食管癌评分

祝丽君, 吴晓燕, 严笑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肿瘤科,湖北 武汉,430023)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因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加之肿瘤细胞侵袭,易出现营养不良[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放疗期间易出现放射性食管炎、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2]。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状况不但与肿瘤细胞本身相关,而且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而找出评估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有利于及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和改善其预后。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基于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计算而来的营养参数,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和预后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肿瘤的放疗预后评价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本研究发现,PNI的动态评价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纳入标准: ① 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癌;② 年龄60~68岁;③ 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④ 卡氏评分[4]≥70分。排除标准: ① 临床资料不完整;②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 合并肠梗阻、消化道出血;④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最终筛选出100例符合要求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连续干预3个月。①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放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告知患者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治疗配合度。② 心理干预: 与患者多交流,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耐心的沟通方式获取其信任,帮助其缓解内心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还可播放轻音乐帮助其放松身心。③ 饮食干预: 禁止患者饮用浓茶、咖啡,以及刺激性、辛辣类食物,进食过程嘱其细嚼慢咽。④ 日常生活护理: 叮嘱患者避免劳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戒烟、戒酒,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良好。⑤ 预防不良反应: 患者每次进食后,饮用适量温水以清洁其食管,嘱其餐后不能立即平卧,以防出现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穿柔软内衣,避免出现皮损。放射野皮肤禁止用热水或肥皂水擦拭清洗,应采用温水轻轻沾洗。破损皮肤创面可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若患者皮肤脱屑严禁撕损。

1.2.2 PNI的动态评价 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联合PNI的动态评价,连续干预3个月。每周测定食管癌患者的血清ALB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NI[5],PNI=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09/L)+ALB(g/L),共测定12次。PNI<45提示为中度营养不良,PNI≥45且<50提示轻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且可口服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对于食欲较差患者,应重视食物颜色搭配,如患者不能口服,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对于食物摄入不足、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应用自膨胀金属支架进行缓解,以保持经口摄食。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或肠内与部分肠外相结合的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① 测定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ALB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和PNI。② 测定患者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③ 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6]测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用该量表中的5个功能领域进行评价,分别是情绪、社会、认知、角色和躯体,各项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 记录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BMI、 ALB、 Hb和P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BMI、 ALB、 Hb和PNI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但观察组的BMI、 ALB、 Hb和PN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组在干预前的IgM、 IgG和IgA水平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IgM、 IgG和Ig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的IgM、 IgG和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3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组干预前的EORTC QLQ-C30各功能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EORTC QLQ-C30各功能领域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情绪、社会、认知、角色和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分)

2.4 2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在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在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和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患者长期由于肿瘤细胞消耗、饮食不足,多伴随营养不良,老年患者更甚[7]。

营养状况对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质量十分重要[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BMI、 ALB、 Hb和PN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综合护理联合PNI的动态评价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的营养指标。淋巴细胞可反映机体的炎症水平和免疫状况,其数量的增加提示免疫功能提高,ALB水平可反映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检测简单、方便。有研究[9]发现,低水平的ALB与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而PNI是将淋巴细胞数量与ALB相整合,敏感度和特异性相对更强。闫可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PNI较高的患者具有相对良好的预后,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放疗是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食管癌患者因免疫损伤、局部炎性损伤等因素均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免疫功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的IgM、 IgG和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联合PNI的动态评价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功能。在生活质量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EORTC QLQ-C30各功能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情绪、社会、认知、角色和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团队通过动态评估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的PNI,在制定的干预方案中首选口服营养摄入,然后为完全肠内、部分肠外和完全肠外营养摄入。并且针对不同营养状况的食管癌患者,给予更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1]。综合护理中采用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干预,叮嘱患者加强营养的重要性,使其可以放松心态,进而更好地配合诊治。然而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易出现食欲减退、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不但会加大患者的痛苦感,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PNI的动态评价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餐后认真清洁口腔,同时避免平躺,减少了食管反流的可能,进而可以防止食管黏膜损伤[12]。

综上所述,PNI的动态评价对于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食管癌评分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