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型皮肤僵硬综合征一例
2022-08-20陈佳林陈声利卢宪梅施仲香
陈佳林 陈声利 卢宪梅 施仲香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22
皮肤僵硬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硬化、关节活动受限、多毛症为特点,需与其他硬皮样疾病鉴别,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一例节段型皮肤僵硬综合征患者。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腹部皮肤硬化6年”就诊。6年前患者腹部皮肤发硬,未系统诊治,近年感觉局部皮损增大、增多,拘禁感明显,遂于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腹部带状分布的棕褐色、肿胀性、硬化性斑片,皮损边界不清,不能捏起,活动轻度受限,局部毳毛增多、增粗(图1)。
图1 患者腹部带状分布的棕褐色、硬化性斑片,局部毳毛增多、增粗 图2 表皮乳头样增生,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间散在大小不等的脂肪细胞灶(HE,2a:×40;2b:×200)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ANA滴度、抗dS-DNA均未见明显异常。浅表器官彩超:腹部皮损处皮肤层增厚,回声减低,厚约0.43 cm(临近正常处厚约0.31cm),皮下组织结构紊乱、回声衰减,可见多发与皮肤层平行的条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皮肤及皮下组织未见异常血流信号。组织病理示:(腹部)表皮乳头样增生;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间散在大小不等的脂肪细胞灶;皮下脂肪间隔增宽、纤维化,浅筋膜胶原纤维粗大、均一化变。阿新蓝染色:黏蛋白未见增多(图2)。
诊断:节段型皮肤僵硬综合征。治疗:口服积雪苷片0.3 g,口服,每天3次,外用积雪苷霜软膏,每天2次,UVA1治疗(2天1次,治疗2个月后,因患者不便,改为每周1次),并嘱患者加强局部按摩和理疗。治疗4个月后,皮损较前变软。目前仍在随访中。
讨论皮肤僵硬综合征(stiff skin syndrome, SSS)是一种以石头样硬度皮肤、关节活动受限、轻度多毛症为特点的罕见结缔组织病,常在婴儿或儿童早期发病,无内脏或肌肉受累、免疫异常[1]。最初由Esterly和McKusick于1971年报道[2]。皮肤硬化常发生在大腿、臀部等筋膜丰富的区域,以大关节为主的关节活动受限是继发于皮肤硬化的一种表现,可变的、轻度的多毛症。疾病进展缓慢,大多数报道的病例预后良好,但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因皮肤僵硬而出现生长迟缓和限制性肺部变化[1]。
Myers等[3]提出将SSS分为节段型和广泛型,节段型SSS常单侧分布,发病年龄较晚,功能受限轻,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广泛型SSS相似。组织病理学上,表皮正常,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纤维间隔中可见脂肪细胞团,部分病例可见黏多糖沉积或筋膜增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皮肤附件结构无异常改变[4]。
SS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有FNB1基因杂合突变导致泛发型SSS的报道,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突变会影响微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发生改变[5]。节段型SSS患者中未见该基因突变,近期国内报道的2例患儿行基因检测均未发现该基因突变[6,7]。陈敏等[8]发现一节段型SSS患儿家系,4代27人中有3人患病(2男1女),对所有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均未发现既往报道致病基因FBN1基因的突变,作者认为SSS是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国外学者发现节段型SSS的TGF-β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能驱动节段型SSS的发病[9]。临床上能够抑制TGF-β通路的药物如氯沙坦、霉酚酸酯可以改善患者的皮肤硬化,这一现象也支持以上观点。
本病需要与硬斑病、硬肿病、嗜酸性筋膜炎等鉴别。最近的研究发现高频超声可用于SSS的鉴别诊断[10]。超声可以观察到SSS皮损区的真皮和筋膜明显增厚,回声无显著变化,血流量也未见明显增加。硬斑病皮损在超声下可见皮下组织显著变薄或完全消失。嗜酸性筋膜炎则表现为筋膜增厚,皮下组织弥漫性回声增加,隔膜和脂肪小叶之间界限消失[10]。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基于SSS纤维化特性和调节TGF-β信号的能力,本病的治疗选择有限。据报道,应用氯沙坦和霉酚酸酯能部分改善皮肤硬化[11,12]。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疗法未显示出对SSS有效。现在的观点认为物理治疗能够延缓挛缩的出现,推荐从早期开始,并贯穿终生。UVA1(340~400 nm)具有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特性,使硬化皮损变软,已用于硬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