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8-19梁志鹏吕琴朱志锋
梁志鹏 吕琴 朱志锋
急性脑梗死常发于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该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急性脑梗死患者因其脑血管出现病变、血栓或其他病因导致进行性血管闭塞而出现血氧供应不足状态,若持续该状态,将导致脑神经不可逆性死亡,从而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该病的治疗旨在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氧供应状态,以促进患者神经缺损状态的改善及提升患者预后[2]。本研究旨在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特选取2020 年1~12 月期间入住本院的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40~84 岁,平均年龄(64.13±4.27)岁。试验组中,男21 例,女9 例;年龄40~84 岁,平均年龄(63.47±4.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相关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48 h;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相关文书。排除标准:①有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血液系统存在严重疾病者;④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⑤有丁苯酞软胶囊及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使用史者。
1.3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调脂、稳定斑块、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维持水电酸碱平衡、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具体方法:将0.1~0.2 g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加入250 ml 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1 次/d,静脉滴注,持续治疗4~14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 次/d,持续治疗4~14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根据1995 年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生活能力达到0~1 级,NIHSS 评分降幅>91%为治愈;生活能力达到0~3 级,46%<NIHSS 评分降幅≤91%为显效;18%<NIHSS 评分降幅≤46%为有效;NIHSS 评分降幅≤18%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4.2 Barthe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对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进行评估。采用NIHSS 评估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失越严重;采用Barthel 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强。
1.4.3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等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 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评分以及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 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血栓或其他原因导致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出现局部的血氧供应不足,若不及时接受治疗,任由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脑组织的软化及坏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4-7]。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受到的影响极大,故而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的改善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急性脑梗死发病迅速,出现临床症状的短时间内就可发展至高峰。该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人群合并有较多的,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使脑梗死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在长期心血管基础疾病的影响下发生改变,出现血液粘稠、血管狭窄等,使患者发生栓塞的几率增加。因脑部血栓、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等原因致使脑组织局部血氧供应不足,由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减少导致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失活,科学的治疗能够使脑组织的生理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能够促进ATP 的正常合成,使线粒体的正常能量代谢得以维持,有助于促进颅内梗死区域的血氧供应恢复正常,使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降低[8-11]。作为一种黄嘌呤衍生物,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能够对ATP 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使细胞内ATP 水平提高,降低膜刚性,使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强,促进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善,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对血栓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对脑组织局部的血循环及供养有改善作用,使脑回流增加,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使得脑水肿的程度明显减轻。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丁苯酞软胶囊能够使缺血区的开放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进而增加该区域的脑流量,使缺血区的微循环及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缩小梗死区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12]。同时可清除自由基,对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抑制,使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线粒体的功能进行完善,对继发性损害进行控制,以延缓梗死灶的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显著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均得以显著改善,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