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多模态互动教学法提升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证研究

2022-08-17任素娟林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模态中医药大学英语

任素娟 林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人既是生理性的存在,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生理健康往往受到精神因素的极大影响。因此,作为呵护生命的医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具备厚重的人文素养,学会从“实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患者解除病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加强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历来重视医术和医德兼修,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提出,“精”(技艺熟练)和“诚”(品德高尚)是成为“大医”的两个关键条件。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何任先生(1921—2012)一生怀揣仁爱慈祥、心诚行正的人文情怀,以醇正的医德医风温暖滋润着他的患者、同事、学生和亲人[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医学院校肩负着树人的重责,培养有职业情怀的医学生是其内在的使命。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起步较晚,课程开设不到位,师资薄弱[4]。大学英语课程涉及主题广泛,集语言训练和文化思考于一体,在提升中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后疫情时期,社会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在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了医学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如对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早期介入不及时等[5]。虽然近年来我国医疗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明显不足。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结合中医药大学学生的专业特色,借助多模态互动教学法,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理论前提

多模态教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两种及以上的符号资源和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关注人的各种感官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6]。2004年,美国语言学家Norris[7]在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一书中建立了多模态互动分析的基本框架,探讨不同交际模态如何组成层级不同的行为及其作用,引发了学界对英语为主的多模态互动研究的关注。

国内的多模态教学研究源于胡壮麟教授的多元识读教学研究。胡壮麟教授[8]指出,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应重视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另外,教育部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近十年间,国内外核心外语期刊上关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文章多达上百篇,研究内容细化到教学的各个层面,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趋于多元化。其中,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张德禄及其合作者发表的多模态研究论文近20篇,独树一帜。张德禄教授侧重于把多模态话语理论与一线教学实践相结合,并重点关注外语教学中多种模态的协同与配合、模态调用、模态互动与转换等[9]。他认为Norris的理论较为理想地解释了交际的实际状态,区分了活动中的注意程度,理清了交际活动中的模态数量、重要性及模态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对活动的决定作用,即多模态互动分析需要解释活动产生的动因和情景[10]。基于此,张德禄等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多层次多模态互动分析综合框架。见图1。

图1 多层次多模态互动分析综合框架

多模态互动框架由五个层面组成: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互动话语、模态和媒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模态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展现的多样化。“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的多模态话语有助于其展现更强大的人格魅力,继而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11]。(2)重视课堂上各种教学模态的相互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优化各种教学模态(包括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神、空间布局、现场中的事物,以及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网络远程教学、基于文件传输协议的文件协议资源共享等)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重视教学活动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多角度多层面影响学生的内心和情绪,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自觉提升人文修养。

2 实践探索

近年来,笔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研究平台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2009年,笔者主持的课题《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实践性研究》获得校级教改立项。其后,笔者及项目组合作的《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交际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讨》《CET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反拨效应调查》以及《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先后获得校级和浙江省教育厅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和项目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证探索。

2.1 研究对象 从2019级中医药专业新生中选取2个平行班作为受试对象,随机挑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多模态互动教学法授课;另一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实验周期1年。

2.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多模态互动教学法的实证探索,以及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比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多模态互动教学是否能够明显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2)多模态互动教学模式如何激发中医药学生的人文思考;(3)多模态互动教学对中医药院校的外语教学有怎样的启发。

2.3 课堂实证 现以一堂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精读课作为语料,借助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展示多模态互动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2.3.1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涉及人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等因素。精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习者不仅要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接受该语言的文化灌输。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文本,恰当地引入西方文化的内容,介绍其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并结合中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教学中,教师依据主题布置课前作业,设计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学习反思等。例如,本节课的主题是“梦(dream)”,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西方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理论,以及中西历史上关于梦的研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展课堂讨论,思考梦的成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课堂上,笔者给学生观看了英文电影《爱德华医生》的片段,使学生直观感受梦与生活的关系。剧中女医生执著敏锐、勇敢探索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学生,借此笔者顺势拓展了梦的概念范围,引出“梦想”“中国梦”等话题,启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报国的远大志向。

2.3.2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实例,是交际事件发生的场合,包括发话人和受话人,交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交际的渠道或媒介等。本节课的发话人即授课教师,毕业于中国某高校的英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授课语言主要是英语,辅以汉语对某些艰涩内容进行解释。学生是中医药专业的大一新生,有长达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英语基础中等,在学习基础和兴趣方面,个体差异较大。课堂活动在教室中进行,教室宽敞明亮,配有较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控制多媒体的操作台安装在讲桌上,由教师控制,学生桌椅从讲台依次向后排列,学生与教师相对而坐,课堂中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开展小组讨论。

2.3.3 互动话语 本次教学活动包含7个步骤:课前准备、内容导入、任务制定、组织活动、检查反馈、要点讲解和学习反思。根据多模态话语理论,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高层活动,其中各个教学步骤即为次一级的高层活动,这些高层活动会形成接续、同时和内嵌关系。以上7个教学步骤并非按照时间先后接续出现,各活动会同时出现,或者以内嵌形式出现。比如教师借助一张小女孩静卧在草地上酣睡的图片,以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引出本堂课的内容,这属于内容导入,也属于组织活动。再以组织活动步骤为例,此步骤分别以不同的内容前后5次在本课堂中实施。整个课堂活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7个教学步骤服务于宏观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步骤又有各自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通过不同的活动进入前景。比如内容导入的目标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教师的开场言行进入前景;组织活动的目标是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学生的话语活动进入前景;要点讲解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要点,提高知识技能,通过教师的话语活动进入前景;学习反思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化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通过学生的话语活动进入前景。由此可以看出,活动的前景、中景和背景是不断变换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注意的焦点是前景活动,对中景和背景的注意力依次递减。

2.3.4 模态与媒介 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教学任务的模态和模态配置选取不同。比如课前准备:教师着装整齐,面带微笑,步伐轻盈地从前门进教室,边走边看向全体学生,走到讲台后打开多媒体设备,整理好上课资料。这个阶段教师是焦点,是高强度模态,门、黑板、多媒体设备、教师随身携带的教学资料和教具等是低强度模态,在模态配置上属于层级关系;教师的面部表情、着装、发型、移动、注视等构成的视觉模态是主模态,决定了整个活动的实现效果。所以,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会感染学生的上课情绪,为课堂营造一个愉悦的开场氛围。上课铃声响过,教师向全体学生问好,学生回礼。继而,教师进行开场白。这时教师依然是焦点,但听觉模态已转化为主模态,因此,洪亮的声音、标准的发音、恰当的话题切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做好准备。又如要点讲解,学生分小组完成课文学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提交到线上学习平台,在班课中展示,然后分小组发言,阐发心得,提出疑问,教师综合以上内容,开始进行要点讲解。这时教师的话语构成听觉模态,演示文稿(PowerPoint,PPT)和黑板上展示出的其他内容构成视觉模态,在结构配置关系上,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关系平等,在同一时空交互进行。教师和PPT在教室前方以俯瞰方式正对学生,这种课堂布局构成了教学活动的背景,凸显出教师的权威性,能够有力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听觉和视觉模态起到辅助和强化作用。教师的话语和PPT及黑板上展示出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主要接收对象,这就要求听觉和视觉模态的内容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话语的意义要准确深刻,用词要规范,语法要正确,发音要标准,语调要恰当,节奏要适中,同时辅以表情、眼神、移动、手势等优化和加强听觉模态的教学效果。话语作为听觉模态的媒介,能快捷清晰地传达意义,但其存在方式是瞬间的,表现形式抽象单一,而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有一定难度,且常常需要反复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媒介建立视觉模态。PPT的内容直观清晰,且可通过字体、颜色、图片、视频等媒介突出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记笔记,或利用智能手机拍照记录,供课下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点讲解属于重要的教学步骤,所以选用的媒介种类繁多,模态密度大,高强度和低强度模态同时存在,协同配合。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个活动中模态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看模态的配置关系是否能达到最优效果。

2.4 对比研究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项目组设计了两套测试卷,难度相当,由专家把关,反复讨论,用于实验前后测试,内容分为英语基础技能和人文知识两个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着重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占总分的60%;第二部分包含两篇涉及医学案例的英文篇章,要求学生根据问题作答,问题涉及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医患关系的处理、职业追求等,通过以上问题的作答情况,可考查出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占总分的40%。学生分别在受试初期和受试结束时完成试卷。测试在课堂上进行,采用闭卷的方式,80 min完成。测试结果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实验班的英语综合技能提高优于对照班 两班前测英语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两班英语知识成绩均有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班前测比较,实验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传统教学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多模态互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知识成绩比较 (分)

3.2 实验班的人文素养提高优于对照班 两班前测人文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两班人文知识成绩均有所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班前测比较,实验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人文知识涉及社会中真实的案例,学生的回答能够反映出他们作为准医者的人文素养。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而且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主要在于实验班学生在案例的处理上,表现出了更好的沟通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说明多模态互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人文知识成绩比较 (分)

4 讨论

通过多模态互动教学法进行大学英语授课,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助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提升中医药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精神。中医经典文献《裴子言医·序》提到:“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12]此言既强调医术的必要性,也突出医德的重要性,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相辅相成。个人品质、沟通合作、社会责任、未来发展也是中医学专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维框架[13]。

笔者所在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立德树人,近年来,经常有关于我校在校生救死扶伤的事迹报道,如201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在定安路地铁口抢救心跳骤停老人,2021年端午节浙江中医药大学两名女生救下触电工人一名等。另外,本校中医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参加国家中医类别执业资格考试保持高通过率,近两年位列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第1位;多人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近两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余篇;参加各级别会议服务保障工作,屡获“志愿服务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等[14],这正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相互协作的美好呈现。

英语既是知识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本身所包含的大量人文故事也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中西医学共通的核心价值。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中医药走向世界是时代的需求。因此,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可行的,中医药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也将大大推动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发展,使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

5 结语

多模态教学法启发教师从 “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知识能力,更注重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涤荡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既是外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不过,关于中医药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的改革还在初期,笔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课堂活动的设计还不够成熟,多模态互动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模态中医药大学英语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