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陈念祖“重视气血”治疗月经病用药规律及特点研究
2022-08-17刘良善刘兰林李姿慧戴媛媛陈文港尚佳乐徐扣
刘良善 刘兰林 李姿慧 戴媛媛 陈文港 尚佳乐 徐扣
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 230038
陈念祖(以下称陈氏),字修园,号慎修,福建长乐人,系清代名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治颇有造诣,其代表性妇科专著有《女科要旨》,其他著作如《南雅堂医案》《医学从众录》中也记载了陈氏临床治疗妇科的经验。月经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中医辨治月经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了解古代名医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对于月经病的现代诊治具有指导意义。笔者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对陈氏治疗月经病用药规律的研究较为少见,故不揣浅陋,通过数据挖掘与理论探讨,对以上3本著作中治疗月经病的处方进行研究,以期发掘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陈氏的诊疗思想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药治疗月经病提供借鉴。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凡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证候群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1]。据此选取陈氏《女科要旨》中调经方20首、种子方4首,《南雅堂医案》中调经方32首、崩漏方21首,《医学从众录》中崩漏、闭经方4首,共81首方剂作为陈氏“重视气血”治疗月经病的原始资料。
1.2 数据纳入标准 (1)明确记载为治疗月经病的方剂,如加味麦门冬汤治妇女倒经或阴虚内热;经停两月,投以养血通经之剂等。(2)不论丸、散、汤均纳入。(3)有明确的药物组成及剂量等。(4)用药方法均为内服。
1.3 数据排除标准 (1)未明确记载为治疗月经病的方剂;(2)合并其他疾病,如血崩后赤带如注、带下淋漓,肢臂痹麻不仁(不包括不孕)等;(3)无明确的药物组成及剂量等;(4)用药方法为外用。
1.4 数据预处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名作为药名标准,并参考《方剂学》教材,对81首方剂的方名进行核对;参照《中药学》,对高频药物的种类、四气、五味、归经进行规范。分为以下4种处理方式:(1)部分药物现今已较少使用,不录入数据库,如人乳粉等;(2)对于不同名称的相同药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统一药物名称,再录入数据库,如将“干地黄”“大生地”改为地黄等;(3)将微温、微寒等带有程度词的药性改为温、寒等;(4)陈氏引用他人的医案,不录入数据库,如引用《寓意草》中“杨家女,闭经日久,以龙荟丸治之”。
1.5 数据处理方法 将处理后的数据录入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整理数据进行统计。使用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数与聚类分析,并对高频药物的种类、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将频数分析的结果导入Excel软件进行表格制作与图形绘制,导出高频药物频数、频率和高频药物种类、归经的统计表格以及四气、五味、归经的柱状图,为下一步理论探讨提供数据基础。
2 结果
2.1 陈氏治疗月经病高频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陈氏治月经病共有方剂81首,共计药物121味,总计药物频数665次,频数≥6次的高频药物共32味,高频药物频数457次。当归、白芍、茯苓为陈氏治疗月经病排名前3味的药物。见表1。
表1 高频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2.2 陈氏治疗月经病高频药物种类分析 陈氏治疗月经高频用药主要涉及补血药、补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等13种,全部药物频数共457次。其中补血药与补气药使用频数均超过110次,两者约占51.42%;清热药次于两者,使用达41次,约占8.97%;再次是利水渗湿药,达39次,约占8.53%。见表2。由此得出陈氏女科月经病常用药物种类为补血药、补气药,由此可以反映陈氏“重视气血”,善用补益气血之法治疗妇科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表2 高频药物种类频数分析
2.3 陈氏治疗月经病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数分析 对32味高频药物的四气进行频数分析,提示温性药物(239次)所占比例最高,平性药物(122次)、寒性药物(96次)次之,凉性和热性药物没有使用。见图1。由此得出陈氏常用温性药以助阳化气、疏理气机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图1 高频药物四气频数分析
对32味高频药物的五味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提示常用药味以甘(293次)、苦(180次)、辛(159次)为主,其他药味出现较少,包括酸(46次)、淡(39次)、涩(15次)。见图2。据此可以看出陈氏善用辛甘味药治疗月经病,在补益气血、疏理气机的同时,若兼有里热证则加入苦味药随证治之的用药规律。
图2 高频药物五味频数分析
对32味高频药物的归经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提示药物主要归脾(305次)、肝(235次)、心(225次)、肺(208次)、肾(167次)、胃(100次)六经,其次归胆经(51次)、三焦经(28次)、大肠经(20次)、心包经(15次)、膀胱经(14次)、小肠经(7次)。 见表3、图3。 由此可见陈氏善用归于脾、肝、心经的药物,通过调理脾、肝、心之气血以治疗月经病。
表3 高频药物归经频数分析
图3 高频药物归经频数分析
2.4 陈氏治疗月经病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聚成5组核心药组:(1)酸枣仁、远志、炙黄芪、木香、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大枣、黄芪;(2)半夏、甘草、桂枝;(3)川芎、香附、当归、熟地黄、柴胡、栀子、白芍、牡丹皮、生地黄、阿胶、黄芩、续断;(4)鹿角霜、小茴香;(5)棕榈、山药、牡蛎、杜仲。见图4。由此可见,陈氏善于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并喜用血肉有情之品调理冲任。
图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3 讨论
月经病的发生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在生理状态下,脾主运化的功能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功能相互结合,可化生精微物质以生气血,故经水有源。心主血脉,可推动气血运行;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故心肝调畅则经水通利。冲任可反映脏腑功能之盛衰,脾主统血,脾功能正常,故冲任调和则经血循经,脾功能障碍可导致冲任失调。在病理状态时,脾胃不和而气血化生无源,血海无积,月水不信;心气不开,肝气不疏而气血瘀滞,血海之血无法正常积累与输出,月水失调;冲任失调,而胞中之血不循经隧。陈氏“重视气血”治疗月经病离不开脾胃、心、肝、冲任的生理病理,用药特点亦紧扣于此。
3.1 调和脾胃,使气血化生有源 陈氏指出:“虽曰心生血,肝藏血。冲任督三脉俱为血海,为月信之原,而其统主则为脾胃。”[2]723再结合本研究对药物归经频数的分析,脾经药物使用频数居于首位,胃经药物使用频数亦达到100次,由此看出陈氏对脾胃之重视。陈氏据《素问·五常政大论》得:“土太过则敦阜……土不及则卑监……”[2]723由此可见,陈氏认为脾胃不和,应区分虚实两端。土太过则为实证,以平胃散加减;土不及则为虚证,以六君子汤、归脾汤之类加减。平胃散出自《简要济众方》,本书已亡佚,现可从《医方类聚》查到平胃散原文,“治胃气不和,调气进食”[3],而陈氏用此方治疗脾胃不和实证。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治痰挟气虚发呃[4]。陈氏认为,六君子汤中参、术、苓、草,脾药也,陈皮、半夏,胃药也,经血生于脾胃,故加归、芍之类,便是调经之方[2]726。六君子汤中所用的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皆为陈氏治疗月经病所用的高频药物。六君子汤药物种类可分为补血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所用之药药性主要为温性,有助阳化气之功,归经多入脾胃。归脾汤出自《严氏济生方》,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5],而陈氏用之补养脾胃。后世使用平胃散、六君子汤、归脾汤治疗脾胃不和,使脾胃和则气血化生有源,再加入补气血之品治疗气血不足导致的闭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是对陈氏治疗月经病用药特点的应用与发展。
3.2 疏理心肝,使气血运行通达 陈氏在 《女科要旨》中引《素问·阴阳别论》中“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的论述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陈氏对“隐曲”的注解为“人有隐情曲意,难以舒其衷,则气郁而不畅,不畅则心气不开,脾气不化”[2]725,故认为心气郁,导致脾气不化。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陈氏所用药物归经以脾、肝、心为前3位,可得出陈氏治疗月经病在调和脾胃的同时,兼顾疏理心肝气机。有学者研究表明,肝与人体精神及脏腑机能的调节相关,肝之疏泄,功在升发阳气,与肺之肃降,相辅于人体左右,协助中土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协调全身之气机[6]。气郁则血海之气血无法正常积累与输出,月水失调,疏理心肝,气血运行通畅,则月经恢复正常。陈氏有云:“归脾、逍遥各方,虽不可与内经四乌鲗骨一芦茹丸等方并论,而视益母胜金丹、巽顺丸之类,则远乎远矣!”[2]726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7],而陈氏用之以解肝郁。逍遥散中薄荷、柴胡等辛味之药可入肝经,有疏肝理气之功效;生姜等温性药,有温中兼温通之用;同时加入当归、甘草等甘味药,入心经与脾经,理气之时兼以补血养心脾;加入茯苓以通利水道,便于行气。对于肝郁气滞导致的月经后期,痛经、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逍遥散可起到治疗作用。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解诸郁,又名芎术丸[8]。陈氏将越鞠丸视为解郁总方,用于气滞血瘀而导致的各类月经病。陈氏认为,归脾汤加减不仅调脾胃,加入芍药、柴胡亦具开心气之效。由此可总结出,陈氏常以逍遥散、越鞠丸治疗肝郁气滞,以归脾汤开心气的用药特点。
3.3 调理冲任,使气血循于经隧 陈氏引用《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中“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的观点,认为“人身之血海,胞也”[2]723,强调女子月经的来源是胞中的血海。同时又指出:“鹿茸入冲、任、督三脉,大能补血,非无情之草木所可比也。”[2]725冲任不和,则气血紊乱,血不循经;冲任调和,则气血充畅,血循经隧。数据分析可提炼出陈氏调理冲任的用药特点。叶天士[9]曰:“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脉络;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痊愈。”可见冲任不和,亦分虚实。陈氏治疗冲任不和,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常用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陈氏调节冲任的用药特点。炙甘草、酸枣仁、炙黄芪、木香、远志、茯苓、白术、人参、陈皮、大枣、黄芪为归脾汤加减,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若心气虚或脾气虚或两者皆虚,则导致冲任不和,血不循脉道而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崩漏等。以归脾汤补心血、健脾气,以木香行气,使气血通畅,则冲任调和,月经则恢复正常。鹿角霜、小茴香,《重订补注南雅堂医案》中称当归、小茴香之药对尤为入奇经之妙品[10]。而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研究表明血肉有情之品以有形之精补于肾脏所亏的元阳之精,精转而化生为血,月经往来通畅[11]。由此可总结出,陈氏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并以归脾汤调理冲任,使气血循于经隧的用药特点。
综上所述,月经病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育龄期女性带来较多的困扰,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良好的疗效。陈氏为清代名医,其“重视气血”治疗月经病的思想,源于《黄帝内经》,采古方之义,同时汲取清代名医叶天士重视冲任调治月经的学术思想,并融会贯通而成。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与理论探讨的方法对陈氏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进行研究,数据来源翔实可靠,结果可信。研究结果提示,陈氏“重视气血”治疗月经病紧扣气血二字,常用补血药、补气药,多选甘温、辛温之药,用药多入脾经、肝经、心经;同时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进行理论探讨,得出陈氏重视调理脾胃气血、强调疏理心肝气机、讲究调理冲任气血的用药特点。本文初步发掘了陈氏临证辨治月经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有助于开拓现代中医药诊治月经病的思路,对传承发扬清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