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中行为动词内涵的解析
2022-08-15王开太
王开太
一、 课程目标的基本构成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阶段每个学生要努力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对应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其中知识性目标有“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三个层次;技能性目标有“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两个层次;情感性目标有“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三个维度所包含的行为动词共有39个,依据39个行为动词确定的三级主题有123个。
二、 从数字看各水平的地位
(一)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比较
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共有23个,占总行为动词数的58.97%。可见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仍然体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性目标中了解水平有6个行为动词,理解水平有11个行为动词,应用水平有6个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的数量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二)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数比较
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共有6个,占总行为动词数的15.4%。可见初中阶段对学生模仿和独立操作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原型,即代表着自身特征的形状,或动植物的大略构造。原型示范就是根据生物自身特征的形状进行模拟实验。原型示范要能让学生比较清晰地悟出其中的结构、要素。
(三)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数比较
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共有10个,占总行为动词数的25.6%。情感目标往往在知识、技能中渗透,不可能独立实施。情感体验重在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和内化,从而建立感性认识,形成稳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具体分类,见表1所示。
表1 初中生物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分类
三、 各水平三级主题分布情况比较
(一)了解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行为动词与课标的三级主题紧密相关,三级主题的罗列要从行为动词入手。例如了解水平的三级主题共有50个,其中描述性三级主题29个,识别性2个,列出性的1个,列举性的4个,说出性的3个,举例说出性的11个(见表2)。
表2 了解水平三级主题数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描述性的三级主题占了解水平的58%,占知识性目标的28.2%,占三级主题的23.2%,由此可见“描述”这一行为动词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为何要描述?一是获得生物学知识;二是提高观察与表达能力;三是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何为描述?“描述”中行为动词“述”指的是“叙述,陈述”;“描”指的是“依葫芦画瓢”,初中生物学中的“葫芦”即为生物体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等。因此,“描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形象地叙述或用类比形象的语言表达。据此可知,“描述”需具有客观真实、具体细致的特点。
如何描述?一要“描述”的主体是学生;二要“描述”素材的获得途径是观察;三要“描述”的形式不局限于语言和文字,还包括模型解释、图形、图像、教具、模具等形式。它包括功能描述、关系描述、过程描述、结构描述、生理描述、特点描述和组成描述。
描述到什么程度?以“描述细胞和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为例。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内容目标就说明达到了该描述的目标。
①用包含关系图、语言描述、直观图等形式,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表示出来。
②哪些细胞中是没有细胞核的?(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等)
③克隆技术,解释细胞核的作用。
④生物的形状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的,有性生殖中染色体的变化。
⑤细胞分裂中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
⑥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比表。
举例说出的三级主题占了解水平的22%,其含义是指通过提出曾经学习过的知识点或者例子来表达新的知识点,也就是学生能通过举出相类似的例子,说出新学知识点的内涵。它和举例说明的区别在于,前者就是通过例子让隐形的具体知识点显性化,而后者往往是利用例子的论证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
怎样就算举例说出呢?就是至少举出一个例子,说出来以证明所要解释的生物学现象、过程、特征、条件或具体应用。以“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为例,要能举例说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说出营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要素:组织、等级、分工。
②能举出典型社会行为的例子,如蚂蚁的社会行为,三个要素都具有。
③能举出非典型社会行为的例子,如羊群,只具有组织、等级,没有分工。
④能知道只具备组织(群体)要素的动物不属于社会行为,如一群鱼、一群狮子。
(二)理解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理解水平共有三级主题45个(见表3)。
表3 理解水平三级主题数比较
其中属于“处理”行为的三级主题没有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中体现,这就为教师开发自我教材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是处理数据、处理人际关系、处理实验材料等。
属于“说明”的三级主题有12个。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明”是指“解释明白”。怎样就算解释明白了呢?如“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就要从遗传物质的类型、主要组成入手,首先解释明白DNA是遗传物质,然后进一步解释它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可。说明的含义与阐明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在表达程度上存在细小的差别。“阐明”更偏向客观,“说明”则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所以说明层次的教学目标与阐明层次的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层次的教学目标多了对知识点背后原理的主管认同以及活学活用,并且在此行为动词的要求下,学生学习初中生物学所构建的整个知识框架更为清晰全面。
以“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例,教到什么程度就算达到“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目标。学生能习得以下内容就符合达到标准要求了。
①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②遗传物质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③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DNA上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是DNA的片段(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理解水平共有三级主题45个,其中“举例说明”的行为动词有3个,占比6.67%。它的含义是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生物学中的简单知识点,相对来说是较低层次的理解水平,只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能举出例子,了解其内在逻辑联系即可。老师在教学中应以常见的例子导入,引导学生分析所学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归纳总结课程内容,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属于“概述”行为的三级主题有18个(见表4),占理解水平三级主题的40%,占知识目标的17.6%,占学习目标的14.4%。现代汉语词典中“概述”是指“大略的叙述”,是指对一种现象、一项事物、一个内容、一个事件、一个过程、一种关系、一个规律的概括叙述,或者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根据之前所学的章节与内容,进行解释、推断、提供类似的论述。它不需要详细地描述该事实的前因后果,也不力求详细完整,只要求是什么。例如“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中只说明不滥用药物,生病用药需遵医嘱或者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分析为什么,也不需要解释产生的后果,就达到了概述的要求。
表4 概述类型三级主题情况
属于“阐明”行为的三级主题有4个,占理解水平三级主题的8.89%。现代汉语词典中“阐明”是讲明白,是比“概述”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要求。而且在初中生物学中,行为动词属于阐明的内容,大部分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明白所学内容,而且要说出该知识点背后的原理。如“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行为动词属于阐明,它要求学生能理解其背后的功能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观”。教师在进行此层次内容教学时,就要深入挖掘讲解知识背后蕴含的原理,帮助学生深层次把握知识点,形成相应的生命观念,并初步具有辩证看问题的方法。
(三)应用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应用水平三级主题共有7个,其中“设计”“拟定”各有2个,分别是“拟定探究计划”“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分析”“得出”“应用”各有1个,分别是“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评价”没有具体的三级主题对应,但不能说评价不重要,恰恰相反,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这就为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再受限于课程标准,只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的评价都是好的评价,为此,我们要鼓励教师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上不断创新。
(四)模仿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模仿水平三级主题共有7个,其中“尝试”5个,“进行”“制作”各有1个,“模仿”没有具体的三级主题对应。尝试的结果是经验,并非是结果。尝试了,去做了,做得好,做得不好,做得对,做得不对,都是可以积累经验的,积累经验并不等同于最终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属于积累“发现”方面的经验;“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属于积累“分类”方面的经验;“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属于积累“评价”方面的经验;“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属于积累“表述”方面的经验;“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属于积累“操作”方面的经验。“进行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主题下面的一个三级主题,体现实施计划的能力。“制作”的三级主题是“制作临时装片”,也属于操作类的问题,体现学生动手能力。
(五)独立操作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独立操作水平三级主题共有3个,其中“运用”2个,分别是“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其中“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是一级主题“生物技术”的内容,“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是一级主题“健康地生活”的内容。“使用”1个,“使用显微镜”。独立操作水平是技能性目标的较高层次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为学生参与有关社会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或实验,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有损自身或他人的健康,以及吸毒对自身、他人或社会的危害”,这些表述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中相关内容一脉相承。
(六)经历(感受)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经历(感受)属于情感性目标的最低层次,旨在引导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强调只要学生有机会并获得一种经历和感受就表明课程目标实现了,至于还能进一步达到什么结果则不做要求,也无法做出统一的要求。
这一水平使用了4个行为动词,它们分别对应的三级指标数是:“体验”1个,“参加”“体验”1个,“参加”1个,“交流”1个。
(七)反应(认同)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反应(认同)的三级主题共有8个,其中关注5个,认同2个,拒绝1个。“反应”,不单单是愿意注意,而是积极的注意,主动地参与,表示出较高的兴趣。这一阶段也包括默认的反应(愿意完成规定的作业)、愿意的反应(自愿完成规定外的作业)、满意的反应(以愉快的心情去完成作业)三个亚类别。这个水平的学生,已经能够对特定的活动进行选择与满足,超越了主动接受,正在转向少量参与。是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其中,“关注”是关心重视的意思。既要关心,也要重视。说明此危害严重、此安全重要等。“认同”,是更高一级的情感体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具有初步的态度表明和价值趋向。
(八)领悟(内化)水平三级主题数据情况
领悟(内化)水平的行为动词涉及的三级主题一共有2个,其中“确立”1个,“养成”1个。领悟(内化)水平仅就学习水平而言是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目标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尽量少用,因为它要求太高;二是这类动词后面的内容难度是较低的,这样可以求得一种平衡。
生物学课程标准为初中生物学教学制定了方向与方法,当中注明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等,以此作为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依据,所以教师在日常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要基于课标中的要求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行为动词包含的意义所在,有助于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会学得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