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研究
2022-11-02赵鹏潘继鹏
赵鹏 潘继鹏
思政课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指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学目标和要求发生一定变化,强调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若想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除了重视教学过程知识内容的讲解之外,学习效果评价环节也不能忽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能够更全面地、真实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继而为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调整改进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对此,中学思政教师需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域出发,探究合适且可行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一、 学习效果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学习效果的概念
学习效果指的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参与学习活动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这一“学习成果”包括知识、能力、理念等多个层面的能力,是学生的真实收获。中学思政课的学习效果立足于思政课本身的性质与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对思政课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所发生的改变。学习效果可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重要参照,在其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并做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调整,能够促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调动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兴趣,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效果评价的概念
学习效果评价是以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为对象而做出的评价,其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了解:从狭义角度而言,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某一知识学习情况给予的正面效果的积极性评价,关注于学生的正向发展。而从广义角度而言,学习效果评价则是针对学生某一知识学习情况给予正面评价与负面评价,既反映积极性也反映消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是在中学思政课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过程所进行的效果评价,包括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其评价结果是促进思政课质量提升以及学生高效学习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 中学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思政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侧重在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以及知识掌握的程度方面,而并未重视学生思政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即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变化、思维能力变化和情感态度变化等方面的评价。在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下,学生的真正发展性得不到关注,很少获得正向的鼓励和激励,导致其思政课的学习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既影响学习兴趣,也影响学习质量。并且思政课的核心素养要求并不单指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等,这些不能通过量化方式进行评价,更需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不够全面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不符合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并相悖于其课程价值取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不利影响。
(二)评价标准不够合理
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多以学生的共性为基础进行相对效果的评价,采用的是相对评价标准,这个标准下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而且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单一评价标准的应用,学生在思政课中所获得的全面性的进步与发展得不到充分关注,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且个体个性的发展也受到制约。此外,单一、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也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极大程度上阻碍其思政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三)评价主体不够多元
中学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的实施主体是思政教师,学生是教师所评价的对象,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全由教师所决定,学生同学习过程中一样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位置。评价主体呈现单一性的特点,而在这种评价形式下,教师做出的评价其实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不能完全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评价结果有时存在一定偏差,这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且其在心理上、情感上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消极的学习心理,制约其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与学习潜能的激发。
(四)评价方式不够新颖
在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的实施中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也表现出单一性,大多是纸笔测试方式,缺乏新颖性。思政课的知识点较为丰富,采取纸笔测试方式可以较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还注重思维能力、品德素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这些要点是无法进行量化评价的,且也不是单纯静态发展的,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传统评价形式无法满足其评价需要,因而会对学习效果评价全面性、有效性产生影响。
三、 核心素养下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的主导方向分析
学科核心素养所体现的主要是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集中育才和育人的目标,重视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中学思政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的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知识内容教学对学生的行为、情感和态度进行引导与影响,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德行。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期,这一阶段也是思想认识引导的重要时期,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良思想与行为,甚至发生误入歧途的情况。这与思政课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因而基于中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教师需认识到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性,评价的结果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调整具有指向性的影响,结合思政课德法兼修的知识特点、知行合一的教学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应转变评价观念,将评价重点放在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点上,并重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创新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好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思维价值观的发展性变化,切实做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性、综合性评价,并从评价结果出发促使思政课整体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 核心素养下中学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的优化策略
(一)丰富拓展评价内容
中学思政课的学习效果评价中应重视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拓展性,新课标中对思政课的评价要求提到“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因而所评价内容应是更具综合性的,从而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与发展情况,并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推动学生更好的成长。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青春的心弦》教学为例,该课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别差异与角色差异,并了解各自的优势、相互的补充性,同时让学生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学会相互之间更加和谐相处。在这一教学目标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与方法等方面综合进行,在学习态度方面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在学习状态方面评价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状态表现,以及思维、情绪等方面的状态变化,在学习能力与方法方面则评价学生思考表达能力的形成、观察探究能力的形成、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等。此外,对学生在本课内容学习过程中所运用学习方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地进行评价。
(二)创新多元评价方式
1. 分组评价
核心素养视域下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来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但在学习效果评价中却未体现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相关性,对此思政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评价方式对小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转变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关系,以组间竞争方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为例,按照同质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制定小组评价指标,将小组课堂表现、小组学习情况、小组问题回答情况、小组合作交流情况和小组作业整体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量化,确定固定分值,根据各小组的反馈情况进行记录,将每课时的情况详细记录后,在课程教学完进行评价整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鼓励、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小组同时给予批评指点和激励,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并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学习行为和态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强化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2. 课堂及时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发展与进步,当学习效果评价不合理或与学生的需要不相符时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引导方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的学习效果评价应注重及时性,快速给予学生反馈与点评,在当下的学习情境中可以纠正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偏差,为学生指导正确的学习思维方向,继而强化学习效果评价的实际作用。课堂及时评价要求教师必须从具体的学情出发,确保评价时机的合适、合理,在学生对学习问题做出思考和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通过评价的引导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形成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我”和“我们”》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创设、分组讨论等方式来为学生讲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知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回答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做出判定分析,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性的评述,点明学生思考回答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在新接受知识的当下就可以明确自己在知识解读时存在的误区,并在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健全的前提下纠正认知偏差,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这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并确保学生真正学会平衡自我与集体的关系,优化学习效果。
3. 分层评价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培养教育更注重个性化,即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充分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分层评价,更好地掌握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学习发展情况。中学思政课的学习效果评价就应重视分层,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并结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发展需求的了解,实施层次性的评价,指导学生找准进步方向,树立合适的学习进步目标,并为之而努力,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美好集体有我在》教学为例,教师围绕“我”与集体的关系进行教学引导,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评价和及时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分层评价,如对学习基础且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当学生的课中学习表现积极、活跃时,则需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不将其知识掌握多少和程度作为评价重点,而重在评价其表现与态度;对学习基础较稳定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重点在于知识掌握的完整度以及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给予其肯定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其学习成果的认可,进而利于调动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学习基础非常好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其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理解与运用的拓展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入的思考是评价其学习效果好与否的重点。通过学习效果的分层评价,能够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精准点评,并在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从评价结果中给予学生有效引导,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后续学习效果与质量。
(三)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时期,十分注重他人的评价,且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在这一生理特点前提下,思政课教师就需重视对学生的正向激励,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中融入激励机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满足学生的关注需求,得到更多肯定,从而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如在学习效果评价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可以采取跟踪式的记录方式对学生在各思政课学习中的学习表现、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记录观察,一旦学生出现进步或者向好发展的倾向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评价,同时采取物质、加分等激励手段,促使学生持续保持进步,在思政课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并实现激励评价的内在动力转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效果评价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发展。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思政教师是实施学习效果评价的主体,其专业性、能力水平等对学习效果评价实际作用的发挥有关键的影响,在思政课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若想提高思政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的有效价值,则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来看,思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思政知识与专业的教学能力,其品德修养、行为素质等也要足够良好,且需拥有相应的交流沟通能力、政治素养与法治意识等,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施学习效果评价,为学生的思政学习提供有效指引。对此,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发展中需结合课程教学要求的变化更新对思政课的性质、课程标准、内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究,充分了解中学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的实施需要,确保所运用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教师还需顺应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需要对学习效果评价机制进行改进完善,保证其切实能够为学生指明进步发展的方向,促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思政课程教学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够促使思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培育是学科教学重点任务,围绕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可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指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