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对策探究
2022-11-02兰发荣
兰发荣
新课改明确强调在开展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及时转换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才能构建和谐幽默的美术课堂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相关知识点,才能主动动手操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与此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明确地意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教师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减少学生作业量,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美术学科的教育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要探寻出新型教学路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双减”政策给美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给美育带来了可能的“双增”
关于学校美育的“双增”具体解读如下:第一是在减轻学校内作业负担之后,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增加一些美术教育活动的机会;第二是在课外,有的学生在完成文化课作业后,会合理安排学习艺术课程。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培训时间便会增加,但是这些只是客观可能性的“双增”。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学校会不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美术教育活动,而家长会不会让学生参加一些美术教育的培训机构,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主要取决于学校和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大数据调查表明,家长普遍反映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学生参与美术教育课堂的机会并没有明显得到增加,家长也处在观望的阶段。主要担心是“双减”政策能否持久,与此同时也会担心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美术学科培养中会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但无论怎样“双减”政策的全面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学校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二)使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家长都已经开始关注学校美术教育,一时间美术教育由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变成了热门词汇,曝光度也在逐步提高,一度成为热点。如果说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的地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文件中,那么“双减”政策已经将美术教育落实到行动中、现实中。而与此同时学校更要注意这两增是缺一不可的,在发展机遇上两者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双减”政策给美术教育带来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双减”政策的全面出台确实给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了可贵的发展机会,但是如何真正把握好这一机遇,真正能够让学校的美术教学课堂开启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学校以及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展开美术学习时,师资力量过关吗?其次,如果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将美术课开足,那么原有的课程体系能够适应面向人人的美育需求吗?最重要的一点是,当美术教育占据相当一部分时间之后是否与中考相冲突呢,会不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文化课压力等,这些都是“双减”政策下学校美术教育需要面临的问题。
二、 美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实施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材在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未曾改变,而且有一些地区由于硬件资源受限,有些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全面开展。比如,手工、版画、国画等内容,因为有一些学校并没有专业的教室供学生学习,所以此类教学内容无法展开实施。还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远,所以难以展开,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比如环境的设计、艺术节的实施策略等内容。
(二)学生认识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压力之下,有些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像音乐、美术、体育这些学科学与不学对自己升学都没有什么帮助,甚至有一些家长也会向他们灌输这种思想。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出台,以及聚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才是学校展开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它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完善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创造精神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如果想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及价值观,都必须要全面推进美育。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有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师方面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往往被边缘化,而且美术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欠缺,所以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相对就要缓慢一些。在教学课堂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也不足,另外,由于美术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培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是我国有的学校缺乏美术教师,导致美术学科的开展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想要真正开展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 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机会,发挥学生自主性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经常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导致初中生很难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如果能够将教学主体归还给学生,那么他们在课堂上也会更加自由放松,打破陈规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精彩。在当今时代下,教师应该也必须勇敢迈出创新的步伐,接受新型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向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用法,然后接下来的时间便会要求他们按照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展开实践。在这种固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真实想法,当他们的想法与思维受到了限制之后,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如今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打破对学生的束缚。比如在绘画课堂上可以采用新的方式,在教学课堂开始给学生展示一些实物或者为他们提供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赏析作品。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展开自由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会采用素描的手法,还有一些学生会采用油画的手法展开创作。每名学生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绘画方式,教师不能急于干涉,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使其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当教师不对具体的创作方向进行干涉时,学生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找到不同的创作点,从而创造出属于个人风格的作品。同时,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之下,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绘画机会,也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真正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延伸美术思维面
一部分人认为美术创作是孤独的,所以在创作一幅作品时需要独立地进行钻研与琢磨,也使一些学生在绘画时习惯独来独往,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作品,导致在绘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思维僵局,而且也很难找到自己在绘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当今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学生这种片面的认知,比如引导他们展开合作学习模式,在进行小组分组时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两两分组。
当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绘画任务之后,学生便可以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讲出自己对不同绘画主题的看法。比如教师布置绘画山水图,有一名学生认为需要弱化一部分内容,可以突出连绵起伏的山,但是另一名学生认为可以将山山水水都表现得比较突出。那么此时两人便可以开始创作,当创作完成之后相互交换作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点评对方的作品。借助这一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创作,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作品。而且对有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易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以导致很难提升绘画水平。但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成员与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点评,往往自己忽视的问题,别人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更好地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从而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美术综合水平。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在美术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自己往往很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所以此时其他学生与教师的提示便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今“双减”政策背景之下开展小组合作的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创新方法,从多个角度赏析作品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势必会跟不上当今时代的发展。所以美术教师必须要及时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的陋习,才能真正在“双减”政策之下打造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以及真正提升初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也才能真正引起家长以及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与关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以及审美能力,增强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比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借助教材展开口头讲述,这种教学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让课堂的氛围十分沉闷枯燥。所以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方位展现不同的美术作品。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课堂的结构。比如在让学生赏析作品之前可以先找到相关美术作品的电子文档,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立体感受,能够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细节,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鉴赏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笔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批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此幅作品,更好地学习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前下载一些匹配不同美术作品的背景音乐,当学生认真倾听这些音乐时,便可以帮助他们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创作背景,提升他们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对作品进行更好的把握与尝试,能够真正体会到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在展开绘画时也注重融入自己的情感因素,当教师审阅他们的作品时也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他们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很好的共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拓展场地,提升美术感悟力
学生必须要清楚艺术是源于生活的,而现实社会正是艺术的衍生地,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尝试转换自己的教学思维。比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借助学校的室内场地,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之内,学生的创作思维会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也很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在展开创作作品时也会导致千篇一律的情况出现,所以教师可以尝试拓展教学场地,打破学生学习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性,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组织他们去观看美术展览,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本节课堂表现良好,那么下周便可以去观看美术展览,学生的表现欲就会被激发。与此同时,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学生便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更多具有特色的美术作品,也有助于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写生,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生动,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创作灵感。相比较于教室,大自然更能调动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这种非常舒适的环境之下使学生萌发更多新颖的观点。与此同时在户外展开学习,也可以释放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美术学习中,真正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从而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定格住。所以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要抓住一切机会,采取合理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以及创作热情,保证他们在创作的过程思维不受局限。总而言之,现代美术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具备更加扎实的美术功底,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政策下的美育教学目标,才能打造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比如,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便会感慨这幅作品一定倾注了创作者许多心思,才能将人物描绘得如此活灵活现,便会为自己的创作作品增添灵感。
(五)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推进的美育共同体
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家庭美育、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三者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学校美育应该在美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而社会美育与家庭美育起到补充的作用。如果三者能够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就能展开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最值得反思的是,学校美育作为展开美术教学课堂的主阵地,并没有体现出来关键性作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围绕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及综合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和社区服务学习等。”要增强学校美术教学课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展开一些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将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在校园课堂中。而且学校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积极联系学生的家长,要定期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观学生的美术作品,积极组织一些家长美术教育培训班,从而加强他们对学校美术教学课堂的认识。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采用实地考察等方式推进美术教育。比如,学校可以与一些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公共艺术机构建立相应的联系,与他们结成美育联合体,共同开发线上以及线下美术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欣赏活动以及艺术展示活动,真正促进校内与校外的联动,真正做到多措并举,从而构建家庭以及社会学校协同发展的美好美术教育生态。与此同时在如今“双减”政策大环境之下,学校也必须要承担起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学校应有的主导与引领作用。借着“双减”政策的东风,重新塑造美术教育课堂,彻底扭转原本失衡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校美术教育课堂的内在动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融合性评价,引导美术教学方向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内的艺术兴趣社团以及艺术特长等,同时学校也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测评体系。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建立校本化的全面立体测评机制。现今的美术课堂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片面地强调作业的完成度,也并不是单纯的“期末试卷+作品展示”作为终极性测评,而是要根据各个阶段学生对艺术学习的过程记录,分层次、有选择地进行作业设计。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学生的个人艺术学习档案袋,收集一些他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照片的相关资料,从而进行直观的学习综合测评。在最终的艺术素质测评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艺术素质测评,真正做到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对美术教学课堂的重视。
教师也要丰富美术教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课堂的过程中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体验,发现他们在展开美术创作时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通过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激发他们思维的创新。比如,当有些学生完成作品之后,并没有将颜料归位,那么此时教师便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你的作品非常具有新颖性,如果能够在完成作品之后将工具归位就更好了。”相信通过类似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融入过程评价,合理安排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创意与想法展开多层次的教学评价,如此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下的美术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当一些激励性语言代替批评性语言时,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也更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真正落实“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目标。
四、 结语
文章主要通过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双减”政策给美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展开阐述。“双减”政策只是一个起点,只能是教师展开美术教学的着眼点,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更应该扎根于课堂,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而且教师也要考虑到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艺术文化带来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