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现状与思考

2022-08-08王滢鹏占伊扬丁海霞

中国医疗保险 2022年7期
关键词:奖惩级别管理制度

王滢鹏 占伊扬 万 彬 丁海霞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 210029)

医院医保管理意义重大,一方面,医保政策真正惠及百姓需要依靠医疗机构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医保改革促使医院由规模发展向精益发展转变。在医保与医疗协同改革的关系之下,医保精细化管理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更优质、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医院医保管理现状,探讨完善医院医保的部门职能,为提升医院医保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2021年6月,对江苏省13市296家医院的医保管理部门开展调研,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线上调研,共回收296份问卷,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医院基本情况,包括医院属性、级别、核定床位数等;第二部分为医院医保管理组织、制度及工作,包括医院医保管理部门组织构架、工作制度、工作内容等。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为卡方检验,统计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在参与调研的296家医院中,公立医院244家(82.43%),民营医院52家(17.57%);综合性 医 院 213家(71.96%), 专 科医 院83家(28.04%);三 级 医院 172家(58.11%), 二 级 医 院109家(36.82%),一级医院15家(5.07%)。

2.1 医院医保管理组织架构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296家医院中,86.15%(255家)的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已经独立建制,77.36%的医保管理部门为一级职能部门。从不同级别的医院性质看,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的医保管理部门独立建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927,P=0.000);一级职能部门设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19,P=0.002)。可以认为,江苏省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在院内建制和职能级别上具有差异,三级医院对医保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高(见表1)。

表1 江苏省医院医保管理组织架构情况

在我国建立医保制度初期,绝大部分医院仅在医务科、财务和物价科或医院管理科等下挂“医保办”。近年来处室职能升级,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医院于2019年12月将医保管理部门升级为一级职能部门,并下设核算科和质控科,分别负责院内医保医疗费用和医保行为管理,两部门联动院内医保管理。

2.2 医院医保管理制度

参与调查的296家医院中,77.03%(228家)的医院在医保管理方面设立了院级医保管理委员会,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802,P=0.055)。66.89%(198家)的医院设立了“院级医保管理委员会-主管部门-科室-医保联络员”的医保管理网络体系,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120,P=0.000)。可以认为,江苏省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在医保管理网络体系方面具有差异,三级医院对医保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高于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见表2) 。

表2 江苏省医院医保管理体系情况

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医院形成了“院级医保管理委员会-医疗保险处-临床科室”三级医保管理网,着重打造临床医保分管主任、医保联络员、DRG质控员三位一体的临床医保管理团队。

参与调查的296家医院中,82.09%(243家)的医院制定了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并执行;14.19%(42家)的医院制定了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但无相应的奖惩措施;3.72%(11家)的医院既未制定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也无相应的奖惩措施;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975,P=0.000)。可以认为,江苏省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在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差异,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同(见表3);大部分三级医院建立了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的监管中将费用管理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利用奖惩措施进行激励约束。

表3 江苏省医院医保费用管理制度情况

医保基金监管新形势下,医院医保管理需提高内涵和效能,强化医保服务行为精准管控。参与调查的医院中,68.92%(204家)的医院制定了医保服务行为质控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并执行;20.95%(62家)的医院制定了医保服务行为质控制度,但无相应的奖惩措施;10.14%(30家)的医院既未制定医保服务行为质控制度,也无相应的奖惩措施;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37,P=0.004)。可以认为,江苏省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在医保服务行为质控方面具有差异,不同级别医院对医保行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见表4);大部分三级医院建立了医保行为质控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的监管中将费用管理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利用奖惩措施进行激励约束。

表4 江苏省医院医保行为管理制度情况

2.3 医院医保管理机制

2.3.1 培训机制。医保政策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要求医院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掌握医保政策,为参保患者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承担医务人员的医保政策培训工作。参与调查的296家医院中,88.51%(262家)的医院设置了医院医保培训机制;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3,P=0.014)。可以认为,江苏省内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在设置医保培训机制方面存在差异(见表5)。

表5 江苏省医院医保培训机制

2.3.2 沟通机制。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是“医-患-保”三方沟通的桥梁。参与调查的296家医院中,88.85%(263家)的医院设置医院医保院内沟通反馈机制,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330,P=0.000);94.59%(280家)的医院设置医院医保-患者投诉沟通反馈机制,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05,P=0.021)。可以认为,在江苏省内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在设置医保院内沟通反馈机制和医保-患者投诉沟通反馈机制方面具有差异,不同级别医院重视程度不同,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见表6)。

表6 江苏省医院医保沟通机制

2.4 医院医保管理部门职能

2.4.1 部门职能。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医院医保部门的管理职能丰富且大体相近,但存在一些差异,包括医保政策管理和医保患者服务。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近年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承担大量医保经办工作,例如门诊规定病种待遇经办工作等。部分医院医保管理部门也承担物价管理、工伤保险、商业保险等相关工作(见表7)。

表7 江苏省医院医保管理职能

2.4.2 医保政策宣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医院医保部门对于医保政策的宣传采用提醒宣传、对外展示宣传、院内平台宣传、纸质宣传等传统宣传方式,对于线上直播宣传使用较少(见表8)。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医院通过院周会、医保季度例会制度、线上直播培训、医保政策考核(医保处方权考试、医保培训考核、医保医师在线考试)等多形式开展医保政策精准宣教,全面加强医保法律法规专题教育,调动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参与医保管理的积极性。

表8 江苏省医院医保宣传方式

2.4.3 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院内管理部门。对于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8.11%(24家)的医院由医院医保部门负责管理,4.39%(13家)的医院由医院医务部门负责管理,69.59%(206家)的医院由医院药学部门负责管理,17.91%(53家)的医院由其他职能部门(例如采购部门、医务处与药学部联合管理等)负责管理(见表9)。在江苏省的医院中,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多数由药学部管理,部分医院由多职能部门联合管理,少数医院由医保及医务部门管理。

表9 江苏省医院院内国家集采药品管理部门

3 讨论

3.1 医院医保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86.15%调查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已独立建制,77.36%的医院将医保管理部门设置为一级职能部门。医保基金已经成为医院的重要收入来源,医院医保管理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院对医保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有效的医保管理能够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3.2 医院医保管理部门职能越加丰富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完善,医院医保管理职能的丰富是必然发展趋势。现今,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政策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强,集政策咨询、宣传与落实、患者接待服务、医保业务经办、医保审核与基金监管、医疗费用管控、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以及与多方沟通协调等职能于一身。

为减少患者来回奔波并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目前医保待遇经办业务已前移至医院医保服务窗口,60.81%的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承担大量的医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例如门诊规定病种(特、慢病)和“双通道”药品的审核、准入,异地就医备案工作等。

2018年,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医院医保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能也应相应变化,扩大了物价管理职能。经调查,82.43%的江苏省医院医保管理部门承担着物价、收费项目对照工作,便于医保医疗费用和物价收费联动管理。此外,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补充医疗保险逐渐发展,因此多家医院医保管理部门也承担着工伤保险、商业保险以及本院职工医保等相关管理工作。

3.3 医院医保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调查发现,不同级别医院医保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相比于三级医院,二级、一级医院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较为欠缺。在建立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及执行奖惩考核方面,二级医院(69.72%)和一级医院(53.33%)的情况明显差于三级医院(92.44%)。在医保服务行为管理方面,二级医院(61.47%)和一级医院(46.67%)建立管理制度及执行奖惩考核的情况不如三级医院(75.58%)。随着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铺开,将会推进区域内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二级、一级医疗机构也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亟须提高医院医保管理水平。

4 思考与建议

4.1 完善医院医保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未来的医院发展路径在于精细化管理,要求医院医保管理要实现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医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依。医院应建立医保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和医保服务行为质控制度,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由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具体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抽查、考核各临床科室,将检查结果及时向临床反馈。院级-职能部门-临床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是一个多层次协调、上下级沟通、分级别实施、职能明确的严格管理体制,应进一步完善,明确各级别职责,有效避免管理中责任缺失、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

4.2 加强院内医保管理队伍体系建设

目前,医院医保管理部门的工作内涵得到提升,职能越加丰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是院内医保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医院应重视专职医保管理人员的配备,建议每200张床位配备1名专职医保管理人员。其次,医院应重视医保管理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以个人管理工作内容为核心,优化部门人员专业结构,拓宽学历提升、职业晋升渠道。同时,在实践基础上,着力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为医保政策出台的论证、落实、效果评估及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4.3 加强对服务行为的监管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成本管控意识,动态监测医疗费用信息,探索精细化管理方式。首先,医院要健全费用管理制度,动态监测、实时监控、定期反馈医疗费用信息和科室收费情况,并关注科室“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杜绝过度医疗行为。其次,应加强和各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取得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加强自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和履行医保服务协议。

猜你喜欢

奖惩级别管理制度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年增加700多万销量!看竣程生物如何做到千万级别
级别分明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