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草养鹅关键技术与措施

2022-08-01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276300胡法玺

新农村(浙江) 2022年8期
关键词:黑麦草雏鹅小鹅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276300)胡法玺

鹅肉以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口感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鹅以食草为主,吃料少,属节粮型家禽。种草养鹅可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降低化学药物残留,适合我国广大地区开展规模化养殖。

1.鹅场的规划与布局

(1)鹅场规划 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应把鹅场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和污物处理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生活区是鹅场工作人员生活、办公的场所,一般处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区是鹅生活的主要场所,主要包括鹅舍和料库,要处在污物区的上风向、生活区的下风向或平行风向;而污物处理区要建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并设置隔离屏障,处在全场的下风向且地势最低。

(2)鹅场布局 主要指生产区的鹅舍排列。建造鹅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风向、场地地势、鹅舍朝向等情况,本着横向成排、纵向成列的要求,建造单列式、双列式或多列式鹅舍,鹅舍间距要符合通风透光、消毒防疫、消防等要求。

鹅舍的朝向应根据鹅场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确定,要满足鹅舍通风、透光、保温的要求。一般长轴东西向,短轴南北向,单坡式或双坡式顶面,有利于冬春季采光、保暖、杀菌。同时,按要求架设供水、供电设施、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

2.种养模式

为充分利用牧草资源和养鹅设施,可进行套养。种草养鹅最适宜的牧草品种是黑麦草,此外,菊苣、苦荬菜、墨西哥玉米、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等也是理想的牧草饲料。应根据当地黑麦草等的生长和供草情况,适时购进雏鹅。若从3 月上旬开始供草,则大批雏鹅应在3月份购进。

2 月上旬按每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牧草养50 只购进雏鹅,前30 天大部分时间将雏鹅放在育雏室内保温育雏;3 月上旬,可逐步将鹅转到室外饲养,此时鹅的食量大增,同时黑麦草也正好可刈割利用;当第一批鹅转到室外饲养时,立即对育雏室、各种饲养用具进行清洁、消毒,再按每亩养100 只左右购进第二批雏鹅进行育雏;4 月上中旬,黑麦草进入生长旺盛期,第一批鹅的食草量达到最高峰,第二批鹅的食草量也逐渐增大,供草高峰与需草高峰吻合;到4 月底5 月初,第二批鹅食草量达到高峰,第一批鹅已上市出售,此时黑麦草的产草量虽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鹅的需要;到5 月下旬,黑麦草供草量下降,第二批鹅也已能上市。

3.品种选择

在选择种草养鹅品种时,要考虑鹅的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同时,要符合当地的养殖习惯,产肉性能高且产品适销对路,如广东的狮头鹅、安徽的皖西白鹅、江苏的太湖鹅、东北的豁眼鹅、浙江的浙东白鹅、四川的四川白鹅等,都是较出色的品种。此外,从法国引进的朗德鹅、德国引进的莱茵鹅等,也都是优良的鹅种,均可饲养。

4.鹅雏培育

从苗鹅出壳到30 日龄为鹅的育雏期。根据现有条件、经济实力和饲养的品种,灵活选择地面平养、立体笼养、网上平养等不同的育雏形式,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育雏鹅舍的检修、消毒和试温 进雏前,要确保育雏鹅舍面积充足。育雏密度过大,雏鹅容易扎堆,一旦舍内温度低时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要对照饲养密度准备好育雏鹅舍,对育雏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有良好的保温、通风性能;备好并检修好暖风炉、红外线育雏伞、煤炉等供暖设备,备足燃料;备好发电机,并保证停电时能正常快速启动并投入使用;地面育雏时还要在地面上铺设10厘米厚的柔软、干燥、清洁的垫草。

上一批雏鹅转群后,育雏舍周围环境要彻底清扫,清除垃圾、杂草,填埋水沟,料线、水线摆放到位并调试正常,育雏舍内部彻底清扫、高压水冲洗、熏蒸消毒并空舍2 周以上再进雏。对上一批发生过疫情的育雏舍,进雏前1 周最好再重复进行一次熏蒸消毒,在放好料槽、饮水器等用具并调试完毕后,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 毫升,加高锰酸钾21 克,保持舍温18℃以上,相对湿度65%~80%,关闭门窗,熏蒸24 小时以上,之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进雏前2~3 天,提前给育雏舍加温到28℃~30℃。同时,认真检查烟道,确保烟气排泄通畅无阻。

(2)选雏与运输 要到孵化设备、孵化条件达到要求的正规孵化场家订购雏鹅。健康、优质的雏鹅要求准时出雏;体重大小符合品种要求,均匀度高;卵黄吸收、脐部收缩良好;活泼好动,叫声洪亮,抓在手里挣扎有力,感觉富有弹性;绒毛洁净有光泽,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

选择雏鹅时,还要了解有关疫苗接种情况。在小鹅瘟流行地区,种鹅在开产前1 个月或出壳后立即接种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等相关疫苗,以确保1 月龄内的雏鹅不发生小鹅瘟。没有接种小鹅瘟疫苗的雏鹅,运到育雏舍后要补种,每羽皮下注射10 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0.2毫升,1~2 周后再接种1次;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 毫升,或高免卵黄抗体1毫升。

雏鹅出壳后,要用保温性能好的运雏车和专用运雏箱,在12 小时内安全、及时的运到育雏舍。夏季炎热、多雨,要备好遮阳、挡雨的篷布,冬季和早春注意防寒。运输过程中,随时检查雏鹅情况,防止闷死。长途运输和夏秋季节可以供给0.05%高锰酸钾水,但不饲喂。雏鹅运到后,在育雏舍停放半小时进行适应、休息,根据每个育雏间大小和雏鹅的性别、体重等情况,进行第1 次分群,放置适当数量的雏鹅,并进行驱赶,让雏鹅快速散开。

雏鹅出壳后最好当天到达育雏舍。运输前,备好雏鹅专用纸箱、圆形竹筐或方形塑料筐,箱内或筐内垫上柔软的稻草、麦秸或干草等垫料,消毒后装雏。

运送雏鹅,最好使用厢式货车或带蓬的车辆,卡车运输时要遮盖严实,防止雏鹅受凉感冒。运输过程中,冬季备好毛毡或棉被,加强雏鹅保温,夏季搭设遮阳棚或遮阳网,注重通风、防晒。

(3) 育雏的环境控制①温度。温度是育雏最关键的环境条件,雏鹅对外界温度比较敏感,且温度与雏鹅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息息相关。一般育雏室的预热温度为28℃左右,以后每周降2℃左右,一直降到l8℃时保持不变。20 日龄后的雏鹅耐寒能力增强,除晚上适当注意保温外,可不再采取其他保温措施。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实行“看鹅施温”:若雏鹅靠近热源挤成一堆,不愿活动与吃食,发出叫声,是温度过低的表现;若雏鹅远离热源,表现不安,拍翅抢水喝,则是温度过高的表现。温度合适时,雏鹅分布均匀,活动自如,吃食、饮水正常,睡眠时头颈伸直,舒适安静。

②湿度。雏鹅虽然对环境湿度要求不高,但湿度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引起垫料发霉变质,引发雏鹅消化不良、白痢、球虫病等。因此,当育雏舍内环境太潮湿时,要加强通风,勤换垫料,把湿度控制在60%~75%为好。

③光照。适度的光照可促进钙磷吸收,并能杀菌,但光照过强也会使雏鹅因过度运动而影响正常发育。育雏时期,最好采用遮光法使雏鹅得到适当运动和休息,以促进消化和生长发育。1周龄内的雏鹅,全天24 小时光照,每次喂饲前后各10~20分钟安排在育雏舍内运动;1 周龄后自然光照即可。

④加强舍内通风换气。雏鹅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舍内有害气体浓度高,容易诱发雏鹅呼吸道疾病。因此,在确保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加强育雏鹅舍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安装通风设备,强制通风换气和舍内空气流通。

⑤合理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雏鹅的数量,1~5 日龄为25 只,以后每隔1 天减1 只,到20 日龄减到10~12 只左右并一直保持到30 日龄。在种植的牧草已经长得较高,并能放牧的地方,尽可能放牧饲养,呼吸野外牧地新鲜空气并接受阳光照射。

(4)开水与开食 雏鹅开食前先开水。出壳后24小时内安排第一次饮水,可饮用0.05%高锰酸钾水,冬季可把饮水预温,使饮水和舍内温度基本相同;因长途运输耽误开水时间较长时,可在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0.1%的电解多维,快速恢复体力,每次饮水3~5分钟,连续饮用3 天,以后自由饮水。

出壳后24~30 小时内、已经开水的雏鹅要开食。开食的头二天,可用蒸熟的米饭做开食料,直接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每次让雏鹅采食5~8 分钟、吃半饱即可,每隔2~3 小时喂一次。待所有雏鹅都学会采食后,可直接改用食槽或料盘喂雏鹅全价配合饲料(颗粒料),也可使用自配全价饲料。推荐饲料配方:玉米糁45%,统糠15%,麸皮10%,豆粕22%,优质鱼粉4%,骨粉1.5%,贝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从3 日龄开始,在精料颗粒料中掺拌切碎的青菜叶或切碎的黑麦草,也可分开饲喂,但要先精后青,少喂勤添。

(5)分群 从开食后第二天起,认真观察雏鹅采食、饮水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挑出不吃食或少吃食的雏鹅单独喂食。一般一个育雏间为一群,每群最多不超过150只。

(6)饮水与洗浴 雏鹅开水后已经学会了自由饮水,此时可使用真空饮水器,加满清洁的深井水,供雏鹅自由饮用。二周龄后的雏鹅,可改用水盆饮水。为防止雏鹅跳进饮水盆洗澡,弄脏水质,可在水盆上罩上竹制或金属制、塑料制栅网,让雏鹅只能伸进头去饮水。

在人工种草草场边搭建临时水浴池。用木材或砖石搭建底座,两边留上斜坡,以方便雏鹅进出水池,而后铺上厚的帆布或塑料布,放进清水即可。7 日龄后的雏鹅,可选择晴暖无风天气的中午开始“放水”洗浴,夏季可提前到5 日龄,冬季适当推迟。初次放水,水浴池内放浅水,慢慢驱赶雏鹅走近水浴池,让其试探性下水、戏水、洗浴,每次5 分钟,随雏鹅日龄增加逐渐延长放水时间。放牧的鹅群在放牧后再放水,每次放水时间30 分钟,上岸休息40 分钟,再放牧。舍饲的鹅群保证每天放水1~2 次,天热时增加下水次数,每次不少于30 分钟。水质被污染或变得污浊后要及时换水。

5.仔鹅育肥

30 日龄后的鹅称仔鹅,此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抵抗力、消化能力较雏鹅大为增强,特别是在雏鹅阶段经历了适当放水和放牧的锻炼后,已逐渐适应了外界的自然条件,在水草丰美的人工草地,仔鹅能完全依靠人工种植的牧草来满足其生长育肥的需要。经过放牧饲养,到50~60 日龄时,仔鹅就能长全羽毛,并有一定的膘度,小型鹅种如太湖鹅的体重就能达到2 千克,中型鹅种如溆浦鹅的体重能达到3 千克,大型鹅种如狮头鹅的体重可达5 千克,如能进行短期育肥,即可作为肉用仔鹅出栏上市。

(1)放牧育肥 人工种植的草地牧草生长茂盛,将鹅群直接赶到草地任其自由采食。为防过度采食影响牧草再生,放养密度可稍低。放牧过程中,一天补饲2 次精料,中午放牧后直接在草地边补料,傍晚收牧后回舍补料。同时,在草场边的浴池内下水洗浴。

(2)舍饲育肥 仔鹅以采食牧草为主,补料为辅。将仔鹅饲养在带运动场的舍内,白天刈割青草,放进饲槽中供鹅采食,先青后粗,青粗料比为5~6∶5~4,夜间补饲精料,供足清洁饮水。

6.免疫防治

重点搞好小鹅瘟的预防控制。雏鹅出壳3~5 天内,每羽皮下或肌注小鹅瘟高免血清,预防量每羽0.5毫升;或母鹅开产前1 个月,每羽注射小鹅瘟疫苗1毫升,或注射鸭胚小鹅瘟弱毒苗100 倍稀释液1 毫升,治疗量加倍。10~14日龄注射副黏病毒和禽流感疫苗。同时,分别在25 日龄和45日龄,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进行预防性驱虫。

猜你喜欢

黑麦草雏鹅小鹅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瘸腿小鹅
黑麦草在畜牧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丘陵冬闲地黑麦草丰产栽培技术
用黑麦草饲喂牛羊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