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问探究
——以统编版《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
2022-08-01张蓓晶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 张蓓晶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自我国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基本职责以来,各相关层面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针对性研究。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中国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要品格和核心能力”。具体到历史学科,国内历史教育界近年来就核心素养进行了广泛讨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明确提出以唯物史观所统领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且各种素养之间是相辅相成、整体推进的。初中历史学习作为高中学习的准备阶段,也应充分依托课程,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素养,发挥基础教育的学科育人功能。逐步培养学生习得立足时空、运用史料、理解历史的关键能力,形成唯物史观、涵养家国情怀。
近几年,上海市历史教研始终聚焦于教学中的选材与设问研究,这一视角或许能成为落地素养能力的有效抓手。所谓设问,简单来说就是设置问题,它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勾连历史知识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桥梁。需要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设置恰适有效的问题,并通过灵活、及时、高效的师生互动,达成历史教学的素养能力培养目标。基于此,笔者将结合统编版《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一课就初中历史教学设问如何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能力展开探究。
一、问中有境:立足学情创设情境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要让学生更好地接近历史,就需要教师“注重通过历史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等”。
《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一课隶属《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一课也是中国近代史分册的最后一单元。课文集中呈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在教育、文化、艺术领域的新发展、新变化,讲述了从晚清到民国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和社会政局更替,知识分子群体教育救国、文化救国的探索与发展。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引导认知水平尚浅的初中阶段学生,较直观地理解这个亦步亦趋的艰难发展历程,体悟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与多难兴邦下的家国情怀并非易事。
笔者在教学中运用1912年1月1日的《申报》头版新闻创设情境设问,引导学生关注史料的内容、语言、篇幅等信息,捕捉史料细节、结合时空背景,判断报纸的出版时间及措辞背后所折射的创作者意图,学生不仅能巩固中华民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还能进一步剖析报道者的立场态度,于自然无痕间达成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要求。
情境片段呈现如下:
师:日报的头版头条往往反映当天最重大的事件。你能根据这一天《申报》的头条内容,判断这是历史上哪一天的报纸吗?
生:中华民国成立那天的报纸,1912年1月1日。
师:大家的推断是否正确呢?(放大报头日期,引导学生辨识)
生:没错!左边写着西历千九百十二年正月一号礼拜一,就是1912年1月1日。
师:恩。右边还用农历纪年写着辛亥十一月十三日。这时清帝退位了吗?
生:还没,2月12日才退位呢。
师:那就怪了,此时清帝尚未退位《申报》为何不用宣统年号?能否结合头版的内容、语言和篇幅加以分析。(学生思考并讨论)
生:《申报》用了整个头版报道中华民国成立,而且“恭祝”“万岁”“孙大总统”等用词都说明了报纸的态度应该是支持中华民国、反对封建帝制的,所以不用清朝宣统纪年不奇怪……
此外,历史中能真正打动人的往往是鲜活的人物及其背后的情感,尤其对于初中教学而言,可由典型人物入手,叙史见人、创设问题,营造历史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本课中笔者还讲述了1916年《申报》等报刊拒改日期,故意将“洪宪元年”这四个字放置在报名下的第四行、字体小如芝麻的曲折事迹,随后提问学生思考报业人此举背后的心态与意图是什么?借助历史情境、搭设教学设问,突出以史量才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立场抉择和拳拳爱国心,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政局变动、民族危亡背景下知识分子群体利用报刊舆论为阵地,影响有知民众,旨在开风气、启民智,文化救国的努力尝试。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段历史情境产生了很大的情感共鸣。也恰恰在解读典型史料、调动情感设置提问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浸润了家国情怀的学科育人目标,有利于情感价值观的完善健全和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达成。
二、问中启思:基于主旨深化思维
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谈到:“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这里的关键是问题的质量(深度),核心是学生的思维。”可见,设问是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以问题引领的深度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养。
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新旧杂糅、进步与倒退、传统与现代、光明与黑暗并存,构成了独有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单纯的政治救国当时难以彻底改变中国的原因之一。若想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近代化的艰难曲折,体悟多难兴邦下知识分子群体的家国情怀,就须在紧扣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精选切口小的典型史料,同时设置渐进的问题链,深化学生理解。
问题链呈现如下:
材料一: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京师同文馆办学宗旨(创办于1861年,洋务运动时期)
问题1: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内忧外患下清政府建立了一些新式学校。“办学宗旨”能反映学校培养目标, 那么京师同文馆想培养怎样的人才呢?
明确:面对列强入侵意识到懂外语才能了解外情、不被欺蒙,因此想培养翻译类人才。
材料二: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京师大学堂办学宗旨(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时期)
材料三:
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科目专业备注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政法科 政治、法律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商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农科 农学、林学等工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医科 医学、药学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整理
问题2:洋务运动失败后,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想培养怎样的人才?
明确:培育“讲求时务”的人才,课程实用且内容广泛,大概就是“广育人才”的意思。不过仍要学习四书五经。
问题3:百日维新时期,想培育的不单是语言类的专才,更是讲求时务的通才。但四书五经仍旧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运动会时要高呼“皇上万寿无疆、皇太后万寿无疆”,连毕业证上写的都是举人、进士等官衔。你觉得这样的新式学校真能培养新式的人才吗?
明确:不能算真的新式人才,还残存着很多封建迂腐的旧思想。
材料四:任何政治改革强加于冷漠毫无生气和愚昧无知的大众,必然毫无结果。
——百日维新失败后张元济写给盛宣怀的书信
材料五: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
问题4:百日维新失败后张元济被革职,此后投身教育出版,这是他当时写给盛宣怀的书信,结合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宗旨,他此时的教育思想理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他认为变法失败的问题在于大众是冷漠且愚昧无知的,因此要通过教育,开启大众的智慧。
问题5: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之后不同时期“办学宗旨”的变化中你体悟到了什么?
明确:感受到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亦步亦趋的艰辛发展历程,以及近代知识分子为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不懈努力与责任担当。
……
在设计设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办学宗旨”“出版宗旨”中浓缩了核心的教育目标和出版目的,其变化往往折射社会变迁和时人观念的转变,且简洁凝炼。由此精选了诸如京师同文馆、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宗旨、出版宗旨等史料,搭设问题链,指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词,循序渐进地理解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亦步亦趋的艰难发展历程,体悟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三、问中育能:迁移运用发展能力
历史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学生通过历史教学的学习,更需要掌握具备能适应现实和应对未来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认同历史、尊重历史,这也是中学历史素养能力所要求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在示范—模仿—迁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方法能力的习得掌握。
作为中国近代史分册的最后一课,本课可视为近代史聚焦在教育文化领域的缩影,笔者选择用宏观视角结合代表性作品呈现,并结合以下问题展开:
问题1:查阅书后年表,思考同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主题和时代大事件之间的联系?
明确: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往往能反映当时的大事件,比如1910—1920 十年间“宣传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成为当时的作品主题。1930—1940年抗日救亡背景下,“歌颂民族独立、抗击外来侵略”的主题就格外凸显……
问题2:随着1935年《风云儿女》在各影院播映,《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更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你觉得文学艺术作品还具有怎样的价值呢?
明确:文学艺术不仅能折射时代、还能激励鼓舞民众,甚至成为推动时代的力量!
……
借助这样一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时间轴梳理民国时期的作家作品,聚焦于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主题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握文学艺术作品的证史价值。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于设问之中培养了学生立足时空、运用史料、理解历史的关键能力,并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涵养渗透于其中。
此外,正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所言:“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帮助学生习得这种研究或探讨的能力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在结束本课教学后,笔者还联合语文学科设计了以《走近民国的大师……》为主题的跨学科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暑假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位民国大师为研究对象,阅读一本大师的作品或人物传记、参观大师的故居或纪念馆、并合作完成一篇以《走近民国的大师……》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侧重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尝试立足时空背景、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典型史料、并在综合各类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辩证性、多角度、综合性的历史解释与评价。让学习由课堂向校外延伸,由单学科向跨学科延伸,由结论性向探究性延伸,最终达成学生的立德树人发展目标。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词条,百度百科,2020年3月10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AD%A6%E7%94%9F%E5%8F%91%E5%B1 %95%E6%A0%B8%E5%BF%83%E7%B4%A0%E5%85%BB/20361439?fr=al addin。
[2][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17页。
[3]董亚芬:《设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第14 期,第238页。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220页。
[6]王巧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亚太教育》2016年第22 期,第264—265页。
[7][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