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2022-07-31李华子金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参芪通络偏瘫

李华子 金晋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脑病病区,辽宁 沈阳 110101)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群最为多发,且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传统中医理论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是因气血亏虚,且遇各种诱因(如嗜肥食、饮酒、情志及劳倦等),致使气血逆乱及脏腑功能紊乱,引发经络受阻、脑梗。患此病后,患者会有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及突然昏厥等表现。而西医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因脑供血动脉出现闭塞或狭窄,脑供血异常或不足,造成脑软化或组织坏死,且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典型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近年来,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悉心治疗后,多数可获得不错效果,但仍有一些患者会遗留功能障碍,引发偏瘫,对其日常生活、工作及回归社会造成影响。积极恢复患者的功能,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心。有学者[2]指出,采用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可获得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参芪通络方具有理气通络及益气活血的作用,对偏瘫症状有不错的改善效能。本文对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参芪通络方治疗,评定其价值,现就此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选取来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 例,将其分成2 组(随机数字表法),在对照组40 例中,年龄40~78 岁,平均年龄(61.26±3.76)岁;病程1~5 个月,平均病程(2.64±0.46)个月;男性22 例,女性18 例。研究组中,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61.22±3.73)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59±0.53)个月;男性21 例,女性19 例。2 组上述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均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年》[3]、《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1994 年)[4]中此病诊断标准相符,且都经头颅CT 或MRI检查确诊;(2)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没有颅内压升高、脑水肿;(3)近期(3 个月)没有此病治疗经历。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血管畸形及其他非缺血性脑疾病者;(2)过敏体质者;(3)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270,规格:25 mg×100 片):1 片/ 次,1 次/d。且开展基础训练,如床上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练习等。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参芪通络方治疗,组方为三七10 g,木香15 g,地龙15 g,茯苓15 g,当归20 g,党参15 g,炙甘草9 g,枳壳15 g,水蛭8 g,丹参20 g,法半夏10 g,黄芪30 g。水煎服(水500 mL,煎30 min),取汁200 mL,早晚2 次分服,每日1 剂,每次100 mL,连用8 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就2 组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展开评定。(1)神经功能。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8 周时,对2 组实施评定,此量表共有项目11 项,总分0~42 分,分值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呈正性关联。(2)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5]为:治疗后,若NIHSS 评分较之治疗前,降幅≥90%,且症状、体征都已消失,即显效;若评分降幅为46%~89%,症状、体征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有显著改善,即有效;若评分降幅为≤45%,症状、体征仍然存在,即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各类数据均用SPSS 21.0 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2 组的NIHSS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8 周后,2 组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降低(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分)

表1 2 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分)

2.2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归属中医学“不遂”“大厥”范畴,在《黄帝内经》中最早出现。而医书《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虚风伤人,人之深抑,难自去,虚邪偏容于身,入内居营卫,营卫衰,真气若减,邪气聚之,发卫偏枯”。另从《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得知:“肢体拘挛久之,可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二便难行;久之,本体先虚,风阳夹痰,营卫脉络受抑”。提示气虚乃中风偏瘫的病机。有学者指出,虚气流滞,元气虚衰,脉络瘀阻,终引起中风偏瘫。病理生理学指出,此病发病机制基本与“血瘀”理论吻合。《医林改错》记载:“元气虚,难达血管,血管长久无气,必停留,且成瘀”。由此表明,血瘀与气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用参芪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在此方当中,黄芪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及扩张脑血管,此外,其还能修复脑细胞,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将此药配合当归使用,可发挥益气生血的效果;党参则能促进脑组织对缺血缺氧耐受性的提升,对记忆功能障碍(由脑缺血损伤所造成)有改善作用;茯苓、白术能补虚、益气、健脾,丹参、三七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三七当中的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炎作用,可较好地修复脑损伤(由缺血性脑卒中引起),水蛭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抑制血栓的形成,此外,其还具有化瘀通络之功;川芎具有开窍通络、活血化瘀之功,地龙则有溶解血栓及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枳壳则有降浊、通便、行气之功,甘草可加速脑功能的恢复进程。诸药联合,共奏活血化瘀、益气补血之功。从本文结果可知,治疗后研究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参芪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疗效,适用于此病治疗。

综上所述,将参芪通络方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效能突出。

猜你喜欢

参芪通络偏瘫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