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舒肺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2-07-31关艳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支原体肺部肺炎

关艳楠

(本溪市中医院儿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间质性及毛细支气管炎性非典型肺炎[1]。本病患病率可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临床易与细菌性、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未能及时针对性用药可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通过抗生素及呼吸支持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病情易反复。本溪市中医院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舒肺汤治疗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纳入病例60 例,均来自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本溪市中医院儿科门诊留观并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病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 例,男性患儿13 例,女性患儿17 例;年龄3~16 岁,平均年龄为(7.3±2.1)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4.2±1.5)d。对照组30 例,男性患儿11 例,女性患儿19 例;年龄3~15 岁,平均年龄为(7.5±2.2)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4.3±1.7)d。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2 组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 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 年版)》[2]中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发热,体温可呈持续性或弛张热,部分患儿低热,以高热多见,体温常波动于37~41 ℃,头身疼痛、咳嗽、咳痰,程度较为剧烈,部分可出现呼吸困难体征,并伴喘鸣音及干啰音。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风温犯肺、痰瘀阻络证:咳嗽、咳痰,高热,身痛不舒,伴气喘、痰鸣,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汗出温降不明显,舌质红,苔白腻,脉数而浮。

1.3 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3~16 岁;(3)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1)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者;(3)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者;(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5)近期接受过退热及抗感染药物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2 组患儿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理化及影像学检查,选取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治疗肺内感染。监测患儿每日体温、呼吸、脉搏、心率等的变化情况,对症应用理化降温方案,通过吸氧及化痰药物气雾吸入治疗以缓解患儿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将法半夏、生姜、冰片、白芷、陈皮等研磨,辅助凡士林调制膏状备用,选取关元、气海、大椎、肺俞、天突、定喘、膻中等穴,隔日贴敷1 次,每次视患儿皮肤变化情况,贴敷6~8 h。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肺汤内服治疗,方用:法半夏5 g,陈皮10 g,砂仁5 g,浙贝母10 g,泽泻8 g,紫苏子10 g,丹参10 g,茯苓10 g,桂枝10 g,葛根10 g,鱼腥草20 g,瓜蒌10 g,炙甘草10 g。药物水煎300 mL,每日1剂,分2 次早晚餐前空腹温服。2 组患儿治疗期间忌食辛辣、腥鲜、生冷油腻,避免剧烈运动或寒冷空气。2 组患者均治疗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6 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病例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估患者临床体征变化情况,包括患儿体温、咳嗽、咳痰、食欲、体力、精力及舌脉等方面。(2)高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及肺部病灶消失时间:患儿治疗期间通过肺部CT 影像学检查,记录病灶消失时间。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及呼吸道体征变化情况,记录高热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前: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为(16.52±3.68)分,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为(16.56±3.73)分,2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高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肺部病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相关指标比较 ()

表1 2 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相关指标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当支原体感染肺部后可迅速产生急性炎症,肺内可呈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及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症等融合性表现[4]。患儿肺泡内充满大量炎性渗出物,占据肺泡及毛细支气管,引发肺不张及肺实变,若病情反复发作,患儿肺内易出现肺气肿等症状[5]。发病期间除支原体直接感染患儿外,肺内免疫炎性反应也间接影响患儿呼吸道及其他脏器的功能。临床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辅助呼吸道支持治疗,改善患儿呼吸困难及窘迫表现[6]。患儿通过血清学明胶颗粒凝集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确诊支原体感染,血清凝集素IgM 滴度上升至1∶320 或更高时,可选取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期间需联合应用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多重药物使用可导致患儿耐药性增高,而且患儿难以配合完成氧疗及气雾性药物吸入等治疗,影响愈后康复及疾病复发率。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肺炎喘嗽”“马脾风”等范畴,《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曾表明,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潘篱不密、中气不足,难以抵抗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因肺、脾、肾三脏娇嫩,外感病邪易首侵肺脏,影响人体气机升降,肺随脾降、肾随脾升,肺气不疏则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无肺气承载输布,肺内清气无法下纳肾脏,以致肾水潴留,而湿邪内生痰饮。痰湿凝聚脏腑易生热化火,灼伤阴津[7]。肺脏为一身之华盖,调节机体五脏气血循行、气机输布贯通、疾病传变等。舒肺汤中紫苏子、法半夏可宣肺平喘,降逆止咳,通宣肺气,燥湿化痰。配以鱼腥草、浙贝母、瓜蒌以化痰排痈,止咳平喘,助肾纳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化痰除满,诸药合用可应对小儿肺、脾、肾三脏气机、阴精受损。针对患儿高热等外感体征,配合桂枝、葛根宣肺疏风,解肌止痛,温肺化饮。对患儿大椎、关元、气海、肺俞、膻中等腧穴贴敷刺激,可助汤药宣肺利气、益肾化痰除湿之功。汤药内服联合中药穴位外敷,可短期内降低患儿体温,减轻咳嗽、身痛等不适,显著减少抗生素用药周期及药量。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舒肺汤内服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原体肺部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