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诺普利与贝那普利对急性脑梗死并高血压降压效果及血Hcy水平的影响

2022-07-25黄志凡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脑梗死

黄志凡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以急性脑梗死多发。急性脑梗死是一类因突发脑缺血导致脑组织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年发病量约10-20/10万[1]。原发性高血压因增加血液的剪切应力,损害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患者急性脑梗死[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相关研究已证实,ACEI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预后[3]。目前对赖诺普利或贝那普利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较少。本次研究旨在对比使用赖诺普利和贝那普利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寻求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优化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掷硬币法编为两组,每组各60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2)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既往治疗依从性好;(4)入院时患者意识清醒;(5)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孕产妇及在哺乳期内的妇女;(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3)遗传性或特发性血管性水肿者;(4)高钾血症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给予速尿静脉注射降低颅内压;给予Y-氨基丁酸(GABA)改善患者脑血流情况;应用脑细胞活化药减少脑细胞损害;进行抗凝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情况下,甲组选用赖诺普利片(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68,10mg/片)开始剂量为1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血压情况调节剂量,最高不超过40mg/d,连续治疗3个月。乙组选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14,10mg/片)开始剂量为1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血压情况调节剂量,最高不超过40mg/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3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评价指标:无效,血压未得到控制[收缩压(SBP)下降不足10%],临床症状不改善;有效,能够一定程度控制血压(SBP下降达到10%,不到20%),临床症状有改善;显效,血压得到明显控制[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3.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血压改善情况:于治疗开始前日及治疗3个月完成当日,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间隔4h测得患者SBP、DBP、脉压差(PP),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的血压改善情况。

1.3.3 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的水平改善。于治疗开始前日及治疗3个月完成当日,使用非抗凝管采集患者上午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mL,1000g离心10min,在-20℃下保存,分别使用酶循环法与微板法测定Hcy与NO水平。

1.3.4 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期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相关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组间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甲组乙组χ2/t值P值例数(n)60 60男性31(51.67)27(45.00)0.534 0.465年龄(岁)56.32±6.11 57.01±6.08 0.620 0.536平均病程(年)7.27±2.84 7.29±2.79 0.039 0.969吸烟10(16.67)9(15.00)0.000 1.000糖尿病16(26.67)17(28.33)0.000 1.000心房颤动5(8.33)7(11.67)0.093 0.76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甲组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3 两组血压改善比较

治疗3个月后,甲乙两组SBP、DBP、PP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SBP、DBP、PP水平均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压改善比较(±s,mmHg)

表3 两组血压改善比较(±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n)SBP DBP PP甲组乙组t值P值60 60治疗前153.15±6.98 153.71±6.19 0.465 0.643治疗后131.34±4.15*136.14±3.97*6.474<0.001治疗前91.76±6.95 91.48±6.84 0.222 0.824治疗后83.34±5.16*86.17±5.35*2.949 0.004治疗前61.34±5.25 61.67±5.19 0.346 0.730治疗后47.02±5.18*50.11±5.09*3.296 0.001

2.4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3个月后,甲乙两组Hcy水平均下降,NO水平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Hcy水平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NO水平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n)Hcy(μmol/L) NO(μmol/L)甲组乙组t值P值60 60治疗前27.92±9.68 27.78±9.64 0.079 0.937治疗后12.34±6.05*14.74±6.81*2.041 0.044治疗前60.16±14.68 60.21±14.39 0.019 0.985治疗后89.65±11.37*84.31±11.74*2.531 0.013

2.5 两组治疗3个月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3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数名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乙组出现皮疹1例(1.67%),胃肠道反应1例(1.67%);甲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1.67%)。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4%(2/60)vs1.67%(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出现皮疹者,予以对症处理,已获得缓解;出现胃肠道反应者,经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后,胃肠道反应自行消失。

3 讨 论

高血压是导致急性脑梗死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已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DBP增加7mmHg则可能1-2倍的增加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6]。因此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普遍是控制到140mmHg和(或)90mmHg以下,若患者可建立耐受,还可考虑进一步严格控制[7]。本研究内对比了两种不同的ACEI对于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研究表明,治疗3个月后,甲组SBP、DBP、PP均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组血压改善优于乙组,考虑为赖诺普利相较贝那普利具有更明显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抑制作用,扩张外周血管效果更明显,临床控制血压效果更显著[8]。

ACEI还可以通过抑制缓激肽转变为无活性片段,实现增加血管内缓激肽水平,进而激活NOcGMP等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内皮舒张。本次研究中观察到,治疗3个月,观察组的血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赖诺普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能力优于贝那普利。但是单纯的使用降压药物不能够持续降低血Hcy,考虑到高Hcy的患者若伴随高血压,两者在增加急性脑梗死发生风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9]。临床上针对高Hcy这一危险因素,推荐补充叶酸进行治疗[10]。

ACEI临床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胃肠道反应、血钾增加、肌酐升高等,可能与其可使缓激肽水平升高相关[11],临床通过调整治疗剂量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治疗3个月期间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4%vs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治疗后期均缓解。结果表明使用赖诺普利或贝那普利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使用赖诺普利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使用贝那普利者,改善血压的效果更优,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并减少血Hcy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