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膝关节受累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22-07-22陈颖王子涵罗静薛崇祥黄力
陈颖 王子涵 罗静 薛崇祥 黄力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单膝病变;病案;文献复习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可见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及增生,侵犯并破坏关节软骨、骨质、关节囊及韧带、肌腱等周围组织,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2]。笔者总结1例单侧膝关节受累的RA合并骨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患者的诊疗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7岁,2021年3月2日初诊。以右膝关节疼痛5年,加重1年为主诉。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间断性钝痛,站立、长时间行走和上下楼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和夜间疼痛不明显。晨起明显感觉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僵硬时间< 30 min,活动后好转。患者发病时无发热,无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无下肢肿胀。近1年来右膝关节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轻度缓解,夜间感明显疼痛,上下楼梯困难,久立后疼痛加重,无痛行走距离< 100 m,予口服止痛药物及理疗后效果不佳。既往无膝关节外伤史及手术史,无肿瘤病史,无膝骨关节发育异常。
专科检查:患者痛性跛行步态,拄拐入病房,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右膝关节可见屈曲畸形,未见局部肿块,皮肤表面未见溃疡、手术瘢痕、股四头肌萎缩等。右膝局部皮肤温度稍高,右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均压痛(+),髌上囊压痛(-),右下肢股四头肌及胫前肌肌力V级。右下肢活动痛性受限,屈110°,伸5°。双下肢等长,大腿周径基本等长。特殊检查见右膝浮髌试验(-),右膝Mcmurray试验(+),右膝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双膝Apley研磨试验(-),双膝内、外侧方应力试验(-)。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双膝关节X线示双膝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变尖,呈唇样改变,髁间隆突及髌骨缘变尖,右膝关节间隙变窄。右膝关节MRI示右膝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面下多发骨髓水肿;右侧内、外侧半月板变窄、变性,部分前脚显示不清;右膝后交叉韧带损伤;右膝关节积液,滑膜增厚,滑膜炎。膝关节超声示双膝骨关节病,右侧为著,双侧关节间隙变窄,半月板接近消失,右侧交叉韧带退变,右膝积液。2021年3月3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6.22×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10.9%,血红蛋白127 g·L,血小板218×109 ·L。C反应蛋白(CRP)1.63 mg·dL,红细胞沉降率(ESR)48 mm·h,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初步诊断:右侧膝骨关节炎。鉴于CRP、ESR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且已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考虑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2021年3月5日查CRP 1.79 mg·mL,ESR 58 mm·h,類风湿因子(RF)228.0 IU·m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33.6 IU·mL。RA抗体谱: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抗核周因子抗体(APF)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697 U·mL,抗核抗体谱(-)。修正诊断:右侧膝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关节炎。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立即肌内注射)和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
2021年3月7日复查CRP 0.53 mg·mL,ESR 62 mm·h,RF 249.0 IU·mL,治疗有效。次日行右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中发现关节内髌上囊、内外侧隐窝及髁间窝滑膜增生、充血、坏死,为RA改变特征。术中留取灰黄、灰褐色、膝关节滑膜碎组织,总体积6 cm×5 cm×2 cm,质软-韧,病理结果回报示送检增生滑膜组织间质内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小血管增生,局灶见含铁血管黄素沉积。免疫组化结果示CK(AE1/AE3)(-),KP-1(+),LCA(+),CD38(+),CD34(血管+)。确诊后规范用药方案,予雷公藤多苷片、甲氨蝶呤片抗风湿治疗,洛索洛芬钠片等对症治疗。同时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AROM)训练、平衡功能、步态训练及日常活动训练等。出院后
1个月门诊复查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疾病活动得到控制,手术切口愈合及右膝功能恢复良好,病情好转。
2 讨 论
临床上,大多数RA患者起病隐匿,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周围小关节和大关节均可受到侵犯,但以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足关节最常见[3]。以单个大关节发病为首发表现,且不伴有小关节病变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症状的RA病例罕见。虽然如此,临床上首次因大关节肿痛,而无明显小关节症状就医者仍应考虑RA存在的可能。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4],很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的RA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治,从而延误病情,尤其是单关节发病的RA早期诊断更为困难。但考虑到RA多导致骨关节永久不可逆改变,总结单个大关节受累RA的发病特点,早期明确诊断,对RA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积极意义[5]。
回顾本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临床表现方面,本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既往没有其他中小关节RA的相关表现;病变出现在单侧负重大关节,为右膝;右膝关节虽有晨僵,但持续时间小于半小时且患者自述无自身免疫病的家族遗传史。②血清实验室指标结果方面,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ESR、CRP均明显升高,继查RF、AKA、APF、抗CCP抗体均为阳性。③影像学表现方面,X线虽表现为右膝关节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髁间隆突及髌骨缘变尖等OA典型特点,但右膝关节间隙狭窄值得重视。一项RA膝关节病变的X线影像学研究发现,膝关节RA患者多表现为关节间隙不同程度均匀狭窄[6],而OA组主要显示不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以内侧股胫关节间隙为重。这一特点对两者有明显的鉴别诊断意义。从本例患者膝关节X线来看,右膝关节双侧间隙狭窄较均匀,对于这种膝两侧关节间隙较均匀的轻至中度狭窄,关节缘轻度增生,未见明显侵蚀者,仅通过X线诊断有一定困难,但仍应考虑RA累及可能。MRI、高频超声等检查方式在诊断早期RA滑膜增生、骨侵蚀等方面的效能与X线相比更具优势,且高频超声在关节积液的诊断上优于MRI[7-8]。本例患者MRI中骨髓水肿、右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滑膜增厚、滑膜炎和超声右膝积液等表现,更加支持RA的影像学诊断。④大体标本特征方面,术中发现患者关节内髌上囊、内外侧隐窝及髁间窝滑膜增生、充血、坏死,且患者关节面破坏,符合RA病理变化特点。⑤病理表现方面,本例患者与MENG等[9]总结的26份RA膝关节标本特点相似,均发现滑膜炎,其中内膜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是其特征病理表现。同时,结合既往研究中CD38在淋巴细胞表达频数与CRP、疾病活动指数(DAS28-CRP)呈线性正相关[10],分析本例患者膝关节滑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可初步判断此时患者右膝RA处于活动期。综合上述5个方面的临床资料,本例患者右侧膝关节RA合并OA诊断明确。
因缺乏临床表现和小关节超声结果等证据,本例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是否受累未能明确。
一项研究曾提出,RA多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即使有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为单侧[11],但从组织学角度来看,RA还是双侧的。目前尚不能确定本例患者左侧膝关节是否隐匿发病,这虽对于临床治疗方案无明显影响,但仍值得思考,需在日后长期随访中观察其是否出现RA症状,同时监测ESR、CRP、RF等病情活动指标变化。
本病例提示在临床上接诊单个膝关节病变患者时,需首先明确诊断,详细完善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期尽早鉴别临床不典型RA,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误诊、误治,早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MCCONKEY B,DAVIES P,CROCKSON RA,et al.Dapson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heum Dis,2017,19(5):25-40.
[2] 沈毅弘,刘艺祥.手术治疗5例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前足畸形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6):34-36.
[3] 栗占国,张奉春,曾小峰,等.风湿免疫學[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1089.
[4] CLEGG DO,WARD JR.Diagnostic criteri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Scand J Rheumatol Suppl,1987,65(1):3-11.
[5] 马鹏程,王钢,田杰祥,等.基于影像学CT检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6):69-72.
[6] 胡敬宏,刘秀华,顾雯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X线影像学研究[J].上海医药,2017,38(22):18-20.
[7] 胡小丽,刘婵,谢瑾,等.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高频超声、X线及MRI诊断效能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6):150-152.
[8] 李慧,魏华,李翠蓉,等.应用腕膝关节超声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价值[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1):29-34.
[9] MENG XH,WANG Z,ZHANG XN,et al.Rheumatoid arthritis of knee joints:MRI-pathological correlation[J].Orthop Surg,2018,10(3):247-254.
[10] 潘文萍.CD38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达和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11] HAMMOUDEH M,KHAN MA,KUSHNER I.Unilateral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1981,24(9):1218.
收稿日期:2022-02-03;修回日期: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