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意识视域下幼儿园环境整改例谈

2022-07-21福建省德化县金锁幼儿园李丽莉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沙袋种养标本

福建省德化县金锁幼儿园 李丽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游戏与探索活动,以及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的问题和思路》一文中也提出:“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依赖环境、通过环境、借助环境,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因而,幼儿园提供给幼儿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应该是“有准备的”。这个“有准备的”的重要特征即具备课程意义,可以带给幼儿有益的学习经验。

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在对“环境即课程”理念的学习与领会后,对园内已有空间进行了整改。笔者现就本园环境的整改思路、实践与体会浅谈如下。

一、从增加环境与幼儿互动关系的多元性入手

环境是为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而服务的,但只有幼儿与环境进行积极、多元的互动,环境这一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幼儿的有益经验。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尽可能考虑该环境与幼儿互动关系的多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潜在的课程价值。“案例一”所整改的“奇趣大自然”观察墙,就是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从增加环境与幼儿互动关系的多元性入手进行整改的结果。整改后的环境不仅更有趣好玩,而且与幼儿有更多可能的互动关系。

[案例一]“奇趣大自然”观察墙

整改前情况描述:幼儿园在门厅的墙上设置了摆放植物、昆虫等标本的区域,并命名为“奇趣大自然”观察墙。可移动的放大镜、可更替的标本增加了观察墙的趣味性,且体现出对空间的合理且充分的利用,设计较为巧妙。但通过跟踪观察,我们发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存在较为单一的现象,即幼儿被墙上的植物、昆虫标本所吸引,经常会有幼儿聚集在一起移动放大镜,观察他们喜欢的昆虫、植物标本,但有些标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多见,幼儿对其名称、特征、习性等不甚了解,导致幼儿的观察和讨论犹如蜻蜓点水,无法深入。

整改理由与措施:环境可以诱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关注,进而使幼儿与环境互动。因而,在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能够将环境与幼儿的兴趣建立起内在联系,教师往往费尽心思;殊不知,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身参与环境创设,是将环境与幼儿兴趣建立联系的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对所创设的“奇趣大自然”观察墙进行了反思,并尽可能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我们提出的具体整改措施,就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进一步走近标本。比如让幼儿认领标本,并参与标本介绍的录音制作。幼儿认领标本后,需要与家长一起查阅资料,在更深入地了解该标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讲述标本知识并录音,最后制作成相应的二维码。我们认为,这样的整改举措至少可以为标本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带来四个方面的新内容:一是对所认领的标本做进一步有目的的探究,而不是停留在观察、了解的层面上;二是运用相关的方法做进一步探究,比如请家长或教师查找相关知识;三是对所查找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形成所要介绍的“文稿”(可以让幼儿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示,如用图示表示);四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录音,并制作成二维码,体验与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运用。教师将这四方面内容转换为活动,有科学探究活动、语言活动、科技制作活动以及亲子活动等。

整改后效果描述:我们引导大班的幼儿按自己的喜好认领1~2个标本,鼓励他们将标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从书籍中、网络上查询这些标本的名称及特征等相关知识,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家长帮忙录音并制作成二维码,贴在标本上。同时,幼儿园也购置了集观察、自动感应、录音自动播放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标本观察箱。教师引导家长及幼儿通过手机扫码、操作观察箱来倾听幼儿的介绍录音。在改造过程中,幼儿对各种标本的探究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认知经验,也通过录音让同伴了解了这些标本的更多知识。另外,在区域活动中,师幼共同探索了标本的简易制作方法,共同收集了制作材料。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树叶、昆虫制作成标本并展示在观察墙上。改造后的标本观察墙满足了幼儿科学探究、语言表达、手工制作等需求,实现了环境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从增加环境的教育功能的多元性入手

不同的环境所蕴含的教育功能也不尽相同。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将环境所蕴含的潜在教育功能呈现出来,让环境资源更好地支持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而,从挖掘环境潜在教育功能入手,也是环境创设有效整改的思路之一。

[案例二]生态种养园

整改前情况描述:生态种养园主要分成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栽种的植物有爬藤类植物,如佛手瓜、百香果、四季豆、黄瓜等;有当季的土培植物,如胡萝卜、生姜、芥菜、白菜、莜麦菜、地瓜、土豆、辣椒等;还有大棚种植的土豆、草莓等。养殖区主要养殖了德化县本土的黑兔、竹鼠,还有幼儿带来的鹦鹉。整个种养园的规划比较杂乱,种植的各种植物重复且常见,缺乏幼儿日常少见的高秆类农作物等,且种养园的功能定位较单一,主要是管理与观察。

整改理由与措施:我们根据跟踪观察,发现所创设的种养园的教育功能较单一,教师往往只是组织幼儿开展简单的养殖与种植活动,如给动物喂食及给蔬菜浇水、除草、抓虫子,个别教师偶尔组织幼儿在一旁画画。教师对种养园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较为有限,导致种养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幼儿对种养园的关注或兴趣难以长久保持。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制订了整改措施:第一,合理规划种植箱,由班级幼儿选择、种植日常不易见到的高秆植物,如甘蔗、水稻、向日葵、小麦等;第二,挖掘种养园对幼儿发展的潜在功能,如融入科学实验,开辟植物观察区,用红土、沙土、水种植植物,让幼儿观察与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不一样的;第三,设置种子博物区,将生态种养园种植的每一种植物的种子放在瓶子里,配上文字和植物图片;第四,收集瓜果的果囊,让幼儿有机会见证植物从种子栽种到生根发芽、长出绿叶乃至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感知植物生命的循环过程。

整改后效果描述:根据整改措施,我们对生态种养园进行了调整,合理规划出种植区、观察区、养殖区、种子博物区等区域,使整个空间更加整齐、有序。种植区由认养班级的幼儿讨论、决定并种植植物,丰富了植物的品种,拓宽了幼儿关于植物种类的认知。同时,我们在种植区旁边的栏杆处设置置物架,由大班师幼用红土、黑土、沙土等不同土壤种植蔬菜,增加水培区,支持幼儿探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另外,我们在种植园一角设置了种子博物区,由班级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植物种子,由幼儿制作种子标记,让幼儿观察、发现种子的不同特征,并在种植过程中探索种子生长、开花、结果等现象,从中获得植物生长的完整认知,感受植物生命的循环。种植区的改造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探索环境,有助于推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

[案例三]沙池

整改前情况描述:改造前,沙池里有幼儿玩沙的铲子、桶、积木、砖头、木板以及辅助玩具材料等,沙池上的横梁垂吊了软梯、轮胎等。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沙池能保持较长的游戏兴趣,投放的玩具材料能满足他们玩“娃娃家”“沙上建构”等;中、大班幼儿的游戏兴趣反而不高,建构过程中时常出现幼儿单纯挖沙、铲沙或游戏时间不长等现象。在与中、大班幼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中、大班幼儿认为“玩沙不好玩”“玩具材料不够多”等。

整改理由与措施: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吴振东教授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问答50例》中指出:投放的材料至少要凸显三大特点,即适宜性、开放性和差异性。其中,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经验水平、认知特点;材料既可以为各年龄段幼儿所接受,又可以促进他们发展,即幼儿对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呈现出一种“爱玩、能玩、会玩”的状态,能在玩中获取新知、在玩中体验快乐。显然,我们在沙池中投放的玩具材料在适宜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投放的玩具材料较为单一、缺乏挑战性,无法支持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丰富的游戏体验、获得多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沙池环境的潜在功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改造措施:一是对原有的玩具材料进行重新梳理、调整、补充,鼓励中、大班幼儿讨论和收集他们需要的玩具材料;二是对原有的垂吊设施进行适当调整,拆除、更新幼儿不感兴趣的设施,并充分利用沙池顶棚横梁、柱子,增加玩沙、筛沙、运沙等玩具材料,提高玩沙游戏的趣味性、探索性。

整改后效果描述:根据改造措施,首先,由中、大班幼儿将沙池里原有的玩具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并共同收集和增添他们需要的玩具材料,如水管、PVC(聚氯乙烯)管道等,以便他们将水池里的水连接到沙池里。幼儿通过挖沙、塑形、放水,体验干、湿沙的塑形效果或玩“沙河”等游戏。其次,我们拆除了沙池里原有的垂吊轮胎,利用沙池顶棚架的横梁垂吊筛子,并设置了轨道绳索等。幼儿可以玩筛沙子、运沙子等游戏。改造后,丰富的玩具材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探究需求,更给幼儿提供了多元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我们深刻体会到,给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玩具材料就是为幼儿创设适宜、多元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从增加环境的差异性、层次性入手

环境中的物质材料应给不同年龄幼儿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挑战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依据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来改造环境,凸显环境功能的层次性。

[案例四]拉力沙袋

图1 整改前的拉力沙袋高度一致

整改前情况描述:后操场墙上设置了供幼儿玩滑轮的升降拉力沙袋(见图1)。幼儿拉住绳子的一头,使另一头的沙袋往上提起,以此锻炼臂力。利用墙面设置的拉力沙袋比较巧妙,简易的沙袋、轮滑绳子让幼儿乐此不疲。但是,我们也发现高度一致的拉力沙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较大的挑战难度,有的幼儿会寻求同伴帮助,两三个人一起合力把沙袋拉上去,而有的幼儿由于自己拉不动就直接放弃了;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一致的高度使他们能轻松拉动沙袋,难以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

整改理由与措施:游戏材料所蕴含的难度与挑战性应与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相适宜。游戏材料既要有挑战又要与幼儿现有水平相匹配。每个年龄段幼儿的手臂力量不同,小班幼儿较小,臂力不足,拉起沙袋有一定的困难,很多幼儿就放弃了尝试;中、大班幼儿能轻易拉起这些沙袋,没有任何挑战,因而玩过几次后就不感兴趣了。因此,在改造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手臂力量的差异并调整滑轮支架的高度,同时,也应调整每个沙袋的重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

图2 整改后的拉力沙袋高低、重量有差异

整改后效果描述: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对墙壁上滑轮支架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把一些滑轮降低了,把另外一些滑轮升高了。我们对沙袋重量也进行了调整,对沙袋进行减重或增重。这样的调整不仅适应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手臂力量特点,也提高了游戏的挑战性(见图2)。改造后,幼儿发现拉力沙袋和以往有所不同,萌发了游戏兴趣。有的幼儿喜欢挑战,会去尝试较高的拉力沙袋;有的幼儿则尝试较低的拉力沙袋,获得成功的喜悦;还有的幼儿能自由组队,合作挑战最高的拉力沙袋,体验了合作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

环境是实施教育、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在环境改造过程中,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做法:环境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了吗?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否得到尊重?只有坚持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特点的尊重,牢牢把握幼儿园教育特点,创设的环境才是有质量的幼儿园环境。

猜你喜欢

沙袋种养标本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沙袋的数量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起搏器专用囊袋压迫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