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寓融创:美术视野下的家国情怀培育
——从“冰墩墩的冬奥会”一课谈超轻黏土立体造型教学策略

2022-07-20顾璐娜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黏土笔者学生

●顾璐娜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是美术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1]。202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它呆萌、可爱,在它的身上既有中国国宝的影子,也有着老北京的记忆,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笔者以“冰墩墩”为题材,以超轻黏土立体造型为表现手段,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作“冰墩墩”。在课程标准指引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学科,以多维情感体验为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体验展示民族自豪感的大门。

一、寓教于乐——多情境识读“冰墩墩”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即文化理解的基础上,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2022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吉祥物“冰墩墩”也成了学生们眼中的小明星。因此,笔者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冰墩墩”。

(一)直击冬奥赛场,印象“冰墩墩”

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队在赛场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水平。作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为所有参赛选手和观众送去了欢乐,收获了世界人民的心。笔者利用视频,播放2022北京冬奥会上的比赛精彩瞬间,学生们一下子激起了万丈热情,纷纷表达对运动员们的赞叹之情。笔者引入冰墩墩在冬奥会赛场上的身影,学生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呆萌、可爱的吉祥物,他们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喜欢,想和它亲密接触,摸摸它,抱抱它,更想创作它。

(二)揭开神秘面纱,初识“冰墩墩”

在视频观看中,学生们了解到了“冰墩墩”的原型来源于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可是这只熊猫造型的“冰墩墩”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为什么每只冰墩墩上都有一个透明的外壳,这些都是学生们探究的着力点。

学生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中向同伴介绍着冰墩墩名字的内涵:“冰”象征着纯洁和力量,“墩墩”意喻健康、强壮、敦厚、活泼,也代表着小孩子。“冰墩墩”全身裹有冰外壳,就像宇航员套装一样,此灵感来源于老北京的冰糖葫芦。脸部周围的彩色光环代表着冬奥会冰雪赛道上投入使用的最新科技。冰墩墩左手手心的红心展示了中国欢迎运动员和观众们前来观赛的热情。

结合学生们的课堂探究,笔者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冰墩墩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有深入探究冰墩墩的意愿。

(三)触摸呆萌手办,体验“冰墩墩”

从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中,学生们认识了“冰墩墩”,了解了它的名字内涵和艺术设计灵感来源。这时候笔者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带到课堂中,学生们通过摸一摸、触一触的方法,感受冰墩墩形象的美术表现形式,体会材质的对比、质地的差异,以及国宝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笔者创设教学情境,将“冰墩墩”3D形象带入冬奥会赛场,场景再现以“冰墩墩”为主角的冬奥会比赛: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滑雪、单板滑雪、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墩墩”灵活、舒展的运动动态,一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纷纷希望进入接下来的创意实践中。

二、寓学于趣——多层次表现“冰墩墩”

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们学习和创造传统工艺品。

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从中国民间泥塑的角度看超轻黏土创作,是传统艺术与现代“潮玩”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泥塑艺术元素,如色彩、纹饰融入现代超轻黏土作品中,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传承中国文化。

超轻黏土具有色彩鲜艳、造型方便且持久的特点,很受小学生们的喜欢。通过把传统泥塑艺术元素融入超轻黏土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造型知识和技能。笔者带领学生们,运用一定的技能和技法,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情境素材入手,场景表现“冰墩墩”,从而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

(一)读形解构,捕捉主体造型

捕捉主体造型能够更好地把握冰墩墩的外形特征,是“冰墩墩”造型的关键。选用超轻黏土造型,既简单便捷而又不失美感。

1.整体把握,抓住“冰墩墩”外形特征

美术造型过程中,强调整体到局部的创作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们以三维剪影的方法去抓住“冰墩墩”的外形特征,概括出“冰墩墩”的整个轮廓,并带领学生们分步骤进行塑造,比如,提炼出塑造冰墩墩躯干的步骤和方法:先双手搓出一个鸡蛋的外形,然后用大拇指按压出一个窝窝,最后用搓一搓、压一压的方法做出大熊猫的小脸,放到窝窝里。关注整体造型,强调整体大于局部,三维剪影式读形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简单又出效果的一种造型手段,能使学生们在观察物体时省去一些细节干扰,迅速概括出物体的整体轮廓造型。

2.细节添加,塑造“冰墩墩”性格语言

超轻黏土造型的精妙在于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精妙的刻画能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冰墩墩”五官细节的塑造能够给予“冰墩墩”形象更多的性格语言。

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们树立细节意识,再去深入观察寻找冰墩墩的五官特点。比如 “冰墩墩”眼睛的造型可以参照大熊猫眼睛的特点,黑色的椭圆形上覆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冰墩墩的耳朵造型则近似半圆。通过细节的拆分和重组,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细节的架构。当然,细节的添加要精确,有选择地添加,让人一看就懂,点到为止,不要对细节津津乐道。

(二)知行联动,活化造型形象

1.图谱构思,预设互动角色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能提出各种构想,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小学生都创意无限,因此笔者引导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的形式,构思出自己想要塑造的冰墩墩形象。比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A同学说:我想塑造的是“冰墩墩”在赛场上参加花样滑冰的项目,它身穿中国传统服饰,虽然身材浑圆,但它富有灵气的冰上舞蹈,是冬奥会赛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B同学说:我以武大靖为原型,塑造冰墩墩在短道速滑项目上的比赛场景。C同学说:我以谷爱凌为原型,设计了这一形象,在她获得胜利后与冰雪合照,摆出了美美的pose。当然,学生之间除了说一说,也可以采用简易图谱的方法,勾画出自己的创意形象。

2.动作解构,创设悸动角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当学生们有了创意预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为自己的“冰墩墩”创设动态形象。通过四肢动态的变化,呈现出“冰墩墩”动感的人物形象。笔者采用动画慢动作解构的方法,让学生们了解到:每一个激情和速度的碰撞都是由无数个动作连贯而成的,可以试着捕捉最美的瞬间。同时,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和尝试,培养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们配合视觉笔记的记录,进行了扭一扭、转一转、按一按等方法的尝试,设计、制作出不同动态的冰墩墩形象。学生们在发散思维中,探究出了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3.添置道具,架设舞动角本

道具添置是指按照预设的“冰墩墩”人物形象添加运动道具,配合肢体动作,呈现出完美的舞动效果。教师拍摄微电影示范,使学生们掌握正确的造型技巧。通过摆一摆、放一放等尝试,帮助学生们寻找到道具最适合的摆放位置。

在道具添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比如,同学们思考在道具添加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使道具既美观又坚固,经过尝试,发现借助一定的工具,如牙签、吸管等,可以让人物的道具设计不仅美观实用而且创意坚固。同时,同学们发现这些工具也可以用在冰墩墩人物形象的加固和塑造中,甚至可以进行传统泥塑纹饰的塑造和融入。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道具进行练习,使“冰墩墩”造型生动、形象,充满动感。

图1

(三)用材施料,构建形象场景

“冰墩墩”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憨态可掬的外形辅以活泼、有趣的运动动态,假如创设一定的场景呈现,那便是锦上添花。在教学中,让学生们从理论—实践—创生,三维梯度去探究表现“冰墩墩”的奥运精神。

1.三维构图,虚拟场景

在场景营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结合塑造的“冰墩墩”整体形象,即所呈现的动态形象及道具配置,设计一定的适合场景。遵循场景服务人物角色的原则,创设身临其境的三维空间。教学中,笔者运用编程,模拟人物与场景的关系,展示不同造型在不同场景的动态呈现,学生总结造型术语,分析“冰墩墩”场景造型的特点(如表1)。

表1 “冰墩墩”场景造型特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构图意识,不应喧宾夺主,运动场景要服务主题造型。

2.设计工具,创编场景

在一些优秀的案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习单”“任务单”等,这些都是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辅助工具,并且都具有各自的导学功能。以“学习单”为例,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方法引导的作用。

表2

笔者发现,在学习单的设计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几个关键词,如花样滑冰托举、速滑冲刺、高空旋转、夺冠等,学生们便能根据关键词构思,设计场景故事。学生们通过对造型的掌握认知,提高了对场景把控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学生对“冰墩墩”整体情境的表现。

3.创新材料,制造场景

在场景设计中,可以依托生活环境,进行场景创作材料的创新,比如废弃的塑料盒子、小竹棒、盖子、框子的利用等。人物造型可以依托这些材料进行接地气的设计,让学生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除了活用生活中的材料,也可以对材料进行创新,比如锡纸、报纸、塑料片等的运用和添加,这些材料用起来并不难,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在冰雪氛围、获奖氛围等的营造中最适合不过了。

三、寓情于物——多角度诠释“冰墩墩”

美术作品是表达情感、传达思想的一门艺术,没有思想和文化支撑的美术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冰墩墩”的冬奥会体现了爱国情怀、奥运精神。笔者引导学生们从“冰墩墩”的文化、情感上去挖掘、记录,挖深冰墩墩系列作品的深度。

(一)全景看奥运,话故事,抒情感

每一件“冰墩墩”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学生们创作的缘由。让学生们说一说、写一写“冰墩墩”在冬奥会中情境塑造和场景造型的灵感来源。比如有的学生说道:“我的冰墩墩身上有着谷爱凌的影子,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通过艰苦训练、努力拼搏,为中国赢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很了不起,我很为她骄傲。”也有的学生说道:“在这次冬奥会赛场上,很多运动员虽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但是勇于拼搏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还有的学生说:“我的冰墩墩是一位平凡的运动员,虽然这次未能入选冬奥会,但是他心中有信仰,是我身边的英雄。”听了学生们的讲述后,大家都非常有触动,感受到了“冰墩墩”的奥运精神和内涵。

(二)场景观奥运,忆过往,悟情怀

学生们以“长廊看冬奥”的形式,剪辑了中国出征冬奥会的过往视频: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叶乔波摘银,中国实现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一马当先,为中国摘得了冬奥会首金;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韩晓鹏一鸣惊人,为中国摘得冬奥会雪上首金等。

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到中国参加冬奥会的过往充满艰辛和汗水。冬奥会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都是运动员们不懈努力用汗水换来的。笔者让学生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要和前辈们说?学生纷纷表达了“不忘过去,一起向未来”的愿望。

(三)远景展奥运,共携手,向未来

从1980年中国首次派团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行,一路走来历经艰辛,也印证了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一件件“冰墩墩”作品镌刻着时代的印记,诉说着4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展的一路艰辛和不断强大。

笔者也是冬奥会进程的见证者之一。笔者以中国的变迁为切入点,用画册图片播放呈现,学生们了解到时代的变迁,离不开国家的每一位建设者,是时代的英雄们造就了国家的强大。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国历史的述说者,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过去,展望着未来,学生们由此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图2

“冰墩墩的冬奥会”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怀的表达。致敬传统工艺品,创新创作形式,是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新的大胆探索。在美术视野下,笔者通过多情境、多层次、多个角度的全方位呈现,让学生们认识了冰墩墩、塑造了冰墩墩、读懂了冰墩墩,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超轻黏土立体造型的创作能力,更使学生们从冰墩墩的识读、表现、创作中感受到了那份奥运精神、家国情怀,鲜明地体现了艺术核心素养。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学生们获取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成长体验,使学生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伟大的祖国,从而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

猜你喜欢

黏土笔者学生
老师,别走……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赶不走的学生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