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性透视法的“重新发现”和绘画技术的改变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实践的影响

2022-07-20田恒垚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阿尔伯达芬奇线性

田恒垚

(爱丁堡大学)

一、简介

透视法、平面、立面、剖面图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手法仍然适用于当代建筑。这一时期的文献和幸存下来的建筑图纸都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普及和适用性。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师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脑绘图。现存的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分析阿尔伯蒂的透视法的文章有很多,但是缺乏一些分析线性透视如何与建筑实践相结合的文章。本文的目的是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方式以及线性透视理论的发展,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和改变当时的建筑实践。通过分析,可以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展现手绘图纸的重要性。首先,本文将描述线性视角被“重新发现”的过程。其次,本文将讨论阿尔伯蒂理论的传播和透视理论的发展,探讨它是如何给建筑师提供理论支持的证据。最后,本文将分析保存下来的建筑图纸,展示透视法的运用以及绘画技术的改变。正如本文所证明的那样,线性透视的重新发现和绘画技术的升级使观众和建筑师受益。观众包括建造这座建筑的工匠,以及对该项目进行评估的赞助商。建筑师也可以利用建筑图纸进行设计。线性透视的使用,以及绘图技术的更新,改进和增强了设计方法。

二、布鲁内莱斯基的实验

线性透视法并不是突然被重新发现的。中世纪高峰期以及末期出现的哥特式建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线性透视的促成者。值得注意的是“重新发现”这个词。为什么线性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被重新发现? Christoph Luitpold Frommel指出,建筑绘画的方法从古代到文艺复兴并没有持续发展,透视的使用在中世纪被遗忘,在哥特式建筑中被重新发展。在古罗马和希腊的艺术中可以看到简单的线性透视。线性透视在建筑中的再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北部的盛期哥特式和从乔托开始的托斯卡纳文艺复兴前和文艺复兴早期的影响。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线性透视背后的两个主要驱动力。由于哥特式建筑的复杂性,简单的平面图不足以让建筑师准确表达他对建筑的愿景。以兰斯大教堂的唱诗班为例,由于缺乏透视学理论,建筑师在制定建筑计划时想象力有限。在线性透视被“重新发现”之前,建筑师只能画出简单的建筑图纸。由于哥特式建筑是非常精细复杂的建筑,因此迫切需要透视法的理论支持。

线性透视法的“重新发现”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理论支持。线性透视的实验和理论的传播为建筑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筑师的建筑图纸在遵循这一规律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严谨。在现存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建筑草图中,已经可以看到线性透视的使用。大师们将数学与绘画相结合。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性透视理论的发展,这种绘画方法的普遍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布鲁内莱斯基在大教堂广场前的实验证明了他关于透视理论的观点。阿尔伯蒂1435年的绘画论文《De pittura》规定了如何绘制线性透视结构,将布鲁内莱斯基的理论写在纸上。因此,线性透视的“重新发现”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1425年,布鲁内莱斯基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前画了一幅小画,在木板中间钻了一个小洞。紧接着,他让观者站在他之前作画的教堂前的广场上,让他们把木板背面的小孔靠在一只眼睛上,通过小孔看外面。然后,他在观者的另一侧调整了镜子,让观者通过小孔看镜子上的反射。面板和镜子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半个braccio(意大利长度单位)。然后布鲁内莱斯基向观者解释如何观察距离的变化和画面的比例大小。

虽然布鲁内莱斯基的这幅用于实验的画作已经失传,但它是艺术史上第一幅使用线性透视法创作的画作。Samuel Y.Edgerton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强调,“绘画透视”与古代“光学”毫无关系。布鲁内莱斯基的镜子实验是对“光学”的验证。然而,Wolfgang Lotz认为,布鲁内莱斯基的实验并不服务于建筑项目的计划,只能作为间接证据。尽管布鲁内莱斯基的实验并不是为建筑服务的,但他启发了艺术家对透视几何的思考。Frommel承认布鲁内莱斯基的必要性,他认为布鲁内莱斯基为佛罗伦萨洗礼堂的绘画提供了适当的透视,从而开创了建筑绘画的新阶段。尽管布鲁内莱斯基实验的目的与建筑实践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他的实验中得出的透视几何原理为他同时代的人和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些思想上的启迪作用。他让科学、建筑和绘画相互交融。艺术家可以利用这种理论方法来创造严谨的建筑构图。当然,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理论离不开阿尔伯蒂绘画论文的广泛传播。

三、阿尔伯蒂的理论

线性透视的第一次书面记录让透视学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广泛的传播。同时代和后来的理论学家在这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关于透视的理论。透视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为建筑实践提供了更清晰,更规范性的理论指导。公元1435年,阿尔伯蒂撰写了他的绘画论文。虽然关于透视理论只占论文的很少一部分,但他是第一个将线性透视的理论记录在书面上的学者。这是阿尔伯蒂为线性透视的重新发现所做的贡献。在文章中,他描述了透视的概念,给出了视觉金字塔以及消失点等名词的定义。

Frommel认为,阿尔伯蒂是唯一完全理解布鲁内莱斯基观点的人。Edgerton解释说,布鲁内莱斯基的实验不是为艺术服务的,而是作为一种技术证明,而阿尔伯蒂的论文是为画家服务的。他的目的是给他的画家读者提供几何学和光学的知识,以便更好的绘画。在阿尔伯蒂看来,画家们缺乏对透视的理解,因为当时的绘画教育并没有提供数学理论的支持。他的书帮助画家们了解了比例和透视之间的关系。他写下了透视知识,以告诫艺术家们在绘画中要遵循光学规则。我们需要承认阿尔伯蒂的《De pittura》是为画家而非建筑师写的。阿尔伯蒂的文本没有提到与建筑师、建筑实践有关的透视理论,但反复强调了这一理论对画家的重要性。他认为光学理论是绘画的基础,只有通过对透视视角的了解,才能画出物体的轮廓和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与建筑师的建筑绘画是不同的,不能将两者等同而谈。阿尔伯蒂在他的另一本书《De re aedificatioria》中区分了画家与建筑师的区别。即建筑师的画避免使用阴影,并严格遵守真实的角度表现正面和侧面的形状和尺寸,画家则运用阴影和角度的缩短去描绘建筑的外观。尽管阿尔伯蒂的透视学理论并不是为建筑师直接提供理论支撑,但他的理论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当时的建筑师们。

四、透视理论的发展

随着透视理论的广泛应用,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开始关注透视法。他们发展了阿尔伯蒂发表的理论。达芬奇对线性透视也有研究。他的研究。达芬奇写过一本关于透视的书,叫做《Discorso》。不幸的是,这本书已经遗失了,但它确实存在,因为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此外,达芬奇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齐编纂了达芬奇的手稿,并将其命名为《Trattato della pittur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乌尔比诺手稿1270年抄本。这些都是达芬奇研究透视的证据。Kirsti Andersen认为如果达芬奇的理论被广泛传播,它对透视的贡献将大于对其进行数学解释。达芬奇挑战了阿尔伯蒂的理论。他认为阿尔伯蒂的透视理论没有考虑到双目视觉。这是因为阿尔伯蒂的理论围绕着一个单一的视觉点。在此基础上,达芬奇认为,透视需要根据眼睛的功能来分析。达芬奇还介绍了其他的透视图概念,包括线性透视图、颜色透视图、消失透视图、自然透视图和合成透视图。

达芬奇的研究是对阿尔伯蒂理论的深化。他提出了这些阿尔伯蒂没有考虑到的视角形式,一个更详细的分类。例如,达芬奇区分了线性透视,色彩透视和消失透视。线性透视是关于物体从眼睛中消失的原因。色彩透视强调的事实是,物体的颜色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化。消失透视是关于如何描述一个物体在远处的轮廓。由此可见,达芬奇提出了他对透视的观点。无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他的观点都是对阿尔伯蒂理论的深入探索。

在达芬奇1481年创作的Perspectival Study for 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图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筑内部的构成中,艺术家严格遵守透视规则。平行线离消失点越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越小。两条垂直线也在远处的消失点相交。建筑内部的楼梯特别强调了透视的规则。达芬奇还使用了油墨装饰来为建筑内部的背光表面上色。例如,在楼梯的向内一侧和在左柱的背光上。这种技术使建筑看起来更立体,可以从二维图像中区分出来。总的来说,这幅画复杂而精确的辅助线条让我们看到达芬奇对这幅画的严谨思考。这也证明了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是非常流行的。艺术家们不仅将透视几何的规则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透视理论。结合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线性透视在艺术家表现建筑结构中的作用。这个功能不同于平面和剖面。这种严格的规则使得绘图更加科学,并允许建筑师在纸上呈现他想象的建筑,给观众一个更直观的体验。

五、线性透视的运用

线性透视带来了三维的思维方式,在二维的图纸上呈现出三维的建筑,可以带给观者更直观的体验。透视理论可以指导艺术家绘制建筑图纸,帮助观看者理解设计师心中的建筑。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线性透视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工程图纸和建筑模型。Lotz提出,透视只是建筑师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为了展示二维和三维的比例和尺度。在他看来,透视可以成为建筑师的一个侧面支撑,布鲁内莱斯基在规划圣灵教堂时,先提交了一个基础的平面图,然后向雇主口头解释了设计最终将如何以三维的方式呈现。在得到雇主的确认后,布鲁内莱斯基提交了一个木制模型。 这个流程表明对于当时的建筑师来说,建筑图纸和模型是不能互换的。只有模型、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才能提供对建筑具体的描述,而透视图只是帮助赞助人和工匠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建筑师的想象力。此外,建筑透视图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想法的展示,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在建筑制图中使用透视法,可以使建筑物在纸上真实地呈现出来。在保持观察点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大小的物体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反之同理。透视法使建筑图纸看起来更科学严谨。

在Edgerton的另一本书《乔托几何学的遗产:科学革命前夕的艺术与科学》中,Edgerton认为透视画法为建筑师提供了一种更容易沟通他们想法的方式。不仅仅是因为透视的理论,也包括随着透视法而来的一系列绘画词汇。如图所示(图1),左右两边的两个建筑内部都由剖面图和透视图来表示。图纸上端的透视图给观看者明确的视觉上的展示。可以看见天花板与左右墙壁的连接线处在向内延伸。当我们延长这两条线后,它们会相交。这正是运用透视学在建筑上的例子。如果我们仅仅只有剖面图,如图中的下半部分,是想象不出整个建筑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建筑师的想象力的普通人来说。剖面图能让我们了解墙壁的厚度等在建造中涉及的数据,透视图能让我们直观建筑外观最后的呈现。只有结合着看,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这证明了透视图在建筑实践中的作用。线性透视理论的发展让建筑视图能够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展现出建筑师的野心。

六、绘画技术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绘画技术的改变不仅仅表现在绘图理论上,也表现在图纸的更新上。这些设计图纸的变化反映了建筑历史的转变,而这些设计方法的保留则反映了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这种绘画技术的变化可以在新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图纸中得到充分体现。布拉曼特、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巴尔达萨雷·佩鲁齐、 拉斐尔等人总结和发展了这一时期之前的绘画经验,并揭示了画家本人的特点。这些保存下来的图纸展现了绘画技术的融合与发展。然而,关于绘画的理论与建筑实践是有分歧的。阿尔伯蒂的透视属于画家的言论值得质疑。因为根据现存的图纸资料,可以推断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并没有避免使用透视画。一些建筑图纸同时显示了剖面图、平面图和透视图。这与阿尔伯蒂的观点是矛盾的。Ann C. Huppert认为,尽管拉斐尔和阿尔伯蒂在书面上都支持在建筑图纸中使用正交性,但透视的实用性和呈现空间的功能导致建筑师在实践中无法放弃它。透视是可视化设计的重要方式。

从拉斐尔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和其最终版本中加入的对透视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拉斐尔思想的转变。在前一个版本中,拉斐尔具体描述了如何测量和绘制平面图、外部立面图和内部立面图。同时,像阿尔伯蒂一样,他强调透视属于画家而不是建筑师,透视会导致线条变窄而无法获得正确的测量。但是这封信的另一份出版的手稿中,拉斐尔加上了一段陈述性描述,解释了透视法的潜在用途。在我看来,这与拉斐尔在前一个版本中强调的透视属于画家的观点是矛盾的。拉斐尔一方面认为透视不属于建筑师,另一方面又解释了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虽然阿尔伯蒂和拉斐尔都强调了透视法对于画家的专属性,但是在建筑实践中透视仍然运用在设计项目的工程里。

绘画理论与建筑实践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们不断的更新前人的绘画理论,提炼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比如佩鲁齐,他的一幅建筑图纸就体现了绘画技术的更新。这是一幅收藏于乌菲齐的手绘图,展示了圣彼得的设计。佩鲁齐将平面图、剖面图与三位透视图结合在同一幅图纸中。立体图的最下面一层是俯视视角的平面图。紧接着,佩鲁齐画出了正交截面,这也是用三维的方式表示的。随后是具有直观性的透视图来展示建筑最终的呈现。毫无疑问,佩鲁齐的画是建筑设计方法一个创新的体现。这幅画展示了建筑师在绘画技术上的改变与创新。

除了绘画方式的改变之外,建筑师们选择的绘画媒介也在改变。随着廉价纸的普及,促使建筑师使用绘画技巧来记录灵感和想法,这也改变了他们的建筑设计实践。在此之前,建筑师通常选择纸莎草和羊皮纸作为他们的材料。虽然这种材料有助于图纸保存,但它非常昂贵,只用在建筑项目的最终设计阶段。廉价纸张的出现,使建筑师和艺术家能够在纸上记录他们的思考过程,或用于日常学习和训练。总的来说,建筑设计方法和绘画材料的更新丰富了建筑师的实践。这些变化帮助设计师把他们的想法写在纸上,从而推动了建筑的发展。

总之,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对线性透视的“重新发现”及其不断完善,鼓励了建筑师和艺术家构建科学上符合自然原则的建筑图纸。在他们的建筑设计中,他们运用了透视法。随着低成本纸张的出现,建筑师有了更多的机会来画画,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创作出更多的建筑图对于施工队或赞助商来说。幸存下来的少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图纸,以及一些建筑理论文本尚未被发现的事实,使得很难预测理论是否是根据建筑师的实践写成的,或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否严格遵循它。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附录:

图1 , Domenico Antonio de Chiarellis, Codex Mellon, Folios 65 verso-66 recto,(c.1513), Pen and brown ink and brown wash, 208 x 145mm, New York,The Morgan Library and Mseum, accessed March 20, 2022,

猜你喜欢

阿尔伯达芬奇线性
关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证明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爪形手”致达芬奇未画完《蒙娜丽莎》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良 心
线性耳饰
达芬奇想飞
良心
良 心
常数变易法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