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7-18黄苑晓周怡李立新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7期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方式危险因素

黄苑晓  周怡  李立新

[摘要] 目的 探究新生兒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医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1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再选取同时期入院的健康新生儿240名作为健康组。对影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中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的患儿占比均高于健康组,且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患儿孕龄短于健康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1.575、4.100、2.441、4.028、2.422,均P<0.05)。结论  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有效防治,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最佳的母婴分娩结局。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方式;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7-0058-03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HUANG Yuanxiao   ZHOU Yi   LI Lixi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Guangzhou Ba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Guangzhou 510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newborns with RDS treated in Guangzhou Ba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A total of 110 affected newborns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as the RDS group, and 240 healthy newborns hospitalized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healthy group. The sing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RDS in newborn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were included in the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to screen th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RD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newborn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and with gravidity≥3 times, parity of 2 and 3 times in the RD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group, and the gestational age of newborns in the RDS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healthy group.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esarean section, gravidity≥3 times, parity of 2 and 3 times and short gestational age ar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RDS (OR=1.575, 4.100, 2.441, 4.028, 2.422, all P<0.05). Conclusion Cesarean section, gravidity≥3 times, parity of 2 and 3 times and short gestational age are risk factors for neonatal RD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creen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risk factors in clinical practice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neonatal RDS and obtain the best maternal and infant birth outcomes.

[Key words] Newborn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ode of delivery; Risk factors

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其缺乏会造成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纤维蛋白等物质外漏,且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肺动脉处于高压状态,引发一系列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以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氧气交换出现障碍,如不进行及时治疗,最终会发展为呼吸衰竭,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以呼吸支持联合药物给予患儿支持治疗[1,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方式之一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为避免新生儿使用纯氧治疗可能的不良后果而专门研制的呼吸系统,是医院儿科的必备医疗设备,可作为机械通气的替代治疗,但其仅能延缓病情进展,无法根治性治疗[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且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部分预后不良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最终死亡[4]。因此,对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筛查对早期预防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医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1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再选取同时期入院的健康新生儿240名作为健康组。本研究已通过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实施。诊断标准:以《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作为参照[5]。纳入标准[6]:①满足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有呆钝,面色灰白或青紫,四肢松弛、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及吸气性三凹征等体征者;③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且经羊水检查确诊者;④单胎者。排除标准[7]:①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②患有先天性呼吸疾病者;③由胎粪吸入综合征、湿肺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者;④对常规通气耐受性较低者等。

1.2 方法与观察指标

①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因素分析。包括孕次、孕龄、胎次、母亲职业、入院前耽搁时间、分娩方式、本院/外院出生情况等。②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中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的患儿占比均高于健康组,且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患儿孕龄短于健康组(P<0.05)。见表1。

2.2 变量赋值

从单因素表中可得,共包括分娩方式、孕次、孕龄、胎次4个变量,且分娩方式、孕次均为二分类变量,其赋值可表示为0/1;孕龄为计量资料,不需赋值;胎次为多分类变量,赋值可表示为0/1/2。见表2。

2.3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1.575、 4.100、2.441、4.028、2.422,P<0.05)。见表3。

3 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的临床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呻吟、鼻翼煽动、体温紊乱,并伴有面部青紫、气胸、氧中毒、动脉导管开放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儿可出现昏迷、喂养困难等情况,严重增加新生儿死亡的风险[8,9]。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为短期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纠正酸中毒、氧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方式,部分患儿经过有效、及时治疗后可治愈,但对部分抵抗力较差的患儿治疗后预后不良,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10,11]。由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多样,确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单因素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中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的患儿占比均高于健康组,且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患儿孕龄短于健康组,与王玮等[12]研究相符。分析可能原因:阴道分娩过程中,阴道对胎儿的挤压可降低呼吸窘迫、湿肺等的发生率,同时正常的宫缩可促使胎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经剖宫产的新生儿缺少宫缩刺激,胎儿的交感系统活性较低,不仅心率会更快,儿茶酚胺类、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且混合性呼吸暂停情况的发生率要更高,因此在安静睡眠中有更长时间处于持续中枢性呼吸暂停状态,与经阴道分娩婴儿相比,剖宫产婴儿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和概率更高;孕次次数越多,产妇子宫肌肉和盆底肌肉的弹性会变差,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的概率高,因此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概率;肺表面活性物质在孕龄至34周后合成逐渐增多,而孕龄短的早产儿体内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量少于正常婴儿,肺功能更弱,进而增加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因此临床可通过合理使用氨溴索,增强肺表面活性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随着胎次次数的增多,会诱发产伤性疾病的出现,导致围生期窒息和羊水吸入的发生,直接引起婴儿肺损伤,进而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13,14]。本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与曹芳芹等[15]的“23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剖宫产、孕次≥3次、胎次为2次和3次、孕龄短均为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需要通过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有效防治,避免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最佳的母婴分娩结局。但本研究具有样本量较少、中心单一的不足,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临床可采取多中心、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提高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林蔷,杨秀芳,郑铠军,等.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0):1635-1638.

[2]   林梅,朱晓波,薛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不同通气方式对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5):103-106.

[3]   宋文奇,余金蓉,陈莉.猪肺磷脂注射液与氨溴索分别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9,25(10):30-33.

[4]   古裕鸟,霍开明,庄秀娟,等.血清miR-200c-3p表达水平对判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20,38(4):250-254.

[5]   David GS,Virgilio C,Gorm G,et al.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共识指南:2016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7, 55(3):169-176.

[6]   张天英,陈群娣,阳梅.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9):16-18.

[7]   李荟.不同胎龄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01-305.

猜你喜欢

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方式危险因素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INSURE技术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不同正压通气方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治疗中的效果
巨大胎儿发生的原因及分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