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7-18陈思棋寇慧毕泰勇何姣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17期
关键词:情绪智力护生共情

陈思棋  寇慧  毕泰勇  何姣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生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9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在遵义医科大学利用课间时间在教室中发放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情绪智力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共计410名护生完成问卷测量。 结果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喜欢程度护生的支持性沟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情绪智力、共情和支持性沟通量表的得分均呈显著的两两正相关(P<0.01)。 情绪智力对支持性沟通的直接效应显著(β=0.59,P<0.001),共情能力在情绪智力与支持性沟通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显著(β=0.16,P=0.007),中介效应占总应效果量的21.33%。  结论 护生的年级、对专业的喜欢程度、情绪智力及共情均会影响其支持性沟通;并且,其情绪智力水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支持性沟通水平,也可以通过共情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其支持性沟通能力。因此,通过提升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和共情能力及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均可以提高其支持性沟通能力。

[关键词] 护生;情绪智力;共情;支持性沟通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編号] 1673-9701(2022)17-0195-05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CHEN Siqi   KOU Hui   BI Taiyong   HE Jiao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In December 2019,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EIS), and the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cale (SC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students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based on convenient sampling during recess time, and a total of 410 nursing studen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and with different preference degrees with their major. The EIS scores, Empathy Scale scores and SCS scores showed a significant two-by-two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1).The direct effec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n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was significant (β=0.59,P<0.001),as wa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pathy ability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β=0.16,P=0.007),with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ing for 21.33% of the total effect size. Conclusion The grad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ir preference degrees with their maj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and empathy ability may influence their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Moreover, the level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ot only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level of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ffects the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the partially mediating effect of empathy ability.Therefore, the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pathy ability of them as well as fostering their preference degrees with their major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mpathy; Supportive communication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趋激化。缓解医患关系紧张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有效的沟通交流。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而在医务工作者中,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有更多、更频繁的接触,在建立和调节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2]。支持性沟通是一种以共情、理解和接纳的方式进行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他人心理状态[3]。情绪智力是一种感知情绪、吸收与情绪相关的感受、理解和管理这些情绪信息的能力[4]。提升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其沟通能力,以便未来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共情(empathy)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设身处地的理解、共享他人想法和情绪感受的能力和意愿[5]。共情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与理解的关键因素。护生的支持性沟通能力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情绪智力会影响共情和支持性沟通,而共情也会影响支持性沟通。因此,本研究以护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影响护生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一个中介模型,该模型中,情绪智力作为预测变量、共情作为中介变量、支持性沟通作为结果变量,路径为“情绪智力→共情→支持性沟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2月采用方便取样在遵义医科大学利用课间时间在教室中发放问卷,共计护生410名。

1.2 测量工具

支持性沟通量表由Whetten等[6]编制,用于测量个体的支持性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支持性沟通、辅导与咨询及有效负面反馈三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所有条目采用Likert-5点量表计分(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且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总分越高则表明个体得支持性沟通能力越强。本研究中Cronbach′s α=0.85。

情绪智力量表由Schutle等[7]编制,用于测量个体的情绪智力。该量表包含情绪知觉、管理情绪、情绪理解、情绪利用四个分量表,共有33个题目。所有条目采用五点计分的方式(1=很不符合,3=不清楚,5=很符合),其中第5、28、33题采用反向记分,最后总分越高则说明个体的情绪智力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s α=0.88。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该量表由Davis[8]编制,测量个体的共情能力,在我国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共情研究中应用广泛。该量表有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和个人痛苦4个维度,共22个条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rt-5点量表计分(0=不恰当,4=很恰当),其中第2、5、10、11、14题反向记分,最后总分越高则说明个体共情水平越高。本研究中Cronbach′s α=0.7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护生的支持性沟通水平在年级和专业喜欢程度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及正态分布检验,最后采用AMOS建立共情在情绪智力和支持性沟通之间的中介模型并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的支持性沟通水平在年级和专业喜欢程度上的差异检验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护生的支持性沟通能力存在年级的差异(F=6.771,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辅导与咨询维度上大三学生在支持性沟通量表上的得分大于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学生;同时,学生对于专业的喜欢程度也会影响其支持性沟通能力(F=5.662,P<0.001),对喜欢护理专业的同学的支持性沟通能力显著高于不喜欢者和对专业喜欢程度一般者。见表1。

2.2 护生的情绪智力、共情能力对其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影响

对情绪智力、共情能力和支持性沟通的总分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三个量表总分的两两正相关均显著。见表2。

2.3 验证共情能力在情绪智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2.3.1 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Harman’s one-factor test对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支持性沟通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未经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KMO值=0.927,球形检验的χ2=11 762.919,P<0.001,证明本研究可以做因素分析。此外,可析出特征根>1的有20个因子,第一个公共因子的解释率有17.100%(<40%),表明本研究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

2.3.2 偏态和峰度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偏态系数的绝对值与峰度系数的绝对值二者均<1.96,这说明本研究中的数据符合多元正态分布。此外,共线性检验表明,Tolerance>0.1且VIF<10,这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2.3.3 中介模型驗证  以情绪智力→共情→支持性沟通路径为基础进行路径分析,全模型拟合指标χ2=179.60,df=39,χ2/df=4.605,RMSEA=0.094,NFI=0.900,IFI=.920,TLI=0.886,CFI=0.919,GFI=0.927。这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见图1。

2.4 中介效应检验

如图1所示,护生情绪智力预测支持性沟通的直接效应显著(β=0.591,P<0.001)。经5000次Bootstrap检验发现,结果表明,在护生情绪智力与支持性沟通的关系中,共情能力的中介效应其置信区间为0.078~0.377(该区间不包括0),这证明共情能力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为部分中介效应。此外,从情绪智力到支持性沟通的总效应量为0.752,其中中介效应的效应量为0.161,占总效应量的21.410%。见表3。

3 讨论

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利于医务人员获得患者的配合与信任,有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医疗效果。护理从业人员既是执行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医患沟通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其沟通能力可能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息息相关,而护生作为护理行业储备人才,关注和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很有必要,有利于在今后的医护工作中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提高其护理质量。研究表明,在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取决于护生与患者无缝沟通护理管理模式的个性化管理,同时这种护理管理模式也能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明显改善[9]。因此,为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支持性沟通能力,掌握相应的技巧。

为考察影响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本研究综合探讨护生的情绪智力和共情水平对其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影响及其发生路径。Mayer等[10,11]的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主要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知觉、理解、利用和调控能力。护生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助于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应对与情绪相关的护患问题。在国外护理领域,情绪智力是一个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高情绪智力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及日益增长的职业倦怠[12]。研究显示,情绪智力与个体的沟通能力密切相关。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伊朗大学生的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他们的沟通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13,14]。有关于临床护士的研究发现,护士的情商对护士的沟通技巧有积极影响,对临床护士进行情绪智力团体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水平,并能改善其临床沟通能力[15~17]。另外,研究也表明情绪智力可以正向预测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提高护生的情绪智力可以改善其人际沟通能力[16]。Richard等[18]将共情划分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其中情绪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知觉和识别,认知共情则是个体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区分这种情绪是源于自己还是他人。良好的共情能力能够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处于统一频率,共情在相同的角度,感知彼此之间的情绪,理解患者的立场和感受,最终形成有效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主要有三个发现:第一,护生的情绪智力和共情都与支持性沟通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并且情绪智力和共情能力能够正向地预测其支持性沟通能力,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9,20]。护生拥有良好的情绪智力可以让她们更好地觉察到患者的情绪,从而及时调节自己与患者的沟通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与他们的积极沟通态度呈正相关,且对沟通技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1]。也就是说,护生的共情水平与其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若增加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生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22]。此外,有研究发现,共情能力的高低能充分展现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23]。共情能力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去换位思考即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使得她们在护患沟通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及家属情绪,并及时、恰当地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反应,然后通过支持性沟通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护理质量[24]。同时情绪智力与共情能力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即情绪智力越高,个体的共情能力越强。这可能是因为情绪智力水平高的护生能够更准确地知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及时进行调控和利用,理解患者的想法和感受,与患者进行共情,明白患者真正需要什么。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显著地预测其情绪智力,情绪智力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5]。对护生的研究发现,护生的情绪智力与共情呈正相关的关系,对新上岗护士实施共情培训干预能有效提高共情能力及情绪智力[26]。医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会通过共情来影响其支持性沟通能力,他们的积极共情可以对共情者的积极情感提升起到调节作用[27,28]。护生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护生的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或通过共情能力的中介作用来提升[29]。因此,学校对护生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情绪智力和共情两方面来培训,会更有效,也为其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护生的共情能力在情绪智力与支持性沟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换而言之,情绪智力除直接影响支持性沟通能力之外,还能通过影响共情间接影响支持性沟通能力,这与已有研究一致[30,31]。有研究表明培养共情能力可以对医学生积极沟通的态度有明显促进作用[21]。这也说明学校对护生情绪智力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直接改善护生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间接提升其沟通能力。第三,护生的支持性沟通能力与年级和专业兴趣有关。在辅导与咨询维度上大三学生的得分大于大一、大二和大四的学生;喜欢护理专业的同学的支持性沟通能力显著高于不喜欢者和对专业喜欢程度一般者。这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大一、大二)的同学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而高年级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都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运用于日常交往当中。大三同学平时沟通交往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老师和同学,有着固定的沟通模式,因此得分较高。大四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方式与日常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无法将平常所用的沟通模式全部照搬到临床护患沟通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沟通方式产生质疑,这也导致他们的支持性沟通能力比较低。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平时的学习会有更大的积极性,会努力钻研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生活当中也保持着积极的心态,随着人际关系网的扩大,沟通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这提示学校要注重对护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要多增加护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临床护理工作,从而使护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其临床护理质量。

本研究深刻揭示护生情绪智力、共情能以及支持性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对可能影响变量的各个因素收集更深层、详细的数据。比如,本研究发现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支持性沟通能力高于不喜欢或者一般喜欢的护生,但对专业的喜欢程度是一个较为籠统的概念,后续研究可考虑采用标准化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考察这一因素是否影响护生支持性沟通;再比如,本研究发现辅导与咨询维度上大三护生在支持性沟通量表上的得分大于大一、大二和大四护生,这种根据年级对护生进行分类的方式过于表面化,可能实际上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习/见习经验等,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考虑与年级有关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此外,只体现学校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可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2]。同时有研究发现,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护理本科生更懂得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理解患者的内在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共情能力,这提示学校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培养护生相应的能力[33]。本研究可以为学校制定适合的培养方案提供相关的参考,要提高护生的支持性沟通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共情能力及学生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其中共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其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从而提高其支持性沟通水平,有利于护生将来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护生的年级、对专业的喜欢程度、情绪智力、共情能力均会影响其支持性沟通能力;护生的情绪智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支持性沟通能力,也可以通过共情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其支持性沟通能力;提升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和共情能力以及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均可以提高其支持性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董耀斌,王朝霞,等.医患沟通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5):50-53.

[2]   Rakesh Nayak,Deepti Kadeangadi. Effect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An exploratory study[J].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Family Medicine,2019,5(2):108-113.

[3]   Macgeorge EL,Feng B,Burleson BR.Supportive communication[M].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2011:317-354.

[4]   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49.

[5]   Rogers CR.A way of being[J].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80(2):2-10.

[6]   Whetten DA,Cameron KS.管理技能开发[M].9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52-55.

[7]   Schutte NS,Malouff JM,Hall LE,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8,25(2):167-177.

[8]   Davis M.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J].JSAS Catalog Sel Doc Psychol,1980,40(7-B):3480.

[9]   林芳.基于个性化管理的护患无缝沟通对妇科门诊患者医疗价值的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27(6):90-92.

[10]  Mayer JD,Salovey P.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Intelligence,1993,17(4):433-442.

[11]  Mayer JD,Salovey P.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31.

[12]  Stichler JF.Emotional intelligence[J].Nursing for Women's Health,2006,10(5):422-425.

[13]  Hendon M,Powell L,Wimmer 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mmunication level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 (71):165-171.

[14]  Moradi-Dasht S,Noorbakhsh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male coaches[J].European Journal of Zoological Research,2014,3(1):97-101.

[15]  Raeissi P,Zandian H,Mirzarahimy T,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mong nurses[J].Nursing Management,2020,27(3):31-35.

[16]  王相茹,王梅芳,李香香,等.護理实习生情绪智力对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11):1926-1929.

[17]  郭婷,隋树杰,于方,等.情绪智力培训对临床护士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1):3943-3945.

[18]  Leigh R,Oishi K,Hsu J,et al. Acute lesions that impair affective empathy[J].Brain,2013,136(8):2539-2549.

[19]  刘丹,王高频,郝春艳.本科护生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124-125,126.

[20]  张翠颖.共情培训对肿瘤医院实习护生情绪智力及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3):185-186.

[21]  胡世钰,黄蕾,冯威,等.医学生对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 38(5):689-693.

[22]  庄沁红,江金梅.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74-176.

[23]  张献英,朱龙凤.同伴接纳、共情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6,18(12):112-114.

[24]  杨敏,肖丽.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对实习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19-21.

[25]  徐敏.大学生共情、情绪智力、人际效能感的测量及共情的干预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20.

[26]  彭司淼,李乐之,李亚敏.共情培训对新上岗护士共情及情绪智力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 22(9):844-847.

[27]  谢琴红,高建辉,何静,等.情绪智力对医学生支持性沟通的影响:人文关怀和共情的中介作用[J].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0,43(6):786-790

[28]  付丽莎,李杨,樊富珉.积极反馈对沟通双方积极情感的影响:积极共情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3):454-459.

[29]  翟春曉,谢晖.本科实习护生情绪智力、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2):91-93.

[30]  徐萍.不同学历的实习生情绪智力及共情能力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8):3-6.

[31]  翟春晓,谢晖,蒋楠楠.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83-386.

[32]  贾立茹,于晨,于少杰,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6):910-914.

[33]  景晨,佟术艳,陈妙虹,等.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11):38-42.

(收稿日期:2021-11-23)

猜你喜欢

情绪智力护生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情绪智力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