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中高职贯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2-07-13欧阳杰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训职业高职

文/欧阳杰(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一、现阶段中高职贯通培养中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年4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1]。这就要求在制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尤其是在顶层设计中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体现在教学设计、课程建设里,还要根据三二分段的不同特点来分步骤实施。

在此背景下,首当其冲的是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方案与计划。要直面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点,深挖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局限性与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创新创业课程上存在的相互脱节的情况,在专业课和实训课内容设置方面也存在重复烦琐的现象,进而造成了职业教育吸引力受限,难以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对于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其次,由于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后难以及时适应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节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2021 年11 月,《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安徽建设的意见》发布,再次明确指出一体化设计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衔接贯通[2]。

最后,技能安徽的建设目标,要求职业院校在中高职贯通培养过程中要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到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中,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和实践平台建设上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去。

二、 创新创业教育在中高职贯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顶层设计不足

中高职贯通培养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一个成体系化的顶层设计,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只是简单开设了相关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补充,有的甚至是以慕课形式代替,对创新创业教育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适合少数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2.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有短板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掌握创新创业理论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多数以辅导员兼职为主,专职比例小,而且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刚毕业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仅停留在勉强完成理论知识讲授阶段。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整体薄弱,造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很难达到预期要求。

3.创新创业实践落地难

目前,很多高职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在最终实践环节落地难。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多是理论的灌输和讲解,顶多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模拟实训环节,缺少实践锻炼。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能够为学生供应一些免费的实践场地,但是因为没有相关创新创业管理制度,使得这种粗放的实践环节变成了一种样子工程,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可能让校外无关人员钻空子无偿占用了学校资源,引发一系列烂尾工程。对于真正有创新创业想法和思路的学生没有起到真正的引导和孵化作用,反而产生了很多管理上的疏漏,导致实践教育环节走样变形。

三、 中高职贯通培养中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加强创新素质能力培养,分步骤落实创新、创意、创业、实训课程。在大一开设创新理论教育,大二开展创业理论和模拟实训教育,通过两年的培训教育跟踪孵化出有创业能力的团队,并加以重点扶持和引导[3]。其次,探索专创融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程和实习、见习等各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建立和挖掘基于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加强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建设,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充实通识基础课程。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创新创业理论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倡导与推行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充分运用中职与高职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办学优势,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从中职阶段即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基础知识,高职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技能)教学的课程[4]。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创新创业成果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理念相结合,有重点地打造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多元化,聘请各行各业的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家走进创新创业课堂,给予创业实践的指导,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尝试建立导师资源库。鼓励一批经验丰富、积极热心的教师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参赛项目提供指导;引导一批专兼职工作者为学生创业活动和实践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培养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强化对学生日常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3.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强化能力培养核心,在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础上,开展多种模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一是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专业工作室、实训中心、实验室、综合信息中心建设,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开放,为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建设一批见习、实习基地。因地制宜,根据创新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以专业为依托,建设专创融合实训场所,构建大学生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活动平台,逐步打造学业、专业和创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实施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工程。结合学科专业,以“互联网+”、“挑战杯”创业大赛、“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竞赛、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竞赛活动体系。实施“四创”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工程。基于“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创新创意教育、创造发明、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为载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引导,依托PU 口袋校园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文明修身系列活动,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开展“暑期三下乡”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改革开放、红色教育、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创业调研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和技能。

以“加强交流、开拓视野、营造氛围、提高水平”为目标,为大学生搭建互动式、长效性、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专创协会等组织,举办沙龙和讲座等各种活动,打造品牌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

三是开设特色班。本着“动态化管理、个性化培养、精英化教育”的教学思路,采用“小班精品化”的培养模式,探索开设50 人左右的“创造学特色班”,着力培养有创新意向的学生系统掌握发明创造基本知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创造技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理论研究

依托校内、外各种资源,紧跟学术前沿,结合人才培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文化建设、创业能力培养”三个方向上,汇聚研究力量,多出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系2021 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 “中高职贯通培养背景下行业角色定位及参与研究”(项目编号:SK2021A1077)的研究成果。 ]

猜你喜欢

实训职业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职业写作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