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坚持产业引领 推进乡村振兴
2022-07-13彭旵生潘三林桐城市委办公室桐城市大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文/彭旵生 潘三林 (.桐城市委办公室;.桐城市大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前提,科技创新是关键。通过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农业科技产业布局,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高精尖”产业集群,发挥涉农企业在成果、标准、规范、品牌、商业模式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为农业品牌“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一、 桐城市依托科技创新推进乡村产业呈现的新态势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产业引领,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农产品生产在安徽省居重要位次,形成优质粮油、畜禽为主导产业,水禽羽绒、茶叶、富锌农产品等为特色的产业新格局。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猪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1.建立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机制
构建“农业专家组+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员”分类科技指导服务制度。全市成立由8 名各专业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措施、意见,选派65 名科技特派员服务26 个脱贫村和39 个农业企业,遴选276 名农技推广人员成为技术指导员服务1380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加快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2022 年全市选任科技特派员90 人,273 名农业科技人员进驻到196 个村,对口服务1365 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小农户1.36 万家。以跻身安徽省全国数字乡村“4+1”建设试点为契机,启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成功加入“十四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规划,获批建设桐城试验站。推动本市种业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等6 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开发与成果转化。
2.农产品供给能力得到增强
千方百计稳产保供、稳价提质,较好满足了城乡居民优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51 万亩,重要农产品(油菜)保护区20 万亩。2020 年粮食种植面积86.6 万亩、总产43 万吨。主要产品供应充足。生猪出栏29.5 万头,家禽出栏680 万羽,肉蛋总产9.4 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5 万吨。茶园总面积达到6.6 万亩,春茶总产650 吨。
3.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
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9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 家、省级龙头企业20 家,市级龙头企业76 家。2019 年、2020 年入选安徽省农产品加工20 强县。全市累计通过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达54家,产品总数127 个,农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5 个。电子商务配套完善,2020 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超6 亿元,桐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实现了村村全覆盖。
4.乡村旅游逐步兴起
全市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 个、安徽省级传统村落5 个、历史文化名镇1 个,桐城文学小镇、双港软包装小镇成功入围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孔城镇入选第四批省千年古镇。相继举办嬉子湖红花草节、唐湾民俗文化节、孔城年货节、大关美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涌现了大关“汪家花园”等网红打卡点,有力推动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农事节庆活动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二、桐城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规模“小散弱”,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小而分散,家庭农场星罗棋布,却点未成团,没有形成联盟经济。原料供应型多,终端加工少,有好原料,但没有优质优价产品。品种“多杂乱”,多在追求专业和技术的试验性研究,对区域内农业挖掘缺乏精准考虑,存在品种繁多的问题,仅水稻品种全市就多达70多种,难以做到优中选优。品牌带动能力不强,打造能在国内市场叫响的“特色富锌”“青草香”“桐城小花”等品牌任重道远。
2.三产融合不深入
产业链条短,只注重农产品数量而忽视质量和市场需求,只注重农产品“原字号”而忽视产业链条延伸,“一产”存数量,二三产业融合没有质量。加工业发展滞后,缺少农产品加工园区,点状加工不成规模,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严重缺失,龙头企业引领、农产品转化能力十分薄弱。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偏低,后续管护不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缺乏基础支撑。农产品研发、技术支撑缺少平台,仓储、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明显不足。
3.要素保障不健全
土地制约因素较突出,因没有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用地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加工、仓储物流园区等二产、三产项目难以落地。支农惠农体系不完善,农业补贴不足、涉农贷款难度大、金融保险多品种对农业扶持不全不精准,也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村人才队伍缺失,居家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和吸引本地青年能人返乡创业政策滞后。
三、桐城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1.绘制远景蓝图,靶向定位,明确“发展什么”
根据桐城市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做法,编制切实可行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查清资源禀赋。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全市土壤、水等自然资源开展深度调查分析,全面摸清全市不同区域土地、环保、水等自然资源现状,出具桐城市土壤成分、环保现状、适宜优质品种等自然资源评价报告,为下一步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重要技术支持。预留发展空间。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创新引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预留出合理的、必需的产业加工园、家庭农场、文化旅游等发展空间,保障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编制《桐城市乡村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形成优质粮油、生态养殖、桐城小花茶叶和农文旅融合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桐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构建产业体系,久久为功,破解“怎么发展”
按照工业化理念、开发区模式、项目化推进的要求,形成“园区+基地+大户+农户+社会化服务”产业模式,实现加工在园、基地在村、增收在户。聚焦辐射带动,构建产业融合格局。按照示范先行、亮点引领、全面铺开的总体原则逐步推动。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产业提升、要素集聚、产业融合、规模经营等目标任务,按照“一心(综合服务中心)、两地(长三角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科研基地)、三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产品仓储园、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四区(优质粮油生产区、生态养殖集中区、桐城小花茶叶特色优势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总体布局,做好规划设计,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聚集特色产业,打造产业融合集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园区和镇村现有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人脉资源,找准乡村产业发展定位。
3.完善要素保障,凝聚合力,攻克“靠什么发展”
强化资金、品牌、科技、文化、人才等保障,让更多的资源要素集聚,让发展效应不断叠加,全面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建设示范基地,以智慧农业大棚为基础,按照“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模式,逐步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和消费者查询平台,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开展农技推广,完善“教授基地+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桐城市农产品创新研究院,针对富锌资源、大米、茶叶等开展新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生产技术推广等项目,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进并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和生产能手,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供人才支撑。强化品牌引领。通过参加论坛、博览会和展销会,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大力推介“桐城小花”“桐城水芹”“桐城桔梗”“桐城富锌”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响桐城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实行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机制和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创新金融工具。申报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依托桐城市乡村振兴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融资和建设管理的主体,积极在上交所、深交所申报发行“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成长期、稳定、可控的资金链。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