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第安神谷—玉米

2022-07-11徐龙

餐饮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玉米面玉米

徐龙

2017年夏,在烟台举行的世界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The 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s)的颁奖典礼上,经大赛主席爱德华·君度先生的引荐结识了秘鲁获奖者纪尧姆·冈萨雷斯(Guillermo Gonzales Arica)先生。他作为秘鲁前驻洪都拉斯大使,一直都致力于推动国际美食外交,并有多本饮食专著获奖。

次年,他利用来北京参加国际会议的空闲期,亲自为我演示了秘鲁国菜“青柠腌生鱼(seviche)”,为此还特意带来秘鲁的玉米粒作为配菜。这种黄白色的玉米粒比我们常见的个头大,形如马牙。只见他抓了一把放入烧热的平底锅里,不一会儿,“马牙”开始在锅中跳舞、膨化和崩裂。调皮的“马牙”蹦出锅外,也有的掉到地上来。他慌忙中关火加盖,接下来就是我帮助尴尬的他满地找“牙”。这种加热即可开花的秘鲁“马牙”玉米,酥脆浓香。

玉米就是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及秘鲁一带的古老农作物。它在距今1万年前至6000年前之间被古印第安人首次驯化,然后又经过了漫长的适应期,大约在4000年前至3000年前,才成为今天的玉米。

在印第安人看来,玉米不仅仅是食物,更是神物,受到珍视和崇拜。在他们的宗教文化中,玉米的内涵远远超越了普通食物,甚至上升为带来幸福和运气的玉米神。在古印第安神谱中,就有好几位玉米之神,在玛雅人的创世纪神话中,当初神造人时,先后用了泥土和木头,但是都失败了,最后用玉米团捏成人形并注入蛇血,才成功地造出了人类。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将土著人称为“玉米人”。

1492年11月5日,哥伦布在日记中写道:被派到古巴的探险家“发现了一种叫做麦玆(mahíz)的谷物。它可烤熟、煮熟甘美可口,焙干,可以磨成粉”。这是关于玉米的最早文字记载。西班牙人把玉米带回了安达卢西亚,并从那里传到整个欧洲。但基督徒认为这种陌生的谷物是异教徒的食物,原因是玉米磨成粉后却不能发酵做成松软可口的面包。

玉米的拉丁文属名“Zea”来自古希腊语动词“Zaō(生活)”,意为“生命之粮”。它西班牙语是“maíz”,法语为“ma?s”,都是源于印第安土著的玉米的发音“mahíz”。

英国人偶尔也会把玉米称为“maíze”,但更多的是“corn”。“corn”原意是对谷物的泛称,如在英格兰指小麦,在苏格兰是指燕麦,在德国则是指黑麦。

英国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看见当地玉米时,就把它称作“indian corn”。由于当时玉米是新英格兰地区种植的唯一粮食作物,所以后来人们逐渐地把修饰性形容词“indian”省略了,“corn”就这样成了玉米的美式名称。在美语口语中,“corn”也指“威士忌酒”,因为美国威士忌酒多用玉米酿成。

16世纪20年代,玉米传入中东的黎巴嫩和叙利亚,玉米的高产加快了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人口的增长。

玉米是在明朝时期通过多条线路传入我国的。既有海路,又有陆路。农学界认为玉米传入中国有三条途径:第一路,先从北欧传至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度或缅甸引种到我国西南地区;第二路,是从西班牙传至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引种到我国西北地区;第三路,先从欧洲传到菲律賓,尔后由葡萄牙人或在当地经商的中国人经海路,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年),把玉米引种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最早记录玉米的方志是明正德六年(1511年)安徽的《颖州志》,当时称其为“珍珠林”。这是记载的年份,而首次引进的年份应当更早。孙机先生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写道:“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玉米的传入距此只不过十年,快的惊人。”

玉米在传入之初,被人们视为珍稀的进贡之物,故称为“番麦”“御麦”。如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的《平凉府志》:“番麦,一曰西天麦……”万历元年浙江学人田艺衡在其《留青日札》中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由于其晶莹的种粒类似珠玑的高粱,所以又被称为“玉高粱”。高粱原称“蜀黍”或“蜀秫”,玉米又得到“玉蜀黍”及“玉蜀秫”的别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其叶苗俱似蜀黍而肥短”的描述。徐光启《农政全书》则称:“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

在玉米传入之前,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北方主要种植的是谷子。由于玉米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味道好等特点,广受各个地区百姓的喜爱。玉米更适合山区种植,为山区垦殖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加之贫民开荒,条件艰苦,不可能精耕细作,又因其能够增加粮食总产量,解决缺粮问题只有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物种。因此,玉米首先在中国南方山区的垦荒过程中得到发展,并逐渐向全国推广发展起来。

到了明末,已经有十几个省份种植。玉米每到一个新地区,各地都各自命名,当地的方志,如河南《巩县志》、安徽北部的《州志》及云南《大理府志》和《云南通志》均有不同的记载。西南称“包谷”;粤语为“粟米”;潮州话是“薏米仁”;闽南叫“番麦”;浙江称“珍珠粟”;东北则呼“苞米”或“棒子”。此外,还有“老玉米”“玉茭”“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等别名。

明帝国覆灭以后,满清入主中原,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为了应对巨大的人口压力与粮食需求,清朝开始广泛推广玉米的种植。种植区由此有所扩大,一些过去未见有种植记载的省份,也先后出现了种植记载。

随着玉米的推广,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作用。作为高产作物,玉米本身的亩产量已经较高,平均亩产可达180市斤,折合粟2石,相当于春粟中产量较高者。玉米在得到农民的认可后,便在大田上作为与小麦、春谷或高粱等轮作倒茬的一种重要作物,其单位耕地产量将比不种玉米或复种低产杂粮提高的更多。

玉米的收获期又是在中国传统上被认为是“青黄不接”的夏秋之交,可以“乘青半熟,先采而食”,应急作用十分明显,故而玉米在清代经常被看作是最易备荒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加以利用。清代乾隆年间及以后,随着种植的推广,玉米逐渐成为一些地区百姓的主食之一。甚至发展成为中国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由于玉米是外来之物,早期还没有普及时金灿灿的玉米常作为贡品,是为皇家享用的小众食材。后来逐渐进入富贵官府家被制成珍贵的宴客食品,作为点心、小吃食用。明代《金瓶梅词话》31回和35回里面就两次提到了用玉米面做成的“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和“玉米面鹅油蒸饼”的美食。到了乾隆至道光年间,玉米广泛种植后才成为百姓的食物。

玉米的味道虽香甜,但口感粗粝。作为粗粮,与其他粮食品种相比,玉米却有耐饥的特点,这自然成为贫苦地区及山地农民的食物,因此有“大米不耐饥,苞米能果腹”的谚语。包世臣在《齐民四术》中曾评价玉米“为饭,亚于麦,……可炒食,磨粉为饼,味黏涩。”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陕西《洋县志》亦记载:“……包谷米作馍、作干饭与稻米同。初熟时曰包谷棒,穷民连包煮食,或摘子炒食。山民言包谷米耐饥,胜于甜饭也(即米饭)。”

在北方,玉米磨成面之后可以做成窝窝头。圆锥形的窝头,底部中空,俗称黄金塔,入蒸笼里蒸熟后就着咸菜、腐乳、臭豆腐吃,是穷苦百姓的日常主食。据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化妆民妇仓皇出逃,途中饥不择食讨要几个大窝头,觉得特别香甜。后来回京,还念念不忘,御膳房用玉米面加栗子面等制作出小巧精致、口感细腻的小窝头,日后成为清宫御膳房的名点。

贴饼子则是用玉米面团攥成椭圆形,围贴在烧热的大铁锅边沿,利用柴锅中炖菜的热度把贴饼子烤成一面有焦壳,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在东北还有一款特殊的“玉米酸汤馇条”,这道满族美食也称“酸汤子”或“馇子”,是将玉米水泡一周磨成水面再发酵至酸,把用马口铁制成的馇子圈放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再将稀稀的玉米水面握在双手中用力挤压到沸水锅里,挤一下,蹿出一条,这个需要高超技巧和工艺的家常玉米面食也是夏季解暑佳品。

玉米面或玉米碴粥過去是平民的标志性主食之一。如今早已甩掉了愁苦的标签,成为家庭或早餐铺里为人们开启一天新生活的健康可口美食。著名山东煎饼的主料之一也是玉米面。

各地区食用玉米的方法多样:整穗的新鲜玉米可蒸、煮或烤熟就是简单的原味美食;切成段也可以与肉类同烧炖成排骨玉米,滋味醇厚;早收的青玉米可以当作蔬菜,可拌、炒或炸,如黄金玉米烙、椒盐玉米、三丁玉米等香气清淡。

新鲜的玉米不易储藏,把玉米晒干后打成颗粒,就能长时间地存放。玉米磨成粉又能制成蒸玉米发糕、奶油玉米饼、熬玉米糊、煮玉米面条……

专门培育的厚皮玉米粒可爆玉米花香脆可口,成熟的玉米还被用来制作烧酒、啤酒和威士忌。同时,其在饲料、药用、燃料、肥料等方面的价值也多被认识和利用。

外来的玉米泛着诱人的光泽与清香,不仅养育了国人几百年,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民间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排列整齐饱满的玉米籽粒,寓意着多子多福、子孙满堂;柔软细长繁多的玉米须穗,与“岁”谐音,预示着岁岁平安;粮仓里堆满金黄色的玉米更是财富的象征及人们对丰收的期盼。

玉米拥有五颜六色的诸多品种,按颜色分黄玉米、白玉米、紫玉米和混合玉米;按品质分甜玉米、糯玉米、玉米笋爆、裂玉米及高油玉米。

如今玉米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作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玉米也是可转换成新能源的绿色材料。

猜你喜欢

玉米面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休闲小食玉米脆片
玉米面糊饼
玉米糊糊
颜值超高的玉米面美食
不同添加剂对玉米面饺子皮老化控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