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雷默反思的反思

2022-07-07尹晟琳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哲学学科

尹晟琳

自20 世纪以来,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刻。虽然他已辞世近10 年,但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仍旧深刻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这可以从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对于其教育思想内容的批判性思考中了解基本情况,在此就不做赘述。在过去的研究中,雷默的音乐教育思想被总体概括为“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但实际上,雷默本人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并非是停滞的、凝固的状态: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纯粹的自律论审美音乐教育,到21 世纪初逐渐走向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可见,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动态变化也正体现了他不断反思的过程。

在本文中,笔者想要探讨的并非雷默教育思想的“正确性”抑或“局限性”,而是希望从雷默音乐教育思想构建与反思的整个过程出发,反思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并从其中找到能够帮助当代音乐教育者坚定专业立场与定位的独特价值。

一、从雷默教育思想构建的起点反思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的音乐教育常关注其外在的实用性,雷默因此于1959 年在美国《音乐教育者》杂志发表了《音乐之不可为》一文,文中写道:“音乐教育依靠附属价值得以生存的想法极为不可取。”①他认为这种状况亟待改变。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雷默学术生涯的早期,他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思想,但是已经关注到了音乐教育领域中所充斥的“自我申辩”与“自我怀疑”,以及音乐本体价值与音乐美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为他之后的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基调。可以说,他的整个学术生涯都在尽可能地阐释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雷默痛斥了音乐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国际理解、提升社交能力等一系列外在功能,并不断发问:难道音乐没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或缺的贡献吗?!在2009 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探秘——雷默文选与反思》(Seeking the Significance of Music Education:Essays and Reflections)②一书中,雷默把这篇文章放在全书之首,并在前述文字中写道:“遗憾的是,在提升音乐教育事业的倡导和宣传方面,今天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笔者最初谴责的水平,实在令人沮丧。”③

而这种现象在我国也一直存在,即便是十余年后的今天,诸如“音乐提升智力发展”“音乐促进人际交往”等论调依然不少。的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音乐及音乐教育有很多外在的功能价值,但正如雷默在文章中所斥责的那样,这些价值通过其他学科也依然可以实现,难道音乐教育就没有只属于自身的独特的价值吗?!纵观学校教育中的语文、数学、物理等,其本质上与音乐一样都是独立的学科,但几乎没有人会在这些学科之外找寻它们的价值,为何在音乐教育领域我们总是表现得如此不自信呢?!笔者认为,这种自我申辩与怀疑的原因是复杂且多元的。从音乐教师培养方面来说,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业学科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对此我们所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未来将要投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都应有深刻的认识。

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一直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导向之中,充斥着各种华而不实的争论与含糊其词的暗示。就其发展状况来看,这一专业之所以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对音乐教育专业仍持有偏见,认为就读于音乐教育专业是一种“文不成武不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学生都是论音乐技能无法从事专业的音乐表演,论所谓的文化水平也无法进行其他专业的学习,甚至很多就读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试问,如果未来的音乐教育者都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的话,那么又怎能期望这一专业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并有长远的发展呢?!对此,我们必须明确这一学科的独特性与价值所在。

(一)音乐教育专业的独特性

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育专业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多种学科门类的融合,需要专业的知识与能力。很多非专业人士认为的音乐教育专业要求“什么都会,但什么都无须精通”,实则是一种偏见。

首先,在“音乐”方面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是一个必然的基础。一位音乐教师如果对自己所教授的音乐都不甚了解,不熟悉音乐最深层次的价值,那么即便他精通再多的教育原理与方法,也注定无法帮助学生理解与体验音乐。正如雷默所言,“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首先是由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所决定的”④,这就涉及“教什么”的问题,即对音乐能力的掌握永远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在音乐教育的众多意义与价值之中,我们也应将音乐本身所带给人的多元情感体验置于首位,而非其外在的其他功能。也许这些情感体验无法给学生带来迅速且显而易见的改变,但是它们必定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益。

其次,仅仅对音乐精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懂得“如何教”。从“教育”方面来看,对音乐教育心理学、方法论、课程论,音乐教育哲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广泛理解与认知也极为重要,正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造就了独特的音乐教育专业。就如同研究音乐学的学者无法轻易胜任专业作曲家的工作一样,音乐教育也绝非其他音乐专业人士未经培养便可轻易胜任的。

音乐教育专业也绝非“第二钢琴专业”抑或“第二声乐专业”。不可否认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方面表现出对于钢琴、声乐等专业技能的过分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科定位的“暧昧不清”。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音乐教育这一专业培养的是教育者而非演奏家,其中的钢琴抑或声乐只是教学中所运用的“手段”。我们所培养的教育者将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全体学生,而非少数音乐人才。我们虽然希望每位学生将来都有可能成为音乐家,但是大部分学生未来并不会投身于音乐事业,因此,我们应更多地考虑通过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什么。音乐教育不仅仅承载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肩负着“人的教育”这一神圣命题,并最终指向“立德树人”。

(二)音乐教育专业的价值

多年来,我国在音乐教师的培养方面体现出了对于具体的教学法、教材教法与课程理论的重视,但是更应该引领所有未来的音乐教育者们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音乐教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这些哲学性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其背后所牵扯的却是音乐教育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视角。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关乎音乐教育专业及其活动存在的基础,同时也将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所投身的音乐教育事业,以及我们自身在这一事业中的价值所在。

雷默曾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 版)》中明确提出了音乐教育从业者对音乐教育领域的价值理解问题,与此同时,他在多篇文章中也涉及了这一问题。通过这些文章与著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雷默在坚守审美教育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对不同的哲学思想进行思考并走向融合的哲学立场,力图在这个哲学多样化发展的时期,为音乐教育建立一种理性且可靠的哲学基础,来指引所有音乐教育者的努力方向。

“这个专业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专业对它所要提供的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的价值作何理解。”⑤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都取决于我们所有的音乐教育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所投身的学科,以及愿为其付出多少努力,这些研究与实践构成了我们现在的音乐教育。

对此,雷默为我们提供了他的视角。在今天看来,他所提出的各类问题及其核心的审美教育思想也许并不新鲜,但有关音乐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探讨永不过时,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种探索对于我们的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坚定立场与定位,明确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走向更加广袤的天地。

二、由雷默教育思想建构与反思的过程所引发的思考

雷默的教育思想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之中,纵观他的思想构建过程其实也是他自我反思的过程。20 世纪上半叶,美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偏向于关注音乐的他律论价值,所使用的音乐材料主要根据音乐之外的教育目的来进行选择,对于音乐本体的艺术性方面则关注度不够。这使得音乐教育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学科独特性,并表现出对于一种坚定的哲学支持的需要。其实,在雷默之前就有音乐教育家关注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但雷默无疑极大地发展并推广了这种审美教育思想,在1970 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一书中,“审美”一词频现,他认为最能体现音乐本质与价值的就是音乐的审美品质,它能帮助人们不受历史与文化的限制,更深入地体验情感,是纯粹的、去功利的,而音乐的非审美性价值不应在音乐教育中占据核心位置。这种自律论的、注重音乐本体价值的观点,逐渐成为美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表达,被当时众多学者坚定地拥护。雷默曾在他的著述中回忆那个时期:“在那些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做过认真思考的人中间,对这样的问题曾有着高度的一致。”⑥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文化的多元发展,音乐教育也从相对统一走向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走出了审美音乐教育的一致性局面,如以戴维·埃里奥特为代表的实践音乐教育,以保罗·哈克为代表的功能音乐教育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探讨。其中,埃里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最初正是建立在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批判的基础上。雷默本人在面对哲学多样化发展及来自外界的各种批判时,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一种包容的学术态度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在21 世纪初,雷默重新建构了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并于2003 年出版了《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 版)》一书,他认为音乐教育哲学正处于一个相对多样化的时期:“这种局面是健康的——正在走向我们这个专业非常需要的成熟,并进而从实质上受益。”⑦这个时期的雷默已不再一味地提及“审美”,不过他依旧主张应“为音乐教育建立理性而可靠的哲学基础”,并对当时有关音乐教育的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了走向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立场,试图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审视音乐教育。在2009 年出版的《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探秘——雷默文选与反思》一书中,也可见雷默教育思想的变化发展及他对自己早年的教育思想的反思。

这种思想变化其实是契合时代发展的。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有其自身内在的、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在音乐教育中极为重要,是音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所带给我们的多元情感体验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如果只关注音乐本体的审美价值的话,那么我们的学科视野未免显得过于狭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除了自身审美价值之外,也有其他价值,尤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下,音乐很难脱离其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因此,音乐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自律”,而应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在阐释好音乐本体价值之后,音乐的社会效应也必须受到重视。雷默晚期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致力于采纳多个视角和多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更广泛地实现音乐在教育中的应有价值。虽然这种观点的核心仍然是审美音乐教育,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也显得过于理想化,但这种转变与反思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近些年,国内关于雷默音乐教育思想内容及其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已有很多,相比于此,笔者更希望关注到他的教育思想构建与反思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雷默的思想世界,了解这位颇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在不同时期面对音乐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时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在面对各种质疑与批判时又是如何进行合理反思的,以及他如何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论述自己的观点,并厘清音乐教育学科构建的内在逻辑。这也有助于我们反思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探寻适合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

纵观我国21 世纪以来教育部制定的几部音乐课程标准,其中多处可见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踪影,以及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基于国情对各类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观念的思考与反思。例如,在2001 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雷默的教育思想,这一基本理念在课程标准发布后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而引发了较为广泛的对音乐课程哲学基础的讨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相关内容,也体现出了从2001 年至2011 年这十年间众多学者对音乐教育哲学基础的思考。2011 年版课程标准中虽然仍坚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但进一步挖掘、阐释了其内涵,认为对音乐审美内涵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应包括从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出发对审美对象人文内涵的感悟和认知”⑧。它既表现出对审美音乐教育的坚持,也体现出对音乐文化哲学的兼容,且在课程基本理念之中,提出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正是吸取了音乐教育家戴维·埃里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之精华。最新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所提出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立足于音乐学科本质的同时,集中体现出了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其哲学基础则是对多种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发展。

雷默曾在他的著述中曾指出:“由于时代的不同、群体的差异、个体的兴趣,每个人都以特有的视角审视音乐教育的价值。”⑨他承认,对于音乐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也许永远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点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环境下对音乐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探寻,必定呈现出不同特点及对不同对象的适应性,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与鲜明的时代标记,也都在不断地拓展自身,以期能对人们的生活与实践提供更加合理的指导。我们在学习与借鉴时不能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及中西方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应立足当下,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三、小 结

对于音乐教育哲学的探讨从未停止,音乐教育哲学乃至音乐教育学科也正是在这种探讨与争论中逐渐成长、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我们所有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抑或其他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评述都不是定论,而是一种开放的、流动的、争鸣的行动,是对理想中音乐教育的不懈追求。

注 释

① 〔美〕贝内特·雷默著,孟繁佳译《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探秘——雷默文选与反思》,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第10 页。

② 此书原版出版于2009 年,2018 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为《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探秘——雷默文选与反思》。

③ 同注①,第5 页。

④ 〔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 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年版,第1 页。

⑤ 同注④,第6 页。

⑥ 同注④,第15 页。

⑦ 同注④,第54 页。

⑧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18 页。

⑨ 同注①,第3 页。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哲学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菱的哲学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小包哲学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