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音乐思维培养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2022-07-07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织体音响声部

张 蕾

在强调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在不断提高个人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立足于音乐课堂,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来最终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由于中小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相对匮乏,音乐表现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就更具挑战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并具备曲式结构分析的能力,能够捕捉到便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契机和入口,为学生创造新奇、美妙且能自主探究的音乐学习氛围,从而转变传统音乐课堂中以单一旋律为主的横向教学思维。

一、深挖音乐要素,多维度深入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日常欣赏教学中,教师一般热衷于将作品中的某一个特定音乐要素(如速度、节奏、音色等)作为阶段性的分析对象和目标,并把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与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音乐作品音响的整体感受,割裂了作曲家对作品的整体构建。要想真正地理解并把握音乐,尤其是多声部音乐作品,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认知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开展多声部聆听教学,让学生从立体的音响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拓宽音乐欣赏的厚度和广度。

(一)捕捉辅助音响的意境

音乐织体的结构丰富多变,所造就的音响变化万千。如何在立体的音响中快速地捕捉到作品的“灵魂”,锁定作品的音乐风格?这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究的。

比如在欣赏马头琴曲《万马奔腾》时,教师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教科书上的乐谱与音乐之间的关联,并在听完乐曲后,与学生一起交流聆听过程中的感受,一起来探讨作品的表现特点。很多学生认为,乐谱中的“马头”与音乐的节奏相符合,打击乐与马头琴的配合形象地表现了骏马驰骋在大草原的情景。

图1

再比如《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作品通过巴西的各种民族乐器来模仿火车由远至近,再由近到远的鸣笛声、车轮碰撞轨道时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响,以及急驰而来的风声,等等。学生在主题旋律中真实地感受到了蒸汽机时代农场美丽的风景和人们丰收后的喜悦,进而加深了对音乐形象、音乐意境的理解与把握。作品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所展现出来的音响,与主题旋律有机地结合,使得音乐形象顿时变得更加丰满与真实、形象与生动,这无疑是提升教学效果的着力点。

特定乐器和模拟音响的加入,会使音乐作品塑造的形象更加具象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受,为提升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注入活力。

(二)关注不同音色的表现

在音乐作品中,音色主要是指人声、器乐声及大自然的声响等。比如,在合唱作品中具体体现在不同声部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而在器乐作品中则主要体现在配器的变化上。无论是欣赏合唱作品,还是欣赏器乐作品,其中不同的音色所展现出的魅力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捕捉音色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听觉感受,最终获得由单一音色到多声部音响的立体式体验和感受。

比如合唱作品《春晓》共有四个乐句,曲式结构为:引子+主体结构+尾声。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衬词(发音)和拟声词(发音),如用“yo”“ha”“za”“ku”“ah”“hei”分别模拟了风雨声、人的哨声、鸟鸣声等。除此之外,还有表现感叹与赞叹的“啧啧”声,同时配以京剧韵味的“deng deng”“ling ge leng ger long”等拟声词。这些衬词和拟声词的加入,创造性地探索了新的人声表现形式,其层层叠加的音效赋予了人声器乐化和多变的艺术效果。

谱例1

再比如《地平线》这部单乐章的交响作品,该作品是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曲中既有人声的艺术展现,又有器乐丰富的配器体现,其中由C——♭D ——E——♯F 四音构成的和弦组合贯穿全曲,并在音乐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推动乐思向前发展,具有鲜明的结构功能。同时,辅以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音色变换,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缥缈感。

不同音色变化形成的立体音响,既有各自的艺术感染力,又富有立体的丰满艺术感。引导学生关注音色的不同表现形式,对于纵向音乐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探究特殊和弦的进行

和弦的进行具有结构功能和色彩功能,在多声部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作为音乐动机的和弦,在作品中往往贯穿始终,因此,抓住这一关键音乐要素,无论是对作品情感的体验,还是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一开始就紧扣“命运的敲门声”这一主题,该主题动机由三短一长的节奏型组成,贯穿于整部作品,强有力的音响让人体验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与冲击。再如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乐曲开头六小节由铜管乐器与定音鼓奏响,在铜管组奏出低沉、肃穆的七个和弦后,弦乐便开始简单铺垫,紧接着出现了主题音乐,为整个乐章奠定了色彩基调。

由于中小学生不具备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需要具体分析和弦的进行规则和解决途径,只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和声的音响效果,获得相应的音乐体验即可。

二、丰富教学手段,多策略探究赏析

(一)强调反复聆听的重要性

反复聆听是音乐欣赏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必须做到有效,小到一个音乐动机、一个音乐主题,大到整部作品,都要教师加以引导。

1.主题旋律反复聆听

为了让学生听辨出主旋律,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降低听辨难度,让学生反复聆听单一的主旋律,直至能够有效地哼唱。比如交响曲《御风万里》,该曲采用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和哈萨克族的民歌素材,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以此来迎接香港的回归并赞颂祖国。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别聆听民歌旋律主题的手段,在不断地重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为多声部聆听奠定基础。

2.局部多声部反复聆听

这是在主题旋律聆听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在交响曲《御风万里》B 乐段中,作曲家采用了复调的创作技法,将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的民歌旋律融为一体,造就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响效果。其中,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的主旋律始终贯穿。基于此,可以将B 乐段作为重点重复聆听的对象,让学生感受复调音乐的音响效果与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图形谱强化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

图2

3.整曲完整反复聆听

这一方式可以视作品篇幅的长短灵活运用。一般八分钟内的作品至少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整曲两到三遍,而篇幅较长的作品则可以采取任务型学习形式,让学生课后加强聆听。教师要设计好聆听的学案,辅助学生的任务型学习,以达到反复聆听整曲、提高多声部听辨能力的目标。有效的反复聆听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还会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聆听中再体验、再探究,从而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视听结合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听”是直接引发学生对音乐形象产生联想的媒介,而“视”则能够把这一联想进一步具象化。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1.静态的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对织体的图谱意识

图形谱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随处可见,其一改传统的简谱或者五线谱形象,以崭新的形态诠释了音乐作品的织体语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探究的意愿。比如莫扎特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不仅作品旋律极富古典音乐之美感,而且结构形式上也具有对称的美感。通过图形谱向学生展现古典音乐结构严谨、乐句对称的形式美感,可以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感受音乐的层次感,培养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能力。

主题一

图3

图4

2.动态的视听结合:强化学生对织体的纵向思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被制作成了动态的视听素材,大大地提高了受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速度,音乐欣赏逐步从单一的聆听中得以解放。比如《沃尔塔瓦河》《第五(命运)交响曲》《G 大调弦乐小夜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卡门序曲》等经典音乐作品,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形象生动的动态视听素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做到了声像结合、视听结合,更使得抽象的音乐、复杂的织体直观化、形象化,降低了欣赏的理解难度。

(三)突出音乐表现的创造性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音乐表现领域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阿诺德曾经说过:“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青少年朝气蓬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和探究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以加纳民间乐曲《鼓乐》的教学为例,该曲作为一种“跨节奏”的独特组合形式,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节奏活动,这样不但能使教学形式新颖有趣,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到非洲音乐的多声部艺术特点。在深入探究学习后,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非洲鼓的两种基本节奏形式:单线型和跨节奏(多层次多声部的复杂节奏)。之后,师生一起探究加纳鼓乐的演奏顺序圈,按照鼓乐谱例依次加入演奏行列,同时配以歌唱、鼓舞等形式创造性地探究学习,感受非洲音乐的多声部特点,锻炼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

图5

在音乐欣赏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自主、自信中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润物细无声般启动、激发、升华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长此以往,学生才能从中获得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从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三、强化音乐体验,多感官激发联觉

(一)理解织体蕴涵的“情绪意义”

《乐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通感效应的产生,首先是受众的一种初级情绪。单声部旋律在表达音乐情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学生直接获得,这与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关注单声部教学是分不开的。相对单声部旋律在情绪上的表现作用,多声部音乐的音响效果明显会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体验和碰撞。但受传统听觉习惯的束缚,受众对多声部音乐的欣赏有很大的听觉障碍和局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多声部音乐聆听的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纵向的音乐思维。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爱情主题是以独奏的形式呈现的,其巧妙地将小提琴固有的特色与富有越剧韵味的中国民族风格统一起来,很好地实现了中西合璧,不仅塑造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充满向往、内心无限喜悦的音乐形象,而且展现了音乐的和谐之美。随着音乐的发展,配器手段不断丰富,旋律中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及活泼、俏皮的风格,形象地描绘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玩闹戏耍”的无忧无虑的情景,这时候受众的情绪是轻松、愉快的;当铜管组乐器加入时,织体变得更加丰满,对受众的听觉要求也随之提高,音乐思维从横向的、单一的小提琴独奏,瞬间进入织体更为丰满的低沉、阴森的音乐中,其紧密激烈的音响把封建势力残暴、凶狠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受众感受到的情绪是紧张不安的……这一情绪变化的过程正是受音乐织体不断变化发展的直接影响,而这些都源于听众对多声部音响的聆听与感受。

(二)再现配器中呈现的“视觉情景”

贝多芬说过:“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在音乐中,听觉通于视觉的体验是受众最直接的感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一种可闻而不可见的艺术形态。然而,由于人体机能的统一性,在听觉的支配下,人们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听觉接收到的音响通过大脑的传递与某些特定的人和事物联系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并以这个声音为中心发散性地进行辐射,产生想象与联想。由此可见,音响与形象是能够产生互通的。

随着欣赏手段的不断丰富,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多声部作品的分析已从传统单一地听辨和声织体的行进中逐渐解放出来,特别是可视式(图谱、flash)分析手段的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对作品配器的理解和把握,也为受众产生视觉上的联觉效应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例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中,琵琶与洞箫彼此的应和,并与不断加入的乐器音色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令人如痴如醉的山水画卷……特别是第七段“欸乃归舟”,此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乐器也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得曲调紧凑有力,形成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此外,即使是无标题的音乐,也能够在受众心中产生关联的视觉形象。特别是当配器不断发生改变时,受众总能因为不同音响的加入而感知不同的“视觉”形象,触动心弦。然而,音乐的美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也不是脱离人类思维情感的单纯音调,音乐的美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对人类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只有发挥欣赏者自身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才能真正领会音乐的无穷魅力。

结 语

雨果曾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作曲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追求用音符呈现了出来,把自己的热血与灵魂都倾注到了具体的音响之中。作为基础音乐教育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音响所蕴含的思维信息,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觉习惯,在聆听中提高学生的纵向音乐思维,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音乐。当然,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不应过多地涉及织体等高阶知识,而应将纵向音乐思维(和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影响学生,让教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的层面,更应上升到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统一的更高境界。

猜你喜欢

织体音响声部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