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教育的应然诉求(上)

2022-07-07张业茂肖韵楠许锋华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培育学科

张业茂、肖韵楠、许锋华

2020 年10 月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①同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并强调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②这表明,文化自信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样的需求和趋势下,21 世纪核心素养5C 模型以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为核心,并指出文化理解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的基础。③除此之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文化基础作为其中的重要方面,而打好中国学生的文化基础,对于认识文化自信的当代意义有重要作用。④具体到学科当中,《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将“文化理解”作为三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旨在通过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上述相关文件的研究均表明,文化理解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并在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文化理解是指“对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的体验、认知和反思”⑤。文化理解素养不仅具有最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最普适的教育诉求,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重心,是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文化理解素养在育人目标方面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培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多数研究立足学科视角,探索了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内容与路径。

总体来看,有关文化理解素养培育的研究有以下两种:一是以具体的内容载体为依托,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学校仪式等,培育文化理解素养。二是将文化理解素养下沉到具体学科中培育。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有学者以正确的文化观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反思的批判阅读、彰显文化经典意义的写作,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等路径实施文化理解教育。⑥在数学学科中,有学者提出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机整合、增添课堂人文气息等策略来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⑦在美术学科中,有学者提出利用乡土美术资源“嵌入式链接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建构式的教学方法来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⑧在音乐学科中,有学者通过列举具体的课例,论述如何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态、作曲家的艺术经历和成就,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文化特质。⑨可见,已有研究在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但鲜有研究从音乐学科的角度出发,关注其学科优势与文化理解素养的天然联系。实际上,探究音乐学科中的文化理解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它是落实文化理解素养培育的题中之义。因为文化理解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其培育不是某一门学科的特有使命,而是所有学科的共有职责。其次,有助于深化对音乐学科文化属性的认识。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天然的文化与人文属性,通过音乐教学培育文化理解素养,必定会触及深藏于音乐作品之中的文化内核。最后,有助于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命。文化理解作为音乐学科三大核心素养之一,表明培育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固有使命。然而,当下的音乐教学重知识技能讲解⑩,对于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则较为忽视。鉴于此,本研究意在立足音乐学科,探索音乐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独特优势、实践框架与所需支持,以期对拓展文化理解素养培育阵地、深化音乐学科教学意涵产生推动作用。

一、听觉艺术:音乐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独特优势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通过听觉感知和学习是音乐学科最重要的特性。音乐学科以优秀音乐作品为桥梁,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教授音乐技法和传播音乐文化。基于音乐的听觉属性,音乐学科在培育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过程中,具有由情及理、潜移默化与具身感知的独特优势。

(一)由情及理,通达文化理解

音乐学科培育学生文化理解素养遵循由情及理的原理,是一个由感性体验上升至理性思辨的过程。“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它不与自然物质相连,而与人的情感变化相通;它不是自然世界相克相连因果关系的叙事,而是人类情感跌宕与起伏的同构。”这便说明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是“情感融入的体验式理解”,而不是“置身音乐之外的实证性的逻辑推理式理解”。⑪因此,音乐是经由人的感官,激发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与升华,从而达到育人目标。这与文学等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路径正好相反,因此也互为补充。对此,格尔巴策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音乐的作用是先从感官的刺激、神经的游戏开始,经过情感的激动,最后才到达精神的领域”,而诗歌文学“开始唤起概念,通过概念影响情感,最后在感官的参加下,达到完善或堕落的最后阶段”。⑫二者的机理路径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物质的精神化”,后者则是“精神的物质化”。

实际上,音乐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途径不仅与文学形成鲜明对照,这一机理的实践展开也和文化理解的进程具有高度一致性。根据“21 世纪核心素养5C 模型”课题组的定义,文化理解包括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反思三个阶段。其中,文化体验是对文化最浅显直观的感受,文化认知是体验的升华,而文化反思构成了体验与认知的更高境界,最终进入文化自觉。由此,文化理解展现为一个由感性逐渐通达理性、由表层逐渐深入内里的历程。在音乐学科中,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亦是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体验进入到理解的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对文化理解素养的定义为:“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⑬可见,文化理解是音乐教学的至高追求,是建立在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之上的,即先对外显的音乐作品本身进行体验,再进入文化理解的深度与高度。

(二)潜移默化,传递文化信息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与价值塑造功能。“移风易俗,善莫于乐”不仅体现了音乐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音乐对于改变社会风气、塑造人的品格的无形的力量。其他学科往往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被动接受,而音乐学科对于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育则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般的。

“音乐是以构成形象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它传递审美经验,建构审美理想”⑭,通过“晓之以情”的方式将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达到“以乐传理”“以乐传善”的目的。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不能用某个定义或某个概念去解释和界定,因此说教的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培育作用。但是音乐不是说教,音乐教师也不会提供专门的文化教育,它要求学生亲身体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音乐以声音为媒介,塑造出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用流动着的乐音吸引学生体认和感悟,引导学生在聆听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理念上的认同,并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音乐传递文化价值观的方式不是教条的、强硬的、刻板的,而是细腻的、温和的、无声的,使学生在聆听和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音乐作品中深刻思想内涵的熏陶。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强调渗透和浸润,“它是在反复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其效应的,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教育”⑮。

(三)具身感知,创造文化想象

由于音乐是听觉艺术,这决定了音乐不像文学、美术等那样具有直观的可视性,而是具备了非语义性和默会性的属性。这样的属性能使学生获得语言、图画所不能及的体验内容,有助于为学生的文化理解创造想象空间,推动学生对于文化的具身认知和理解。

基于音乐的听觉属性,学生需要通过听觉感官进行文化理解,这种经由身体器官进行认知的方式使学生具备了获得具身认知和具身理解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学生的音乐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核心理念,它是指“在音乐教育中,让被教育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本身的内容,从而获得音乐中审美的愉悦感受”⑯。这说明,音乐的育人方式本身就是由内而外,强调内部体验的。再加上音乐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便导致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默会、非公共的内在感知无法用明确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因此学生通过音乐获得的文化理解是个性的、多元的和不尽相同的。在此基础之上,音乐经由听觉触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在“耳中呈画”“耳中呈色”,继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想象。例如,听到肖邦的《冬风练习曲》时,有的人认为这是在描写冬天的狂风将落叶卷起的景象,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冬季狂风伴随着鹅毛大雪的场景;阿炳的《二泉映月》主旨是表现阿炳饱尝生活苦难的酸楚与痛苦,但有的人却听出了寂静月夜里的乡愁。由此可见,学生在通过音乐感受和触碰文化时,所获得的文化体验是不尽相同的。在聆听音乐时,音乐不仅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也作用于学生的联想,推动学生对于文化的具身认知和理解,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借助个体具身的个性化体验,实现对音乐作品内蕴的情感、思维、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心领神会。

二、由声入心:音乐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的实践框架

既然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均与音乐的听觉性密切相关,那么音乐学科培育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路径,也需要基于这一本质属性,通过外显的乐音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实现文化理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情理相随,深度挖掘音乐作品蕴含的文化元素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特定的音乐作品本身却不是文化,只是具有文化的属性。由于文化既包含表现形式,也包含控制机制,⑰所以音乐学科培育文化理解素养,需要从文化角度解读音乐,既呈现作品本身,也揭示控制机制(如曲式结构、旋律发展手法等)。同时,从历史与跨文化视角来看,音乐教学应致力于借由音乐载体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符号,即不仅揭示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结构特征,还应观照其历史演进,并进行古今对照与中西对照。如此,音乐学科教学就从作为表现形式的音乐走向了兼具隐性与显性特质的音乐文化,进而走向了与人类生活的其他面向相沟通的更为广阔的文化世界。

一方面,音乐学科既要注重音乐本体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具有相对专业的聆听与鉴赏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要素的“暗指”⑱,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意蕴。例如,在鉴赏《沃尔塔瓦河》小号主题时,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小号的暗指常常与军事有关,由此迁移到实际的音乐作品中,使学生更能理解作品想要表现的画面与内涵;在教授《蓝色多瑙河》这一作品时,除了告诉学生“该作品是圆舞曲体裁”这一音乐知识外,还应该继续深挖圆舞曲体裁的暗指——这一体裁往往与舞蹈相联系,由此使学生能对圆舞曲体裁和音乐作品进行双向的深入认知。(见表1)

表1 音乐要素的暗指及其在具体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要发挥音乐学科的感性优势⑲,从情感的激荡开始,渐渐引导学生进入理性的沉思与文化的相遇。例如,在教授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时,首先,在不给出作品信息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并对作品进行初步感知,此时学生会产生“这应是某个地区的民歌”“这不是流行/古典/现代音乐”等感性的文化认知;其次,可以带领学生识读乐谱,通过分析曲调、唱腔、方言歌词等内容,使学生对歌曲飘逸自由、轻快优美的风格和山歌体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再次,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其他云南民歌,探究这些歌曲的共同点,并尝试编创一段具有云南民歌风格的旋律。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便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讲述云南民歌创作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云南民歌风格与云南民风民俗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白“音乐作品是文化的音乐化表达”的道理,以及它和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表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因此,学习音乐需要具有文化自觉。(待续)

注 释

① 详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

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详见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011/t20201104_498130.html。

③ 刘妍、马晓英、刘坚、魏锐、马利红、徐冠兴、康翠萍、甘秋玲《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 世纪核心素养5C 模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 年第2 期。

④ 刘启迪《打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当代教育科学》2017 年第5 期。

⑤ 同注③。

⑥ 刘华《高中语文课程“文化理解”教育探析》,《语文建设》2019 年第23 期。

⑦ 李院德、史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年第35 期。

⑧ 梁冬《立足乡土 理解世界——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大观》2018 年第12 期。

⑨ 蔡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研究》,《音乐研究》2018 年第6 期。

⑩ 高建进《探索中国特色素质型音乐教育体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 年第1 期。

⑪ 彭兰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文化理解”的理论与教学探索》,《中国音乐教育》2020 年第6 期。

⑫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年版,第16 页。

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版,第6 页。

⑭ 张晋俐、张晋红《全面理解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音乐学》2000 年第S1 期。

⑮ 翟旭明、姚绍昭《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德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歌海》2009 年第4 期。

⑯ 邹敏《原本音乐与心灵体验——论奥尔夫教学理念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音乐创作》2016 年第11 期。

⑰ 薛艺兵《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音乐研究》2008 年第6 期。

⑱ 英国哲学家、作曲家罗杰·斯克鲁顿认为,乐器、体裁等音乐要素具有暗指,这种暗指“促成非概念性、非具象性、非实体性的音乐音响材料具有相对稳定的音乐表现,传达着相对稳定的文化信息”。

⑲ 张华《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感性优势》,《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4 期。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培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