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2022-07-06董欣格

山西农经 2022年12期
关键词:长安区农村建设

□董欣格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9)

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深层次改革开放成为了新的征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冲破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实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与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的宏伟蓝图与重大历史任务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乡规划建设已成为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数据科学技术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疫情动态报告、精准疫情追踪与监督、疫情预测等应用更是让大数据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亲密无间。现代社会的生产与发展秉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掌握了大数据便是掌握了精准的市场信息以及发展的主动权,取得了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据库建设与信息的开放共享,注重包括数据治理与安全在内的国家全面现代化发展,势必与智慧乡村建设共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谢晖(2017)对陕西省境内秦岭北麓乡村空间适应性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因为乡村无序发展,秦岭部分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存在现代复合型农业转型困难、休闲旅游产业缺乏规划以及管理监督标准等问题,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的挑战。蔡绍洪等(2022)指出,政府支出、产业结构、市场发展对西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水平的影响显著,而支农支出、产业结构优化与居民消费对提升西部协调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与大数据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陕西省西安市范围内各乡村的发展程度与建设情况,以极具自然与人文代表性的长安区作为研讨对象,结合数据科学技术手段,围绕长安区的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给予具有普适性的西部地区新型城乡建设的解决措施和发展途径。

1 长安区的地域特征与乡村建设面临的显著问题

1.1 长安区的地域特点

西安市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连蓝田县,南接柞水县,西接鄠邑区,北靠雁塔区、灞桥区和未央区。长安区总面积1 584 km,辖16 个街道,232 个行政村,84 个社区。截至2020 年末,长安区户籍总人口129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7 万人,男女比例大致均衡。根据西安市政府网站公布信息,长安区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 136.25 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长安区坐落于秦岭脚下,生态资源丰富;坐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电建西北院等20 多所科研院所,32 所高校30 余万名师生,教育资源聚集,科研实力雄厚。长安区是柳青精神发祥地,佛教八大宗派中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律宗祖庭位于此处,有4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积淀深厚。总体而言,长安区在近年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1.1 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好,生产平稳增长

西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发展迅速,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旺盛,2021 年长安区农林牧渔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肉业和畜牧业高速增长。秦岭北麓长安段的休闲农业带基本形成,沿线民宿、农家乐、现代化农业园区等规范发展;花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秦岭国际花卉展示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1.1.2 工业发展全面提速

鉴于当地地势广阔,基础建设活动空间大,长安区设立2 200 万元工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培育“互联网+”、创新创业等5 大类产业。2021 年,受2020 年低基数及新增规上工业的支撑,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势平稳。

1.1.3 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突出,商圈快速发展,同时长安区涵盖长安公园、南五台、唐村等热门景点,该地区乡镇依托青山、绿水、空气、古村、故居,发展特色民宿70 多家;合并镇区发展规划包括现代物流在内的产业园区,每年设立1 亿元奖补资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60 个、花园乡村15 个。

1.2 长安区乡村建设面临的显著问题

2021 年,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及年底本地突发疫情的双重冲击下,长安区力求保障民生的稳定性、挖掘新兴业态,采取稳定疫情和激发消费活力的策略。经济与疫情的双重压力之下,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赢得一个良好稳定的局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2021 年长安区重点在建项目,结合在长安区各乡村的实际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 资金缺乏有效整合

目前政府在农村的各项财政投入多采用一次性投入使用的方式,并且存在手续流程周期长、拨付速度缓慢、资金投入分散、点多面广等问题。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接的资本业务以扶贫项目居多,而外来资本较少,融资能力较差,信贷比例较低。当地政府应当适度提高补贴标准,制订整体推进计划,强化行政监督考核,简化农机补贴审批手续。

1.2.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2004 年开始,在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动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生态人文与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呈现出持续性的城乡融合发展。然而,以西部地区为代表,许多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长安区大部分靠近秦岭以北,秦岭以西的边缘化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缺口较大,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色与质量。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是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体现,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是城乡居民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要给予重点关注,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

1.2.3 农村消费能力低

长安区的乡村与该区已实现城镇化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悬殊。其中,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直接原因,而在有限的收入制约下,即便有较高的消费需求也无法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此外,乡村居民进行农业经营需承担市场波动与自然灾害的双风险,加上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价格受供求市场关系影响、产量与价格关系敏感的特点,导致农民收入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人员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农村的经济循环不通畅,决定了消费需求低的长期状况。

1.2.4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佳

长安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虽有提高,但是农户厕所质量仍然堪忧,这是造成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不佳的因素之一。同时,大部分乡村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80%以上的行政村设置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但是个别乡村垃圾收容监管工作仍不到位。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是直接关系乡村居民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重大问题,与农业经营更是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与此同时,乡村住房建设布局科学性、美观性不强,乡村的整体规划布局有待提高。

1.2.5 数字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鉴于乡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消费水平有限、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智能产品使用率低、整体发展落后,行政管理数据以人工调研、收集汇总为主,城乡存在数字鸿沟。当地行政单位对数字乡村建设重视度不够,地区发展不平衡,硬件支撑较弱,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性不强。乡村规划从顶层设计上缺乏对乡村体系的梳理与研判,导致规划布局相似、改造手法雷同,未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

2 大数据背景下,针对长安区乡村现状的对策建议

长安区经济发展潜能巨大,但也存在乡村城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想要突破乡村建设的瓶颈,需要以国家的大数据战略作为指导,利用大数据技术赋能农村经济,推动其发展。长安区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较早的地区,虽然整个区域在持续优化、扩大发展,但各村镇协调能力参差不齐、地域经济发展差异也较大。政府在为各乡村发展做顶层设计规划时,要注重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融入相关规划中,科学统筹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将农业大数据发展纳入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根据长安区各乡村的情况,制定与之配套的、全面衔接性好的规划方案及可实施细则,加快推进长安区村庄规划工作。对于秦岭周边的乡村旅游产业的规划,应使用科学、可量化的统计分析方法,如SWOT 交叉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决策树等科学方法,充分考虑周边村镇的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等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由政府牵头,联合各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的融合型、创新型、可持续的特色发展模式。切忌盲目复制相同的旅游产业模式,造成游客吸引力不足、后续再拆重建等。

加速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完善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条件。乡村振兴战略初始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环境资源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建设乡村城镇化、城市群,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提高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了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和福利政策优化,使得长安区整体的城镇化水平有显著提升。“想要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是激活经济发展活力、促进资源流通的先决条件。乡村振兴战略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之后的发展指引,仍处于初级阶段。农村新型基建涵盖范围广阔,应加快乡村地区的5G 网络布局、水利、物流智慧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当地政府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智慧项目建设,推进数字政务在县、乡两个层面的普及推广,积极引进数字化生产与服务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各种应用场景的高度匹配,牢固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大力打造完整的乡村农业生产服务系统、经营信息系统、生活服务系统,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借力“互联网+”的新业态提高农民收入。据调查,长安区乡村大多数的农户都属于单干的形式。推动乡村振兴,要从城市周边突破,组织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水平,提升农村收入水平。除了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的扶贫项目外,近年来,大数据营销、线上直播销售发展态势迅猛,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了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途径,“农家直播”成为带动广大农民群体另辟蹊径、传递脱贫攻坚的致富密码。线上推销的方式不但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也为数字化公共设施建设的后续推行起到了辅助作用。农户和乡村企业在相关平台将乡村生活、农业生产展示给更多的人,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加速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度交融,通过大数据主流技术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建立乡村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乡村建设是长期的乡村建设、发展目标。地市政府可通过面向各乡村居民提供有针对性、具有当地特色的培训服务,着力打造一支热爱农业、熟悉技术、善于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建设队伍。同时,鉴于长安区密集的高校资源,通过与高校等科研单位合作,以产教融合、教育培训等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方式鼓励各类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下乡,推动青年团体积极参与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去。把握当下新型数字媒体的潮流,尽可能地动员务农群体、各类农业经营群体参与包括智慧电子商务、数字农业管理在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乡村干部、运营主体人员,培育一批具有科学发展观、专业技能熟练、知识基础扎实的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储备。

3 结束语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以大数据作为抓手的数字化治理,并且需要稳定扩大。对于极具人文、自然价值的长安区,乡村统筹规划与建设发展有重大意义。应以科技赋能,通过智慧乡村规划管理,全面提升全域规划,快速启动局部建设,实现城乡地区的基础公共设施与服务均等化,建立适用于乡村的综合治理标准以及数字化治理体系。

猜你喜欢

长安区农村建设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西安市长安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安市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安市长安区秋延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西安市长安区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新农村 新一辈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