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四知”读懂诗
2022-07-04胡劲草
胡劲草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如何切实落地和深化,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应对的考验,尤其是面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精选古诗词113篇,选文范围宽广,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诗歌该如何阅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是鉴赏古诗的重要方法。了解了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个性及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等,才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基于对古诗教学的审视与反思,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对“知人论世”并不陌生,但对其在诗歌阅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最多在导入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生平,寥寥数语带过。该如何在教学中将“知人论世”与理解诗歌情感结合起来,有效缩短古诗与儿童心理距离,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品味诗境,领会诗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诗,引入诗人身世遭遇
知人论诗,就是将诗人的生命历程铺展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学诗。诗人身世经历各不相同,而诗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李白一生登山观水,且行且歌,也将一片求仕的天真与无奈融入这山山水水:既有《早发白帝城》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潇洒,也有《独坐敬亭山》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失意萧索。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半官半隐,诗中多禅意,因而在《鸟鸣涧》《山居秋暝》《鹿砦》等诗中表露对“空”的情有独钟......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借诗人的身世遭遇来感受诗作中蕴藏的鲜活生命力,追溯情感产生的源头,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古诗以象寓意,很多情感含蓄却寓意深远的诗作,更需要借助“知人论诗”来准确把握内在的深意。比如苏轼,一生笑对劫难,旷达而潇洒,他的《赠刘景文》常被人从字面简单解读为对秋景的赞美。然而,笔者备课时经多方考证刘景文其人,再结合苏轼的性情际遇,发现此诗实为托物寓意、借景抒怀。刘景文才思卓绝、器识奇伟,然而年近六旬,还郁郁不得志。其时,苏轼也年过半百,历经坎坷,多次遭贬谪。诗中的秋天既是现实中的季节,亦指两人的年岁临近人生四季的秋季,已至垂暮之年。而“橙黄橘绿”既是对硕果满枝、绚丽多彩的秋景的真实描画,也在比喻人生成熟结果之境,苏轼借此来劝勉老友振作起来,亦是自我抒怀。
诗人们将身世遭遇浓缩、锤炼,流于笔端,載于后世。了解了他们的生平和思想,学习古诗时,学生们会感受到“李白、王维、苏轼”等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学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悲有喜,有情有义,有鲜活的生命和丰富的情感,这就是诗歌里潜藏的情味。学生与古诗亲近起来,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才成为可能。
二、知时论诗,介绍诗歌创作背景
知时论诗,就是介绍诗人生活的时代,在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学诗。历朝历代气象万千,不同时代的诗歌则是对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录与反映。了解了大唐王朝积极进取、锐意开拓的煌煌气象,文弱书生仗剑天涯的雄心壮志,才能体会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慷慨,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懂得了宋明理学的盛极一时,才能理解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哲理。知道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屈辱历史,才能深切感受到陆游《示儿》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悲愤交加......
有些诗虽然读起来明白浅显,但如果不能知时论诗,便无法深入体会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常常因其对仗的精巧、色彩的明艳为人称道,读起来也是轻松活泼。然而,了解了安史之乱的背景,再来读这首轻快的七言绝句,就能读出浣花溪畔草堂春色里的一丝乡愁与苦闷。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大唐王朝因为内乱风雨飘摇,杜甫被困于成都,不得归乡。本诗的最后一句,表明诗人欲乘船出川,远下东吴,再由吴地北上中原,返回故乡,但却不得成行,因而才有“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草堂》)一诗。也因此,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杜甫闻说叛乱已平,可以返回故乡时,会“初闻涕泪满衣裳”,欣喜若狂下写出了“生平第一快诗”。
历史学家钱穆说:“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中国素来文史不分家,诗歌和历史结合紧密,在历史背景中读诗,鲜活的历史故事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消减学生学诗的难度。在大时代背景下,见证微小个体的荣辱得失、喜怒哀乐,让诗歌的情感更易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知地论诗,了解诗歌地域特点
知地论诗,就是介绍诗人行走过的路线,生活过的地域,在创作的地理背景中学诗。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而诗歌的创作必然被镌刻上不同地域的色彩。同样是民歌,以塞北秋风骏马著称的北朝高歌一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而杏花烟雨的江南则在浅唱低吟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风格迥异,不拘一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诗人的气质往往离
不开生养他们的那方热土。以孟浩然为例,这位山水田园派大诗人的一生行迹和诗歌创作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情结。孟浩然自幼长于襄阳,这里风景秀美,群山环绕。同时此处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如著名隐士庞德公、诸葛亮所代表的隐逸文化等。因此,孟浩然的诗作中有很多描写家乡风物、风景名胜以及朴素平淡的生活,所传达的也多是闲情幽雅之趣,安闲静谧之情。比如《春晓》“春眠不觉醒,处处闻啼鸟”酣睡中听鸟鸣的慢生活,《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里的农家乐,都是故乡草木山水对他的气质和志趣培养与浸润的表现。
由于历史文化的关系,很多地域不再只是单纯的地理坐标,更是一个个特殊的文化语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情感和深刻的文化烙印,当它们成为诗歌描摹的对象时,诸多情感便呼啸而至,不言而自明。比如被称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古都南京,在历史中轮番上演着繁华与衰败。诗人来到南京,总要写怀古的题目,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怀古让人通过历史把个体不到百年的生命延长到几百、几千年,从宏大的视角下定位当下的短暂一刻,从而产生微妙的永恒体验。就如看繁华落尽,昔日“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只有台城的烟柳、秦淮的灯影、乌衣巷口的夕阳年年如故,岁岁如常,经过历代诗人的层层积累,成了一个个文化语码,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和共鸣。再比如盛唐边塞诗中反复出现的“阳关”“玉门关”“楼兰”“安西都护府”等,都寄托着诗人的壮心,也成为后世诗人怀古的情感载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人的气质与情感藏在走过的足迹里,无论出生长养之地还是游历漫览之途,都既是诗歌诞生的场域,也是解读文本情感的关键之处。
四、知诗论诗,知晓古诗表达形式
知诗论诗,就是通过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来学习古诗。《诗人玉屑》里提到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因其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诗家语”具有跳跃性。诗歌常常依靠情感逻辑跳跃前进,这就需要读者把握诗中的情感逻辑,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时诗人会通过省略来造成跳跃,比如杜甫的《望岳》后四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都是“我”在看,但全诗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我”字,这便是省略了主语。有时诗人还会通过语序、句法的异变来实现跳跃,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诗家语”多蕴藉而委婉,说有限语,留无限想象空间,正如中国书画中的“留白”一样。比如韩翃的《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采用了春秋笔法,颇具讽刺意味。
“诗家语”还具有用语形象的特点,诗家之情志和诗之境界往往借助于“物象”并通过形象语言表达出来,常常诗中有画,诗画相生。比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中物象丰富: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全诗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春景,用语形象,意味无限。
同时,“诗家语”还涉及很多修辭的运用,比如借物抒情。有一年,有人在世界华人圈中曾票选最脍炙人口的唐诗,竞争非常激烈。五万篇作品中,究竟哪一首,才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记忆?最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李白的《静夜思》脱颖而出,站到了决赛的战场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二十个字,之洗练,之壮阔,之雄视千古,将煌煌盛唐气象展露无遗。然而,最终却是《静夜思》拔得头筹。其实论匠心、论境界、论巧夺天工,《登鹳雀楼》都不输给《静夜思》,却输给了人心——前者是宏伟的豪言,后者却是心灵上柔软的一击。日间的浩荡气象,再写到极处,也终究没有月下的相思打动人。月亮,在炎黄子孙们的眼中,已远不止是一个遥远的、冰冷的天体,它是乡愁,是柔软,是千年的悲欢离合,这就是意象承载的文化情感与民族记忆。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诗人身世遭遇,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以及诗歌的表达形式等来学习古诗,通过诗歌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消解阅读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体会作品的情感,从而产生深度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和诗性气质,也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古典诗歌微型课程的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LXD/202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