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不怕写(二)

2022-07-04王栋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鹤楼电子设备纸本

问题3:有不少老师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写作才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如何理解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它和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但真正从读到写转化起来并不容易,读得多,也不一定写得好。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只要读得多,就可以写得好。这个问题有一点复杂。先简单地说,的确有一位教授提出来: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写作。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因为社会中大量的读者热爱阅读,但是他们并不写作。如果说阅读就是为了写作,那么倒推来看,一个不需要写作的人就可以不阅读。这个说法把阅读功利化了,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会导致很多误读。

有这种可能,一个人读书多,他也有自我表达的愿望,有自我表达的激情,这种情况下,阅读是有助于写作的。但阅读主要是为了滋养精神,了解世界,甚至是为了消遣。阅读不一定是为了写作,但写作离不开阅读,听、说、读、写主要是为了想——促進思考,也都需要思考。与听、说、读相比,写是比较高层次的活动。一个不识字的人也会听,也会说。我也见过好多文盲,说起话来比教授厉害多了,见识也不浅。我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有个农民在地头问我:“栋生,这次来访问我们国家的是个小国家吧?”我说:“是个小国家。你怎么知道的?”他说:“广播里说,‘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肯定是小国家。”你看,经验在这儿起了作用,是不是?虽然不识字,但并不代表他听懂人说话的能力不行。当时,村里面的一个盲人也不识字,但是他会给人算命,大家都认为他算得非常准。我多次观察他给人算命,说得滴水不漏。他能很好地从说话的语气揣摩别人的心理。读的层次比听和说高一点,读,有时候要经过选择,读过之后要判断,会影响自己的思想。写不同,写要表达自我,更需要思考。所以,阅读主要是培育思想情感,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写作方法的启示。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讲究读写结合,只能说这是比较经济的方法。恰当的读写结合,几乎就是在读的中间,获得一些写的技能;在写的中间,要反思自己的阅读。读和写是不是应强行联合?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儿,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单元教某种技法,你必须按照写作任务去完成,这种教学效率并不高。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四年级小朋友描写一件事情,已经能够写得很好了,而有的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如初二的学生。那个初二的学生读书非常多,在小学受过完整的写作训练,有扎实的基础,他在描写、叙述上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已经不需要老师教了,倘若按照教学计划强行去教他,反而会造成他的阅读和写作脱节。

教学生读写结合,最好的结合方式是什么?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阶段,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在阅读过后顺手写三五行字,可能比较合适。写作要求里“说说你的见解,和同学讨论,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这都是听和说。写作其实应该是什么?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把主要的发言提纲写出来,把引起自己注意的几句话记录下来,对小组讨论用三五句话做一个归纳,这是很重要的“写”,这是一个可能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现在教学生,动不动就写一整篇,学生有难处。把今天的一个课堂见闻写下来;把老师强调的某一点用两行字写出来;把老师刚才的口误写出来并纠正;把本节课的一个遗憾或一个疑惑,用三五行字写出来,然后推敲......这三五行字可能是很重要的写作训练。我觉得小学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

问题4:不少男生在作文中写玩手机游戏,甚至有些打打杀杀的场景,有的老师认为这种素材不适合,对此您怎么看?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如何引导?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真的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学生热衷于电子游戏的确是个大问题,可是强行去解决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社会环境。人们过多地使用电子设备,不但造成儿童沉迷于打游戏,儿童的学习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有问题的。

一直到退休的前一年,我才在学校学会用PPT——因为要开公开课,看到大家都已经那么熟练了,我就想学一学。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鼓励我:“王老师,凭你的脑袋10分钟能学会。”我果然10分钟就学会了。但是我上课尽量不用,我为什么一直抵制这个呢?

任何一件事,有有利的一面,肯定也会有弊端。例如我们的阅读教学,自从有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学手段日益丰富,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有一首诗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授课时,上来就展示一幅国画——《黄鹤楼送别图》。我一下子觉得这个老师的课完了。为什么?小朋友八九岁时看了这幅画,他到八九十岁提到这首诗,眼前浮现的还是这幅画,因为这是他的第一印象。很早以前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我童年时候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脑子里面是有画面的。我有我自己的想象。成年以后当老师,我就想到,我们班上50个同学面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现的应该是50个不同的画面,而且画面绝对不一样。而这个老师一展示这幅画,全班“统一思想”了。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这么被破坏的。所以说,教师不能过度依赖电子设备。我们在板书的时候,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过去,我们上课时可以这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些事打动了我,支撑我度过艰难的岁月。”你说完这句话,然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俄罗斯]巴尔蒙特”。你要用1分钟或者40秒的时间把这行字写完。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跟着老师走的:是什么话打动了老师,支撑他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是一个过程,学生的心灵是触动的。现在,使用PPT“啪”一下子将这句话展现出来,板书过程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没有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特别要注意儿童的接受能力,儿童接受的过程比我们成人慢,他需要这个过程滋养他:他的眼随着老师的手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他的心跟着老师的思路开合自如,他吸收知识是有节律的,是有节奏的。人就是这么慢慢长起来的。我有时候想,我们的童年的心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跟着老师的粉笔字长起来了。现在,PPT在那儿闪,真是眼花缭乱。结果,学生成了一个机器人,他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这是有害的。

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跟生活环境往往有关系,跟教师大量使用电子设备,跟家长过度使用手机都有关系。所以,我和很多老师、很多家长都说过:不要当着学生的面玩手机,不要当着子女的面玩手机,不要动不动就说工作需要。学生偶尔写一写游戏的事无所谓,经常这样写,说明他课外生活的趣味不高。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他多看看世界,多交流,让他看看其他人的世界,学生有可能会因此觉得游戏无味、无趣,而放弃玩游戏。2001年,有个家长跟我反映:孩子中午就吃一块烧饼,他把中饭的钱全部省下来打游戏了。他妈妈为了纠正他,每天给他最低的生活费——只给他4块钱,仅够买个烧饼吃。但是,这个学生只用1块钱买吃的,勒紧肚子打游戏。后来我问学生:你的愿望是什么?他回答说:做职业电子游戏玩家。我目前没有别的办法,我只能说老师不要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家长尽量少玩手机,让学生有纸本阅读的习惯,不要迷恋电子设备。

我曾经有个预言:大家可能会发现几十年以后,那些出类拔萃之辈是有纸本阅读习惯的,曾是有纸本阅读习惯的儿童,是用笔写字的人。为什么?因为思维是渐进式的,不是输入型的。遇到这些困难的老师,能不能试着跟学生谈一次,让他们把这些话记下来,过几年再思考。※

(未完待续)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黄鹤楼电子设备纸本
有机硅灌封材料对计控电子设备的保护应用
某型机载敏感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韩景燕作品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少桓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兰华生作品
探析现代医用电子设备的维修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