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成就精彩

2022-07-02张华

考试周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张华

摘 要:当今社会,高能比高分更重要。2017版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更是加大了重视,要求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要完成这一理念目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做出改变与创新,其中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1-0107-04

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设立问题情境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提出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考能力、求知欲望、创新能力。笔者通过举例分析有效提问对教学的影响,就如何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优势,对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归纳。

一、 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习惯以课堂提问去导入新课或者激发学生学习,所以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有效性也成了教师们研究的方向。课堂提问的设计有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必须从教材的教学目标出发,问题的提出必须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目标;其次必须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问,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总之,教师应当重视对数学教材的深层挖掘,结合学生个体化差异,精心设计想要提出的问题,保持问题的新鲜有趣、实用高效,最终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下面举两个例子进行分析有效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理数的加法教学

在有理數的加法教学中,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学习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学生并不能顺利地从符号和绝对值入手,找到其中规律。此时课堂问题的设置就很重要。

探究:

(1)向右走2米再向左走3米,结果是什么?能用算式表示吗?

(2)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是什么?能用算式表示吗?

由以上探究得到两个算式:(+2)+(-3)=-1,(-2)+(+3)=+1

如果直接问学生异号两数如何相加,学生受限于表达能力,很可能无人回答。这样提问太泛、太大,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过程,明显不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如果能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如下三个小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为什么结果有正有负?结果和谁的符号一样?和的绝对值1怎么来的?

问1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结果的符号有何特征,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

问2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结果的符号和加数的关系,也就是结果的符号由谁决定。

问3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结果的绝对值如何求,由谁决定。

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数轴形象化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再追问学生以上两个算式和结果,我们能得到什么(法则)?这样的提问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可以使学生对异号两数相加法则的认识逐步深入。

(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一张双喜的剪纸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剪纸,之后问同学们是否会剪纸,然后学生会积极举手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提问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高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来。再追问这些剪纸上图案的特点,会有学生说两边图的形状、大小一样,逐步引入轴对称图形及定义,然后让其他坐着的学生给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这种提问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图案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鼓励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随后让学生举出一些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回答蝴蝶,有的回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标志,老师反问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是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知道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剩下两个是什么吗?这种形式的提问虽然有利于巩固知识点,但是提及剩下两个银行的问题就容易偏离教学内容的重点,把学生带到一个与教学无关的问题中去,还可能因为这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造成课堂气氛过度活跃,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力,最后就达不到有效提问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考虑该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提问目的不外乎这几点:一是导入新课做铺垫,二是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突破教材内容的难点,三是提高学生专注力。

二、 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提问的建议

(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老师,因此教师则成为课堂提问成败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高素质的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提问不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还会在提问过程中以鼓励的形式去肯定学生、指出不足、订正回答,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势必要对自身的素养进行提升。教学活动是一个输出过程,这要求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足以向学生教授知识,足以应对学生对各种问题的质疑。足够的知识储备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才能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是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对,要善于解决备课时未预想到的情况。

(二)提问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目前来看,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积极思考,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说启发是课堂有效提问的先决条件。启发性意指学生自己受到启发,开启探索之门,努力去找出答案。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要马上解决,却弄不明白的心态。这就需要教师从大方向掌握知识的主干线,找准每一小部分知识点衔接的契合点,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去提出问题。此外还可以多用质疑性提问、发散性提问,鼓励学生“不要怕错,要敢于回答、敢于质疑”,进而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让学生从提问中获得新知。比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解方程2x=4-3x,问:这个方程与2x+3x=4有什么不同?怎么把2x=4-3x转化为2x+3x=4?你的依据是什么?

观察:由2x=4-3x变形,得2x+3x=4

①与原方程相比,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位置怎么改变?哪些项位置没变?

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

(三)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提问的首要目的是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这就涉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所以提问需要围绕教学任务目标进行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比如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提问要从本节课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去精心创设问题。

(四)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适当调整问题难度

朱熹曾总结过:“夫子施教各因其材。”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能力和认知程度,人的认知水平主要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逐步上升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提问的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程度的大小针对性地制定问题的难易程度非常关键,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目前能力程度之外,学生受到打击就容易缺少积极思考的动力。还有在学生对理论概念学习的不同阶段,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难度停留在已知区,学生会因为提出的问题太容易而提不起求知欲望,如果难度停留在未知区,会超出学生的思考能力范围,就容易磨灭学生的求知欲,无法进一步探索。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范围,综合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提出适合学生各个阶段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加固了脑海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增强对知识的再理解以及知识发散迁移到更深的领域。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还可能在此基础上对回答新问题的渴望剧增,甚至提出新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才能真正达到在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目的。比如在求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的教学中,虽然分针指向明确,但时针会有所偏转,学生很难理解或想象。直接提问求4:12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教师应调整问题难度,先问:时钟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多少?4点整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是多少?4:30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是多少?1小时分针转多少度?即60分钟分针转多少度?4:10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是多少?最后再问4:12时钟分针与时针所成角度是多少?一定要让学生会回答,肯回答,不要因为问题太难而怕回答。这样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五)提问问题的数量要适中

曾有专家表明,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25~35分钟左右,虽然说课堂提问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但是提问的次数也要适度,如果次数过多,整个教学中的教学重心就容易偏离,教学的重点就很难突出,难点无法解决,耽误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一节课可以设定2~3个主要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逐步加一些小问题去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六)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问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古人就对“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所感悟。这些前人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而渐进的,熟读才能精思。”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条理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关的提问,从浅层知识点到深层知识点,从简单知识点到难点,一层一层递进教学目标,这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少到知多的过程,必须做到有条理地教学,逐步突破教材上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关注提问的灵活性,并非必须要从易到难,还可以在课程的开始,适当加大问题的难度去展开一个悬念,促发学生的求知欲,再以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行逐步解答,最后弄明白开头的那个问题的解答。比如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重不漏地分类讨论,教师可以用问题串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回顾:小学学了哪些加法运算?

那么,引入负数后还有哪些情况呢?

问题:一个物体向右运动2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问题:一个物体向左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观察:以上两个算式和结果,我们能得到什么?

探究:

(1)向右走2米再向左走3米,结果是什么?能用算式表示吗?

(2)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是什么?能用算式表示吗?

为什么结果有正有负?结果和谁的符号一样?和的绝对值1怎么来的?

观察:以上两个算式和结果,我们能得到什么?

探究:

(3)向右走了5米又向左走了5米,那么结果怎样?

归纳:结合(1)(2)(3)我们能得到什么?

探究:

(4)向左(或向右)走5米,再向西走0米(即原地不动),那么结果怎样?能用算式表示吗?

这样的若干小问题构成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耐心地一步一步思考,循序渐进地把一个需要学生全面思考容易遗漏的大问题解决掉,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七)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

有效提问应遵循广泛性原则,人人机会均等,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发展。班级里常常有一部分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因为学习较差不会回答,有的因为怕出错不敢回答,甚至还有的不感兴趣懒得回答。因此面对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教师在选择回答问题对象时切记不可一刀切,教师不能一味地总让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出答案,这样就失去了有效提问原本的意义,也不能为了节约提问时间或者省事总是选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对象形成一种规律,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打击了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对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提高的作用。要时不时提出一些难度低的問题让不爱举手的同学回答,对其回答给予肯定,有问题的指出问题所在,并加以引导,增强这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课堂活跃的同学或者成绩较好的同学提出难度高一点的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能力逐渐培养出来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八)优化提问过程

1. 适时发问

在课程的开始,老师可以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去设计提问并以此打开本节课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并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的目的。例如老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或者以往学习过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以往知识、经验的认知冲突,达到激发学生去探索答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环节的进行一步一步发问。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不要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以免学生思维混乱。

2. 教师对回答的反馈

大部分学生都会非常期待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众目睽睽下,相比批评而言,每个学生更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鼓励,往往老师的一个鼓励会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采取的行为不当就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教师需要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去对待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如能在教师提问后立刻说出正确答案的这类学生,大多是上课注意力集中或者脑子够快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完后一定要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重复其答案,对其进行表扬或者追问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用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回答对的地方再度肯定,指出不足的地方并提出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还比如对一些胆小、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表扬这一类学生的勇气并耐心地引导其对问题的回答或者尽量让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来增强其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要学会倾听,这对日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3. 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中學生普遍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很爱玩,并且自尊心较强,所以为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需要以有意思的问题或者方式进行提问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奇怪的表情、奇怪的语气、好玩的手势和教具等去提问或者提问的内容别出心裁,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兴趣。

4. 结合教学情境灵活性提问

在设计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时,针对不同的情况一定要灵活采取相适应的提问方式,切不可机械死板地只用一种方式进行提问。比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启发性提问去揭示课题、用比较性提问去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用探究性提问带领学生去钻研学习内容、用归类性提问去带领学生巩固复习之前学到的知识等。

三、 结语

新课标中提到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而不是让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探究,而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理念。所以提问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及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关键的步骤。

参考文献:

[1]向剑.初中数学创设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朱烨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