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读”作舟
2022-07-01骆诗燕
骆诗燕
摘要:基于现代化教育改革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接纳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旨在优化课程设置、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其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难点教学部分,为突破这一教学瓶颈,教师可以尝试构建“1+x”阅读模式,这样,能够打破阅读教学壁垒,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最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围绕教材开展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尝试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从而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应用能力。鉴于此,本文需以笔者教学经验为着手点,探究语文高段阅读中实现1+x阅读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师们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1+x阅读;策略探究
一、围绕定点有效发散
教师在正式开展1+x阅读教学之前,应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即“1”指的是教材中选取的阅读文本,而“x”指的是与课文文本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对以上文本进行对照分析和阅读鉴赏,最终能够拓展他们的阅读认知、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鉴于此,语文教师应认真斟酌“1”的选定,从而能够为“x”提供明确的选文方向。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在选定“1”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篇教材文本,可以选择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主题、读写结合等等。之后,教师便可以围绕这一定点选择不同的拓展素材。例如,教师在讲解《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外阅读文本构建,若教师讲该篇文本的主题定为“童年生活追忆”,则可以为学生推荐冰心的《我的童年》,使得学生能够逐渐建构与童年题材相关的选材方式和立意途径;若教师讲该篇主题定为“怀念亲人”,则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张晓风创作的《母亲的羽衣》这篇散文,使得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回忆亲人;若教师将该篇的主题定为“乡村生活”,则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民俗类文本,比如林莽的《乡间的庙会》,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到作者构建的乡村意境中等等,教师应围绕定点来开展发散阅读,从而能够不断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创设立体阅读模式
教师在构建“1+x”阅读模式的过程中,应着重提出和落实“x”,能够从课内阅读文本延伸到课外阅读的线、面以及网,最终能够实现立体阅读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到某个阅读主题中,通过鉴赏一篇到读通一类,这样,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完善他们的阅读知识体系。为深化学生的阅读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将“x”集中在某个点上,并尝试围绕这个点进行多元立体的整合建构,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以教师针对部编版文言文诗文讲解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了《枫桥夜泊》这篇古文之后,便可以着重围绕“古代文人借月抒情”这一中心点展开拓展阅读,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朝代中与“月”相关的诗词歌赋,比如唐朝李煜的《相见欢》;比如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朝李白的《玉阶怨》等等,旨在深化学生对“月亮”这一意向所寄托的特殊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三、巧妙实现读写联动
为着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尝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从而能够实现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最终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需充分意识到仅仅依靠一篇或几篇文本是很难帮助学生构建语言能力的,因此,教师应需要在“1+x”阅读模式的基础上强化读写结合,从而能够使得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能够相互渗透和有效整合,最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极具层次性的读写阅读网络。以教师讲解《那个星期天》这篇文本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围绕“如何观察”来进行阅读拓展,其中通过拓展阅读来引导把握多感官、多视角、多时段观察的特点和技巧,并且教师可以围绕以上重点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文本,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王统照的《山雨》以及郁达夫的《烟影》等等等,从而能够使得学生逐渐掌握观察技巧,并将这一技能运用到写作训练中,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来讲,教师需在固定了“1”之后,有方向、有目标地落实“x”。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进一步优化高阶阅读教学,其中可以通过构建“1+x”阅读模式来增强阅读课堂的趣味性、拓展性以及启发性,能够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优化阅读方案提供新思路,最终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他们步入高阶学习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纯英.阅读至悦读——论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13):1.
[2]池颖.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6):1.
[3]伍妙瓊.“X”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初探[J].文学少年,20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