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2-06-30丁爱丽
丁爱丽
慢性盆腔炎是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单独或同时发生慢性感染,以下腹坠胀痛、腰部酸痛、性交痛为主要临床特征。西医治疗以抗生素消炎来达到消除症状体征,但抗菌药根治效果并不佳,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1-2]。在中医角度,慢性盆腔炎主要由瘀阻胞宫所致,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大法[3-4]。而血府逐瘀汤以散瘀止痛、运气活血为特点,符合该病基本病机,或能有效缓解本病的淤堵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旨在探讨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临沂市兰山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6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5]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②气滞血瘀证;③近1个月无疾病治疗史。(2)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②伴其他妇科疾病;③失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药组和综合组,各53例。西药组年龄15~39岁,平均(23.73±4.31)岁;病程 1~6 年,平均(2.31±0.68)年;参照文献[6]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别为15、32、6例;有妊娠史19例。综合组年龄17~40岁,平均(23.89±4.54)岁;病程1~5年,平均(2.28±0.64)年;病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别为17、31、5例;有妊娠史22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妊娠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西药组:西医治疗。100 ml生理盐水与2.0 g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深圳立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5202;1.0 g/瓶)配比的溶液和250 ml甲硝唑注射液(哈尔滨长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524 ;软袋 250 ml∶500 mg)依次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5 d。
综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血府逐瘀汤组成为桃仁12 g,红花、生地黄、当归、牛膝各9 g,甘草、枳壳、赤芍各6 g,桔梗、川芎各 4.5 g,柴胡 3 g。水煎至 200 ml,口服,1 次 /d,连续用药15 d。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并每7天到院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15 d后复查妇科B超评价临床效果。显效:B超显示异常影像(盆腔炎性、输卵管积水或增粗等)改善>70%,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或消失;有效:B超显示异常影像改善50%~70%,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效:B超显示异常影像改善不足50%,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评价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其中症状积分范围为0~30分,体征积分范围为0~27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或体征越严重[8]。(3)炎症应激反应。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抽取患者3 ml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南京贝登医疗,型号:迈瑞BC-500)检测白细胞水平,正常值为(4~10)×109/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值为0.800~8 mg/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2 水平,正常值为 3.5~6.5 ng/m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西药组的81.1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症状体征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综合组(n=53) 23.20±3.17 10.93±2.24 23.013 0.000 20.44±2.89 8.58±1.63 26.022 0.000西药组(n=53) 23.11±3.32 12.50±2.75 17.917 0.000 20.82±2.81 9.74±2.03 23.269 0.000 t值 0.143 3.223 0.686 3.244 P值 0.887 0.002 0.494 0.002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比较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西药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应激反应比较(±s)
组别 白细胞(×109/L) 白细胞介素-2(ng/ml)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综合组(n=53)14.61±2.20 7.82±1.75 17.584 0.000 2.86±0.74 4.13±1.04 5.685 0.000 20.12±5.84 7.48±2.13 14.803 0.000西药组(n=53)14.23±2.34 8.64±2.23 12.590 0.000 2.77±0.72 3.61±0.93 4.085 0.000 20.65±5.77 9.05±2.48 13.447 0.000 t值 0.861 2.106 0.635 2.713 0.47 3.496 P值 0.391 0.038 0.527 0.008 0.639 0.001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因长期存在炎症反应,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积液,严重时可形成包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9]。其致病菌复杂,多为混合感染,易反复,临床常采用广谱抗菌治疗,但过度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使抗炎效果逐渐降低,因此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殷秀琴等[10]的研究中指出,中医药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可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可归属于“癥瘕”范畴,以气滞血瘀证较为常见,并指出该病病机多为产后胞宫未闭,外协入侵,致气血瘀阻,滞于冲任胞宫,结块积于小腹,则少腹疼痛[11]。故本病应从气血论治,鉴于此,选则由桃仁、红花、川芎等中药配制而成的血府逐瘀汤用于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起到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或可进一步减轻疾病不适,提高治愈率。
治疗后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西药组的81.13%(P<0.05);治疗后,综合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与金秀萍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西药组的79.00%(P<0.05),说明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效果。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多因患者在宫内手术后或产后不慎感受外邪致胞脉阻滞,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最终导致气血不调,瘀滞少腹,病情迁延反复。因此,以活血化瘀为法治疗该疾病,对其转归具有积极意义。血府逐瘀汤中红花、桃仁共伍,力奏活血祛瘀之效;川芎活血,赤芍散瘀,牛膝引血下行而逐瘀,力助活血化瘀之功;气为血帅,故配以柴胡、桔梗、枳壳调达气机,使血行通畅;生地凉血,当归养阴,两药合用使瘀血得祛而阴血不伤;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而用之,主治气血,既使瘀血得除,又使气行有序,最终使少腹疼痛、腰痛等症状和下腹及附件压痛等体征缓解,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后,综合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西药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说明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减轻炎症应激反应。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均为反映感染的一项客观指标,其水平越高表明感染越严重。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抗炎因子,与机体炎症程度呈负关系。慢性盆腔炎患者因体内炎性细胞发生活化,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引起组织病理损伤,影响疾病治愈[13]。因此,以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是评估慢性盆腔炎治疗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不仅在提高机体免疫、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上有明显优势,还在抗病毒、抑制细菌增殖及炎症反应方面有强大作用[14]。因此,血府逐瘀汤中应用大量桃仁、川芎、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药,一方面通过调节血液流变状态,使盆腔、子宫等炎症病灶的微循环恢复正常,提高盆腔各组织代谢和氧化能力,从而促进炎症充分被组织吸收,间接减轻炎症应激反应[15];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发挥抑制细菌增殖作用,使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从而减轻盆腔炎症相关病理反应。
综上,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炎症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