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心理困扰程度、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6-30梁水华施梅英丁惠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护理人员

梁水华 施梅英 丁惠芳

肠造口是指外科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但临床研究发现,在肠造口操作过程中因术前定位难度大等导致肠造口距离手术切口位置较近,若操作或护理不当可增加增加渗漏及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1]。此外肠造口的实施虽可满足患者排泄需求,但大部分患者因无法适应易诱发焦虑、抗拒等负面情绪,致使其产生心理困扰,如何提升患者肠造口后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困扰,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2]。常规护理虽可缓解肠造口后不适感,但无法针对性消除其因造口出现的心理困扰,而焦点解决短期护理(focus on short-term care)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而来,该模式实施中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以解决目前困扰患者身心问题为目的,以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导向,为进一步明确其护理价值,本文选取肠造口患者80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收治80例肠造口患者,纳入标准:(1)术前经病理检查联合文献[3]《结直肠癌诊疗纲要》确诊为直肠癌;(2)结肠严重病变不能切除,或暂不能切除需要解除肠梗阻;(3)无手术禁忌证;(4)自理能力正常;(5)可配合完成护理效果评估;(6)意识清晰;(7)直肠感染、狭窄及梗阻。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丢失;(2)有血液系统疾病;(3)预测生存期不足6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选用常规造口护理)、观察组(n=40,选用焦点解决短期护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1(续)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护理。术前由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制度、医嘱为患者进行造口知识教育、技能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术后护理人员协助其选择合适体位,抬高床头30°左右,其次戴手套,取下原来的肛袋,松开并保留方便夹将肛袋放入医疗垃圾袋,用纸巾抹除造口周围粪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及造口。

观察组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护理:(1)护理时间选择。自手术后第2天8:00-9:00(该时间段内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第一次展开护理选择该时间段可增强患者对护理措施认知,并引导其掌握专业知识)进行第1次干预。第3天20:00-21:00(此时间段内学习能力较强)进行第2次干预,而后每天均在20:00-21:00进行干预,干预持续 7 d,控制干预时间在 30~60 min。(2)干预内容。①建立信任。护理人员通过游戏互动引导患者认识团队成员,以便实施干预措施,增加团队各成员信任感。②问题描述。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分享克服生活中困难的方法,并诱导其讲述生活中有成就的事。其次引导患者体会造口术后自己身体、心理、对应方式变化,挖掘其自身正性、积极力量。③设定目标。针对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可行的护理目标,通过游戏互动诱导患者寻找自身可利用的应对资源,并与其沟通制定一个短期护理目标,而后分析或探讨实现护理目标的小技巧,在细化并完成护理目标的同时掌握造口护理方案。④帮助患者解决目前困扰问题。护理人员通过分享疾病成功者案例,引导患者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来解决目前困扰自身的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转移负性情绪,待情绪控制理想后进行自我护理。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讲解造口护理的注意事项,生活起居肛袋的储存及清洁方法,合适的肛袋购置方法,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处理用物。⑤反馈。通过反馈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人生中的遭遇及不幸,帮助其发现自身优势及资源,并就其付出的努力给予正性反馈。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观看电影《生命力》等,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力量及重要性,帮助其挖掘自身潜力、优势,就其获得的成就给予正性反馈。⑥评价。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总结参与本活动的变化,并通过互动使其分享参与本研究获得的收获。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在生活及护理中掌握各问题解决技巧,而后对患者对抗疾病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及赞美。

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心理困扰程度:采用心理困扰温度计(DT)评估护理前、护理后1、3个月心理困扰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困扰程度越严重[4]。

生活质量:由护理人员在护理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从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8个维度评价其护理后8周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

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量表)从面对、回避、屈服等维度评价,每个维度5项,每项1~4分,得分越高表示采用此方式来应对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输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率(%),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困扰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D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3个月,两组DT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困扰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心理困扰程度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本组护理后1个月比较,P<0.05。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1个月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n=40) 5.25±1.51 3.62±0.52* 2.81±0.62*#对照组(n=40) 5.11±1.76 4.25±0.11* 4.72±0.53*t值 0.382 7.496 14.809 P值 0.704 0.006 <0.00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8个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一般健康状况 生理机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0) 42.62±6.28 82.94±8.66* 45.51±3.62 83.66±7.62* 44.25±3.61 80.47±9.71* 44.34±3.11 81.46±6.72*对照组(n=40) 42.61±6.71 76.88±7.62* 45.53±2.91 72.25±7.26* 44.35±2.51 71.64±4.82* 44.37±3.62 70.44±3.61*t值 0.014 3.321 0.027 6.856 0.144 5.151 0.039 9.137 P值 0.989 0.001 0.978 <0.001 0.886 <0.001 0.968 <0.001

表3(续)

2.3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

护理前两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面对分值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分,(±s)]

表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分,(±s)]

组别 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面对 回避 屈服 面对 回避 屈服观察组(n=40) 8.22±1.59 15.11±1.97 10.67±1.72 15.25±1.42 13.02±1.82 7.08±1.82对照组(n=40) 8.72±1.82 15.25±2.11 10.82±1.82 11.82±1.82 14.28±2.11 9.24±2.05 t值 1.308 0.307 0.378 12.521 2.859 4.983 P值 0.194 0.759 0.706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针对具有手术指征且身体状态理想的患者临床建议其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6]。但肠造口手术易伴随多种并发症及心理问题,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发现直肠癌患者术后多采用回避、屈服等消极方式应对疾病[7]。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实施中以“解决-导向”为主的主动思维模式,将困扰患者的问题进行焦点分析及解决,并引导患者以正向、积极的方式面对[8]。

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可帮助患者发现困扰自身的问题,并通过帮助其制定改进目标,提高其康复信心。其次在问题描述、解决方案构建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引导为主,继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主动性、依从性,改变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使患者重塑回归社会信心,并以积极的状态接受治疗[9]。肠造口手术改变了原有的排便方式且排便无法自控,导致患者因身体形象紊乱、造口并发症、出行不便等问题出现心理困扰,在焦点解决短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采用多种方式促使患者可积极应对疾病、造口,降低其造口后出现的心理困扰。此外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协助其解决困扰生活质量的问题,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面对疾病,达到缓解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DT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3个月,两组DT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个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且该结果与刘鑫等[11]研究中结果一致。此外焦点解决短期护理中以改变患者对疾病应对方式、帮助其构建可实现执行目标等为目的,在帮助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达到缓解其身心不适体验的目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面对评分(15.25±1.42)分,高于对照组,回避评分(13.02±1.82)分,屈服评分(7.08±1.82)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可引导肠造口患者以正确的方式面对疾病,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改善其回避、屈服等消极的应对策略,分析: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可帮助患者发现困扰自身的问题,并通过帮助其制定改进目标,提高其康复信心;其次在问题描述、解决方案构建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引导为主,继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主动性、依从性,改变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使患者重塑回归社会信心;此外焦点解决短期护理的应用可弥补常规护理不足之处,通过提高护理针对性、全面性,可就患者因造口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困扰进行解决,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变社会对医院的认知。

综上,焦点解决短期护理在改善肠造口患者心理困扰程度及生活质量中极具优势,亦可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值得借鉴及参考,但基于本次研究方案设计较为简单,为提高临床可参考性,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心理状态、依从性等更为准确地分析该护理方案对改善疾病预后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护理人员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