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驱动下的大合作实践
——对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建设“三位一体”农合联的深度解析
2022-06-29邵峰冯冠胜胡新明
邵峰 冯冠胜 胡新明
农合联通过测土配方服务,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而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农村改革。多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三位一体”改革作为代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高度重视、全力推进,以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抓手,形成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格局,促进涉农资源“统”起来、利益联结“紧”起来、合作运转“实”起来,激发了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的协同效应,搭建了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和共建共享的有效载体,走出了一条发展为农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子。
经纬交织 纵横相联的农合联改革实践
2014年——7县试点
2015年——20县推开
2016年——所有市县铺开
2017年8月——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组织体系全面建立
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赋予了“三位一体”改革的时代内涵和使命任务。“三位一体”改革的核心在于“一体”,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就看能否将散布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农业生产、流通、信用等服务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协同起来,产生1+1+1>3的效果。2015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5〕17号),对“三位一体”改革进行了重要部署,并提出依托供销合作社组建农合联执委会。
近五年来,通过全面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大力提升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富裕农民群众、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合联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构建了组织农民、服务农民、提升农民的新平台。一是组织体系全面建立。经过2014年7县试点、2015年20县推开、2016年所有市县铺开,“三位一体”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7年8月22日,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省市县乡四级农合联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全省自下而上将6.61万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涉农服务组织(企业)全面组织起来,构建了由1个省农合联、11个市农合联、85个县级农合联和961个乡级农合联组成的农合联组织体系,形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治理体制不断健全。各级农合联建立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省市县三级农合联组建以同级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农合联执委会,形成农合联与供销合作社组织有机融合、人员统筹使用、工作协调推进的格局。部分市、县为更好履行农合联执委会职责,重新核定供销合作社“三定”方案,省农合联执委会设立了“两办六部”。三是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农民合作基金和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三位一体”农合联“一体两翼”中的两项基本制度普遍建立。市县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资产经营公司作用逐步发挥,部分农民合作基金注入农信担保或资金互助的风险池基金,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及损失弥补机制。省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组建,注册资本3亿元,首个投资项目为联合嘉兴市、平湖市、新仓镇农合联等共同成立浙江农合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推广数字农合联平台。四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省农合联制定了农合联组织规范化和合作社会员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并联合农信机构开展合作社会员星级评定和分类管理,实现了全省全覆盖。长兴县、临海市等地还制定了乡镇农合联、产业农合联及一系列组织和服务标准化方案。五是农合联会员不断扩容。全省各级农合联积极吸引有实力、有影响力、有服务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农合联,逐步完善和充实农合联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六是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农合联内部服务资源加快聚合协同,外部服务资源加快联合协作。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作为农合联的骨干会员,全面加入农合联组织,将供销服务有机融入到农合联平台,成为农合联供销服务主要供给者。同时,构建了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和指导、省农科院研发和推广、各级农合联组织和服务的新型农技推广工作机制;省农合联与省农信联社开展金融服务合作,协助农信机构建立健全以信用评定为基础的农合联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省农合联与省农信担保公司开展担保服务合作,与阿里巴巴软件公司共同推进农合联平台数字化建设,与省气象局签订“联合推进为农服务合作协议”,优化面向品牌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气象服务。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利用农合联这一平台、渠道和工具,开展涉农工作和为农服务。七是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创新基层农合联党建方式,营造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组织带动、服务带动、帮扶带动和示范带动,为农合联插上“红色翅膀”、增添“红色引擎”。
农合联服务能力加快提升,打造了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的新农服。一是农业生产服务持续提升。按照“区域全覆盖、服务高效率”和县域特色产业“一业一联”要求,推进区域农合联通用性服务与产业农合联专业性服务经纬衔接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区域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11家、产业农合联313家、庄稼医院1136家。二是商贸流通服务不断优化。各级农合联累计建成和托管农批(农贸)市场128家,2021年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541亿元。三是农村信用服务快速完善。全面开展农合联合作社会员评级授信,联合省农信联社下发《“丰收农合通”贷款管理办法》开发推广“丰收农合通”,向全省2.6万个农合联会员授信。联合省农担公司设立基层办事处(代办点)83个,全年为农合联会员提供担保贷款3534笔、20.5亿元。
农合联服务领域积极拓展,打开了丰富生活、繁荣文化、振兴乡村的新天地。各级农合联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充分发挥农合联作为为农服务的平台、渠道和工具的作用,主动对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的为农服务,聚合服务资源、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使农合联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骨干力量。一是不断健全农村生活消费服务。按照统一门面装潢、统一货架提供、统一电脑配备、统一产品配送、统一服务项目、统一人员培训的“六统一”要求,改建、加盟、组建村综合服务社,对不宜设立经营网点的偏远小山村,开通“大篷车”,定期开展巡回服务。将公共服务、公用服务、金融服务、电商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整合起来,交由村综合服务社承接,让村综合服务社真正成为农民生活综合服务的平台和“最多跑一次”服务的基层办理平台。二是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服务。各级农合联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引导会员积极开发利用小特产、小村落、小农户、小乡土、小环境等乡村文化根脉资源,传承特产的传统生产技艺、食用方式、饮食文化,参与古村落保护、旧村庄改建、集聚区建设,发展地方工艺、戏曲、剧种等传统文艺和古今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三是加快发展乡村环境服务。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服务,推动农合联体系内再生资源企业逐步从“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鼓励培育具有跨区域发展能力的企业,打造能够跨区域复制运行的模式。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创建工程”,与环保企业合作联合,开发垃圾分类回收数字化管理系统、智能回收柜和厨余垃圾肥料化设备,建立再生资源智能回收体系和智能物流体系。目前,全省共建成城乡回收网点6548个、分拣中心58个、集散交易市场8个、回收利用企业100多家。2021年回收废旧农膜1万多吨、农药废弃包装物3.1亿只。四是积极创新乡村协同治理服务。农合联作为以产业为纽带的农民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将大量涉及产业的村户关系、户户关系囿于其中,并通过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规范运行,实行有效自治,促进农户在合作社中、合作社在农合联中平等共处、共建共享,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合作社及农户中实现更多农户平等参与、公平分享,进而促进乡村治理、社会和谐,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农合联合作经济发展壮大,构筑了促进共创、实现共赢、引领共富的新通道。各级农合联把发展新型合作经济作为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农合联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农合联农民合作基金、资产经营公司的引领作用,引导农合联会员开展合作投资经营,加快形成以农民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合作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农民群众和村社组织普遍持股、共建共享、共创共富,走出一条民富村强的“农民富”现实路子。一是培育合作主体。实施小农户入社、家庭农场入社、合作社联合“三大行动”,推动户户皆合作。以农合联会员(合作社、企业)为主体,组建产业农合联,构建全服务链、全产业链合作经营格局。围绕农合联服务功能建设,引导农合联会员合作投资,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创新合作方式。以产业农合联为载体,引导产业农合联会员参股兴办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按交易额(量)返利”的二次分配机制,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二是拓展合作领域。将新型合作经济引入产业扶贫领域,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充分发挥组织、人才、资本、经营、产业等优势,建立“帮扶资金量化折股、约定分红”和“生产要素参股入社、保底分红”机制,在四川、贵州等省推进长毛兔、蓝莓、茶叶等产业合作帮扶,有效带动帮扶对象共建共享、增收致富。省农合联还联合主办浙黔军地携手助推茶产业发展对接活动,帮助带动贵州茶产业升级。
平湖市数字农合联平台
实践证明,“三位一体”改革中组建的农合联平台,不仅是全面开展为农服务、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也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和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平台,为实现“农业强”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实现“农村美”提供了强大保障,为实现“农民富”提供了现实途径。
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的改革
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切实把“三位一体”改革作为浙江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加以深化推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前提。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三位一体”改革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现场会、出台政策文件,开展试点,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实情、研究决策、动员部署,分管领导亲自协调政策、推进试点、推广经验,持续推进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2014年以来,浙江省抓住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机遇,作出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构建农合联组织体系的部署。2015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5〕17号),进一步推动了“三位一体”改革的丰富实践、锐意创新和前沿探索。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慈溪召开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会,在面上推开新一轮“三位一体”改革。2016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临海召开全省“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现场会,对“三位一体”改革的阶段性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三步走”的改革步骤。2017年6月,中央农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在温州召开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现场交流会。2019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衢江区召开全省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发展现场会,会议部署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强调要把“三位一体”改革作为浙江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加以深化推进,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三位一体”改革的示范省。2019年12月,省委、省政府对11市、13个省级部门(单位)进行了“三位一体”改革专项督查。2019年12月3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推动农合联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1.永康市端头村资源回收点回收村民废旧物资,为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服务。
2.瑞安市马屿为农服务中心
依托供销合作社组建农合联执委会是推动“三位一体”改革不断深化的一招妙棋。供销合作社系统源于农村、根在农村,只有在为农服务中才能发展壮大。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受聘为同级农合联理事会执委会,成为农合联综合管理、日常运行的实际承担者,这是“三位一体”改革最重要的一项顶层设计和最关键的一招妙棋。供销合作社加入农合联,参与农合联为农服务,承担农合联执委会职责,让供销合作社不仅成为优质供销服务供给者,而且成为全面为农服务组织者,既壮大了农合联为农服务功能,保障农合联日常运行管理,实现农合联有人办事、有钱付薪,促进农合联坚守合作初心、坚定改革方向;也增强了供销合作社自我发展活力,扩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覆盖面,实现供销合作社体制转变、服务转型,促进供销合作社重回农民怀饱、重归合作初心,使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焕发生机、彰显作用。
要深刻把握“三位一体”改革本质。从浙江省多年历程看,“三位一体”改革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须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现阶段的“三位一体”改革的本质,是以统分结合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发展为动力、以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提升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涉及到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资流通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业环境服务、农业行政管理、涉农公共资源配置等多项体制机制的配套改革。把握了“三位一体”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改革这一本质,就把握了“三位一体”改革究竟为什么、干什么、要什么;也就把握了“三位一体”改革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农合联运行机制。
要坚持平台性组织的定位和非营利性的性质。农合联的全称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定位是由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接受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管理、实行民主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既不是由工商登记的有产权关系的“联合社”,也不是政府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联合会”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定位,决定了农合联是一个平台性组织,是一个服务平台,它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联合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为农服务力量,形成供需双方同台、各类服务供给同台,上下贯通、全域覆盖、融为一体的组织体系。
要坚守为农服务宗旨。为农服务是农合联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也是灵魂所在、宗旨所在。为农服务这一条,是千条万条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它是农合联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成立农合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坚持农民合作组织的主体地位。农合联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本质上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要体现“农有、农治、农享”的基本导向。必须牢牢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推进农合联组织建设、为农服务提升、涉农产业发展和合作经济壮大中,让农民成为农合联的投资合作者、组织共建者和利益共享者,让农合联真正成为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增进农民利益福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
要坚持内聚协同、外联协作的理念。农合联不是会员的简单拼凑与数量叠加,而是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构建合作经济形式的服务主体和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各个主体密切合作、联合组织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要坚持共建共享、共创共富的导向。以合作经济方式发展为农服务和涉农产业,是农合联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要紧紧围绕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的,始终坚持“合作、共享”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农合联的平台作用,让广大农民以合作社为载体、广大合作社以农合联为载体实现共建共享,让“合作社不让一个农户掉队”成为现实。利用区域农合联、产业农合联平台,引导会员合作投资产业、服务等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服务一体化综合体,构建“层层向上参股”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按交易额(量)返利”的二次分配机制,打造产业链、服务链的利益共同体,让小农户、家庭农场都能通过会员合作社共享全产业链、全服务链的服务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