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探讨
2021-12-26温学会
温学会
(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兴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四平 130700)
0 引言
农业生产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进入到21世纪后,科学技术获得快速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振兴农村地区经济的关键途径。农合组织可以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平台,整合当代的农业生产资源,与以往的家庭种植模式相比较,其信息更加畅通,可以促使农户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并且整合各项优质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因此,当地政府要认识到农合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价值性,根据吉林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强组织协调建设,进而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价值和作用
1.1 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要落后于西方国家,通过农合组织可以将各种生产资源有机融合,集中分散的农户个体,明确分工、集中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推动农业的机械化以及现代化发展[1]。
1.2 提升经济效益
在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小块区域生产中,机械化生产成本高昂,导致农户经济收入难以提升。而通过农合组织能够将生产资源有机融合,通过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作业,显著提升生产效能和农作物产量,具有降低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2]。
2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农户缺乏正确认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吉林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更是成为盘活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当前,部分农户对农合组织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生产中依然包括传统思想和守旧意识,在生产中依然以家庭承包模式为主,不愿意参与到农合组织中,导致当地农业生产缺乏品牌化和规模化。同时,一些农户对农合组织存在抵触心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将宣传工作落实到基层,农户和农合组织之间缺乏直接沟通,也为农合组织的发展带来制约。
2.2 农合组织规模不大
家庭式生产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根深蒂固,农合组织虽然在近些年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体系建设依然不完善,受到建设资金、固化理念以及运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农合组织在规模方面较小,主要集中在村级或者乡级,没有形成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组织结构。由于农合组织规模不大,其无法接触到层级更高的合作对象,进而对其发展形成制约,而小规模的农合组织在资金方面也较为匮乏,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旦发生市场风险,会导致农合组织出现经营困难[3]。
2.3 龙头企业缺乏带动
在发展农业经济中,当地龙头企业需要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尤其对于农合组织机构,更需要龙头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但是当前,龙头企业和农合组织之间缺乏互动沟通,二者呈现独立发展的态势,龙头企业对于农合组织缺乏信任,也不愿意在组织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大部分农合组织规模较小,对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吸引力,即使二者建立合作关系,也没有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2.4 内部管理体系混乱
农合组织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尤其在东北吉林地区,作为全国农业生产大省,长期以家庭式生产模式为主,农合组织发展较为缓慢,而在一些已经运行多年的农合组织中,其管理体系也较为混乱,管理制度缺失、权责不清,尤其在选举机构领导和成员资格认定等问题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在产权管理方面,农合组织主要与供销社、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组建,内部缺乏有效而科学的监督管理,决策权掌握了少数人手中,监督形同虚设,难以起到规范和管理职能[4]。
3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策略
3.1 转变农户固化认知
想要扩大农合组织的规模,切实体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则要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户参与其中,针对当前部分农户存在的认知偏差,相关部门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转变农户认知。首先,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涌入城市,现代农村居民的年龄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意愿不强,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相关部门要派遣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农村中,与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将农合组织的优势详尽的阐述给农民朋友,获得农民的信赖和支持,愿意参与到农合组织中;其次,当地政府要给予农村基层教育以高度重视,通过教育转变农户的“小农思维”,定期举办各种教育培训班,从农户群体中选拔年富力强、有一定学历、年轻的农民朋友参与其中,传授其先进的生产经验、生产技术以及营销理念,提升当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最后,构建覆盖基层农村的宣传网络,充分整合当地的宣传资源,包括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专业期刊以及新媒体,加强农合组织建设宣传,通过科学的宣传转变农户对农合组织的认知,激发其参与热情。
3.2 扩大农合组织规模
扩大农合组织规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规模较大的农合组织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还能够形成品牌效应,在运行组织和抵御风险中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当地政府给予当地农合组织以适当的扶持,促使其扩大自身的组织规模。首先,当地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基层农村中,成立相关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机构和农合组织的合作,促使农合组织拥有固定的资金来源用于扩大规模;其次,适当降低金融服务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以及规模啊贷款联保制度,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利的新型发展模式,为当地农合组织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农合组织还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合作,结合吉林地区的农业优势,与农业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生产标准,农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可为农合组织提供产品销售、产品包装、人员培训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促使农合组织在行业中站稳脚跟,明确以及稳定其发展方向[5]。
3.3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在地方农业生产中,龙头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和职能,而想要推动农合组织的良性发展,则需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当地政府要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充当农合组织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媒介”,促使二者相互信任,建立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互惠互利。首先,政府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当地农合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并且加强合同管理、价格保护机制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保护农合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利益;其次,探索现代股制模式,鼓励农合组织购买企业股份,拉近农合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关系,促使二者形成利益和营销关系,而这种模式能够确保二者合作的稳定和长久;最后,龙头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团体的方式,加入到当代农合组织中,成为组织中的一员,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运行经验帮助农合组织成长,在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后,龙头企业也可以获得收益[6]。
3.4 规范组织内部管理
想要壮大发展农合组织,需要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将各项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实际运行中,规范组织管理者和成员的行为,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首先,农合组织要建立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先进性以及合理性,并且结合组织发展需要对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运行层面,发挥制度的规范以及指导作用;其次,对于农合组织中较为突出的权责不清、领导选举以及成员资格认定等问题,要出台相关制度作为依据,严禁存在盲目随意问题,容易导致管理失去实效性和权威性;最后,从农合组织产权管理角度分析,农合组织要成立属于自己的合法账户,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享有资产处理决策权、剩余价值分配权以及组织发展决策权,组织领导者不能一言决策,政府职能部门也要加强产权监督,严格划分相关利益和责任[7]。
4 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下,农合经济合作组织是必然发展趋势,其可以整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资源,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对各项有利因素进行重组和协调,对原本的经营生产模式进行创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因此,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需要提升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措施优化农合组织,提升去服务职能和生产功能,推动当地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