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于基础代谢率和心功能分级区别开展康复锻炼的效果

2022-06-29邱艳梁秋燕蒋鹏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心功能康复

邱艳 梁秋燕 蒋鹏慧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该病患者临床治疗目标旨在通过外界实施干预手段以促进心功能的恢复,继而改善病情[1-2]。当前部分医院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该干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因此可相对改善患者病情[3-4]。但是,研究显示,常规干预方法的实施依赖于患者的临床依从性,而对于患者而言,长期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损伤,加之患者的依从性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对该方法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因此患者将出现严重不适症或并发症[5-7]。近年来,使用康复锻炼的干预方法正逐步替代常规干预方法被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为探究这两种干预方法的具体差异,特进行了临床对照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3月高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诊断标准:参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年)》。纳入标准:年龄40~65岁;无严重脑血管疾病;语言沟通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严重精神障碍;不能全程参与。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试验组(康复锻炼干预),每组均5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表1(续)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的护理干预,干预后评估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干预。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呼吸及血压等)等按时进行监测,鼓励患者在家属陪同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运动等。健康宣教措施包括,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就疾病的发生原因、过程、预后及疾病对身体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宣教,以及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当患者产生消极情绪或负面心理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

1.2.2 试验组 采用康复锻炼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评估检测。患者入院后及对其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和身体功能进行详细检测,重点采集基础代谢率和心功能分级指标。具体评估方法如下,①基础代谢率判断,个体基础代谢率受性别和年龄因素的显著影响,男性不同年龄基础代谢率分别为:40~50 岁 154.0 kJ/(m2·h)、51岁及以上149.0 kJ/(m2·h);女性不同年龄基础代谢率分别为:40~50 岁 142.4 kJ/(m2·h)、51 岁及以上138.6 kJ/(m2·h)。由此判定患者基础代谢率水平,分为偏低(低于正常值20%)、正常(正常值±20%)、偏高(高于正常值20%)。②心功能分级:本研究纳入对象心功能均为Ⅱ级或Ⅲ级患者。(2)方案制定。综合患者基础代谢率、心功能分级而制定不同康复锻炼方案。①心功能Ⅲ级且基础代谢率偏高患者,严格限制康复锻炼强度及时长,主要采取卧床呼吸及被动四肢锻炼。②心功能Ⅲ级且基础代谢率正常患者,主要采取床上主动坐起及四肢运动,下床运动需在相关设备的辅助下,患者自主行走,行走距离分为25、50、100 m等。③心功能Ⅲ级且基础代谢率偏低和心功能Ⅱ级患者,可采取爬楼训练。患者可自主行走至150 m后,再爬0.5层楼梯,如若结束后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增加楼层阶梯数目,以上过程循序渐进,运动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若患者无法耐受,则调整运动强度,待患者耐受后才可增加运动强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分两次检测或评估如下指标,(1)心肺功能:包括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me per minute,MVV)。(2)恢复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60分,得分越高者自我护理行为越差)量化评分。(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共21个条目,采用6级计分法,总分105分,得分越高者生活质量越好)量化评分。(4)运动自我效能: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共15项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者越自信)量化评分,总分为40分,其中1~10分表现为运动效能很低,11~20分表示运动效能偏低,21~30分表示运动效能较高,31~40分表示运动效能非常高。(5)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80分,得分越高者越焦虑)量化评分,其中评分<50分表示正常;50~60分表示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表示重度焦虑。(6)运动能力:采用MA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测试项目包括8项目,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从仰卧位到床边坐、坐位平衡、从坐到站、步行、上肢功能、手运动、手精细动作等,每项0~6分,总分48分,其中>33分表示轻度运动障碍,17~33分表示中度运动障碍,0~16分表示重度运动障碍。(7)临床症状:对患者6项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尿少、消化道反应、失眠)进行评分,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等级评分,分为:0分(无症状)、1分(轻度症状)、2分(症状显著而需要进行治疗)、3分(症状剧烈而需及早治疗),评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8)依从性:由主治医师和管床护士共同协商判定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情况,包括4项内容(康复锻炼、药物服用、心理调节、规律饮食),均包含2个选项(依从、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FVC和MVV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FVC和MV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静息心率、FVC和MVV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和肺功能参数比较(±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6 min步行距离(m) 静息心率(次/min)FVC(L)MVV(ml/min)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7) 360.52±15.28 389.05±18.41*78.41±5.91 70.41±3.06*2.34±0.37 2.65±0.46*68.24±3.19 73.14±3.62*试验组(n=57) 362.17±15.05 421.55±20.63*78.03±5.64 62.37±2.49*2.37±0.40 3.02±0.41*68.51±3.33 78.94±4.22*t值 0.580 8.874 0.351 15.386 0.416 4.533 0.442 7.876 P值 0.562 0.000 0.726 0.000 0.678 0.000 0.659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评估分数分别为(16.42±2.55)、(16.17±2.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评估分数分别为(31.21±1.26)、(24.34±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29,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运动自我效能、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动自我效能评分和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运动自我效能、焦虑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运动自我效能、焦虑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自我护理行为 生活质量 运动自我效能 焦虑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7) 37.25±3.20 33.01±2.49*55.42±5.17 64.92±6.32*11.06±2.28 23.23±3.57*53.67±4.19 42.28±3.66*试验组(n=57) 37.49±3.05 28.61±2.13*55.77±5.43 75.11±7.04*11.21±2.34 34.82±4.36*53.40±4.03 35.17±3.03*t值 0.409 10.138 0.352 8.132 0.347 15.528 0.351 11.297 P值 0.683 0.000 0.725 0.000 0.741 0.000 0.726 0.000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6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6项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尿少、消化道反应、失眠)评分均有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尿少、消化道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7) 2.41±0.50 1.12±0.36* 2.79±0.44 1.11±0.15* 2.59±0.32 1.59±0.24*试验组(n=57) 2.43±0.36 0.65±0.11* 2.83±0.34 0.42±0.13* 2.63±0.37 0.50±0.11*t值 0.245 9.426 0.543 26.245 0.617 31.171 P值 0.807 0.000 0.588 0.000 0.538 0.000组别 呼吸困难 乏力 水肿

表4(续)

2.5 两组患者依从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药物服用、心理调节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依从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目前临床心内科中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该病病因复杂,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要与机体通气紊乱、肌肉功能损伤等因素有关[8-9]。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疲乏和体液潴留(肺瘀血、体循环瘀血及外周水肿)为主[10]。该病病情严重,轻则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重则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基础代谢率相对较高,治疗后,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可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吸气功能,继而可有效改善预后[11]。目前,临床上主要方法有常规干预和康复锻炼等,其中常规干预即在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进行锻炼,然该方法的实时对患者的依从性有着极大的依赖,加上受疾病的影响,大多数患者仍只愿卧床休息,故此干预效果一般[12-13]。

本研究显示,在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并且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要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对于两种方法而言,其均倡导患者进行适度锻炼,且由上述所知,通过适当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14]。然而试验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相对较好,究其原因,相比于常规干预,康复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进行运动强度适宜的运动,可避免因过度运动而造成病情恶化[15]。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可有助于提高心脏的代偿能力,甚至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并且,规律运动也有助于呼吸肌细胞适应、功能改进,改善通气[16-17],故此心肺功能恢复较好。再如运动能力,通过卧床进行呼吸、被动四肢锻炼、床上主动坐起及四肢运动,再到主动下床行走,最后在行走能耐受的前提下增加运动强度较大的爬楼训练,整个过程使患者的呼吸能力在承受基本需要的同时又得到了充分的提升[18]。同时,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患者四肢的肌力、平衡能力及柔韧度得到了充分的改善[19],故此,运动能力恢复较好。

本研究还发现,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较前好转。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由上述所知,通过干预,患者的心肺能力及运动能力均较前改善,故此患者受疾病的负面影响减少,生活质量和运动自我效能提升,同时患者在干预的过程中会知晓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20]。然而试验组恢复较好,这是因为,与对照组相比,康复锻炼使得试验组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改善相对较好,故而运动自我效能则会得到相应改善[21]。同时,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就疾病的发生原因、过程、预后及疾病对身体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宣教,以及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当患者产生消极情绪或负面心理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行为也得到较好改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22-23]。

研究数据还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其临床各项症状均有积极改善,原因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论采取何种干预模式,其身体功能均有积极改善,长此以往表现为患者多项症状的循序改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尿少、消化道反应症状均直接或间接与患者心血管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随着患者心血管系统固有功能逐步改善,身体功能和症状程度将发生此长彼消的转变。但是两组患者失眠症状评分尚未出现显著差别,说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尚无显著差别,因为两组干预方法差异具体体现为功能状况,而对其身心状态尚无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干预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恢复情况改善相对较好有关,基于患者基础代谢率和心功能,针对性制定不同康复方案,有助于患者更好适应不同强度和内容的训练项目,循序渐进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

综上,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慢性心衰患者在实施康复锻炼进行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相对较好,且依从性较高。该研究创新之处包含两点:首先,基于广泛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个体特征(基础代谢率和心功能分级)而区别性开展康复锻炼,这种个性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康复锻炼效果。其次,本研究结合国内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采用了较多主客观评价指标评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组内和组间比较验证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判定试验组干预模式的优势性,可为相关方法临床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基础代谢率心功能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她们为什么“死吃不胖”
解读“大胃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