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应用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

2022-06-29让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骨性肌力关节炎

让敏

骨性关节炎属于慢性关节病症,患者关节内软骨性质发生变化或者丢失,关节周围及软骨下存在异常的骨质增生是该病症的主要特点[1]。该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多见于膝关节,常见于膝关节长时间承受较重负担者。患者主要表现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节疼痛或畸形、正常关节功能发生障碍等,致使患者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受到一定威胁[2]。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是临床对于该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以避免患者病情出现进一步发展。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显著恢复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肌肉正常能力[3]。此次研究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等速肌力训练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8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标准:与文献[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并确诊;年龄37~79周岁。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器官严重疾病;患恶性肿瘤;认知或精神障碍;依从性较差;基本资料缺失。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0、4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7~76周岁,平均(59.1±2.4)周岁;病程4~13年,平均(8.2±0.3)年;均为单侧,左侧25例,右侧15例。研究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0~79周岁,平均(59.2±2.3)周岁;病程3~14年,平均(8.3±0.2)年;均为单侧,左侧26例,右侧15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同意,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肌力康复训练和推拿治疗。治疗前指导患者进行3~5 min的下肢主动与膝关节屈伸运动。指导患者抬高并伸直腿悬空,5 s/次,40次/组,3组/d,进行内侧肌群与股二头肌的功能训练;进行下压腘绳肌锻炼,5 s/次,40次/组,3组/d;或进行半蹲训练,5~10 s/次,40次/组,1组/d,半蹲时提醒患者靠在墙上,避免其膝关节过度受力。连续训练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同时给予患者推拿治疗,推揉髌骨与股四头肌各20次;膝关节过伸及侧向加压、屈旋膝各3~5次,对痛点进行揉按1~2 min,隔天进行1次推拿,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同对照组进行3~5 min的下肢主动及膝关节屈伸锻炼。利用博然BR-KF等速肌力训练器实施辅助训练,第一阶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直腿抬高锻炼,手术结束后的第2天给予其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第二阶段:第5~7天加大力度训练患者肌肉力量,从而使患者患肢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进一步增大,并能依赖助行器或者是拐杖下地练习负重行走;第三阶段:出院后膝关节的运动。包括:(1)被动放松膝部肌群,利用手法按摩等方式。(2)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性肌肉收缩运动;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运动;侧卧位的髋关节外展运动;仰卧位的膝关节内收运动;仰卧位的下肢后伸抬高运动,大腿后侧肌群的牵张运动;到运动终点时,尽可能维持10 s,然后放下休息2~5 s,之后接着进行锻炼。每种动作需持续5~10次,一共要做2组,上午下午各1组。测试期间患者需要将设计方案作为依据,在60°/s条件下测定股四头肌肌力。患者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膝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其膝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出现轻微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其膝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共8个评分项目,总分为100分,VAS评分范围为0~10分,评估分数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疼痛程度成正相关。(3)膝关节活动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主要有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及屈伸弧度。采用量角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的活动度,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记录结果。(4)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包括角色功能、社会领域、躯体领域及认知,每个方面总分为100分,评估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对比

两组治疗前Lysholm、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对比[分,(±s)]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对比[分,(±s)]

组别 Lysholm评分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0) 64.8±2.4 74.5±6.0 10.539 <0.05 5.8±0.6 3.0±0.4 10.594 <0.05研究组(n=41) 65.3±2.3 83.2±6.8 10.674 <0.05 5.6±0.9 2.1±0.4 10.683 <0.05 t值 1.374 10.627 1.668 10.726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对比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及屈伸弧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屈曲度及屈伸弧度均大于对照组,膝关节伸直度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 伸直度 屈曲度 屈伸弧度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0) -17.7±3.6-4.1±0.3 10.527 <0.05 56.3±7.8 106.8±8.5 10.867 <0.05 43.2±6.4 71.9±3.4 10.792 <0.05研究组(n=40) -17.9±3.3-2.1±0.1 10.684 <0.05 55.6±6.4 126.2±9.3 10.946 <0.05 42.2±5.4 83.1±3.3 12.347 <0.05 t值 1.287 10.668 1.387 10.825 1.784 11.02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角色功能、社会领域、躯体领域、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角色功能、社会领域、躯体领域及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 74.6±5.9 81.5±4.3 77.3±2.9 82.9±4.1 78.3±6.2 85.5±4.7 79.5±6.1 91.6±5.1研究组(n=40) 75.3±4.1 87.4±3.9 78.4±5.1 88.7±5.9 79.4±3.6 91.7±4.2 80.2±4.4 97.3±2.4 t值 1.526 10.584 1.387 10.698 1.585 10.782 1.664 10.82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角色功能 社会领域 躯体领域 认知

3 讨论

膝关节是由髌骨、胫腓骨及股骨组成的人体最大且复杂的复合关节,位于下肢的中间位置,使下肢可以产生屈曲活动,还能够对髋关节与踝关节进行协调[6]。伸屈是膝关节的主要运动方式,能够使髋关节及踝关节正常功能的活动半径与功能效益扩大,同时是人体进行步行运动的关键部分。

但受膝关节自身结构及功能的限制,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大大增加。患者发病后,其膝关节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感,迫使患者尽量减少肢体的活动[7]。患者膝关节周围肌群出现肌力下降后,致使其关节的稳定性降低,患者胫骨及髌骨关节面应力异常分布,加重患者病情。发展至后期,患者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无法进行灵活的关节运动,运动难度增加,关节存在长时间的僵硬感[8]。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时会有响声出现,部分患者存在关节交锁现象,病情严重甚至出现膝内翻等畸形变化,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屈伸肌群的肌力[9]。肌群肌力下降致使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使磨损疼痛增加,变成恶性循环。因此,对患者膝关节屈伸肌群的肌力进行增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有关临床资料表明,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以预防患者膝关节僵直的效果较为理想[10]。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使患者肢体局部的组织代谢得到改善,吸收炎性物质,使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关节软骨的代谢得到改善,建立新的关节滑动机制,提升肌力,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顺应性得到提高,主动活动度明显改善。

等速肌力训练属于临床对患者肌肉功能进行评估及肌力训练的新形式,能够使患者关节在进行运动时保持恒定角速度,为训练提供顺应性的阻力,促使患者肌肉在进行运动时能够受到最大阻力,达到最大收缩,使训练效果得到提升,有足够安全性[11]。与常规肌力康复训练相比较而言,等速肌力训练的康复效果更加理想,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等速肌力训练有较强的节律性与较高的重复性,可持续较长的运动时间,运动速度稳定。患者肢体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其肌肉力量与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正向关联,患者肌肉在进行任何角度运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力臂变化及较大的生产力量等,等速肌力训练针对出现的疲劳或疼痛等进行及时调节,保证患者肌肉进行关节活动时,处于最大阻力的同时,又不会导致不良事件发生[12]。除此之外,患者在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的过程中,需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角速度,能够为训练安全性提供保障。训练过程中使用的等速装置能够使患者进行多重的角速度训练,不同的肌群能够进行不同的力量训练,效率更高。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 80.0%(P<0.05),治疗后,研究组角色功能、社会领域、躯体领域及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中能够看出,与常规肌力康复训练相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更加理想,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提升。

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患者肌肉正常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肌力减退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13]。患者膝关节处的软骨发生病变后,当患者进行关节活动时,疼痛会经神经系统对患者神经肌肉进行保护性抑制,同时发挥募集能力,进而使患者膝关节主动运动受到限制,患者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存在程度不一的废用性萎缩,最终致使患者逐渐丧失关节正常功能[14]。因此,在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肌力增加训练能够使其膝关节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进一步对病情进行控制。有关临床资料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后,其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可有效提升,进而提高其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促进其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1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Lysholm、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及屈伸弧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屈曲度及屈伸弧度均大于对照组,膝关节伸直度小于对照组(P<0.05)。从中能够看出,等速肌力训练可使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膝关节正常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但此次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此次研究所选取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其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情况可能会导致研究检测的数据存在一定偏倚,无法准确研究检测结果。除此之外,条件假设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的假设仅基于调查问卷方面,可能会忽略其他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扩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为研究结果的完善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等速肌力训练的应用效果理想,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得到改善,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性肌力关节炎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