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传统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2022-06-28熊英
熊英
内容摘要:本课题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文传统语言类课程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引导、任务为主导、组长负责制的团队学习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传统语言类课程 教学模式 学习主体
新的时代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而培养模式的变革须在最终端的教师的具体教学模式里体现和完成。“云计算”、“大数据”、“5G”的信息时代,不仅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新的机遇和发展。
本课题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文传统语言类课程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第一轮实践是在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疫情”期间开展的。
一.新教学模式实践
(一)学前准备
1.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一般在学期开课前组建,采用先招募小组长,然后小组组阁的方式。采用这个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相同的目标课程感兴趣,或者对相同的学习任务感兴趣,我们应该尊重个性差异。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力”也不一样,我们应当允许个体差异存在。
其次,尊重个性、允许差异的组建原则,可以高效地实现“志同道合”,有着相同兴趣的同学一起学习更有趣,更容易激发“学习灵感”。
2.组长负责制
组长负责,首先是组建学习小组,组长与组员双向选择,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共同完成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其次是,凝聚团队学习的良好学习风气。无论是独立阅读任务还是团队实践任务,小组长可以与组员形成良好的循环——分工、合作、共享、讨论、争鸣,共同学习与探索专业领域。
(二)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一般是根据即将要开始的学习内容展开布置,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学情。
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现代汉语》分上下两个学期,各32课时,上学期的内容是语音和文字,下学期的内容是词汇和语法,修辞放到《修辞学》课程里。
因此,本学期课程从《现代汉语词汇·概述》开始。因此课前任务是,对媒体及语言资源机构发布的刚刚过去的一年的“十大‘流行语’”或者“汉语盘点”进行感性认识,具体的任务是:“对于这些‘汉语盘点’,你有什么发现?”这个任务是开放性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自然过度到理性认识、专业思考。学生可以就这些生活中的热词热语进行一般性认识,比如,这些“流行语”流行、火热的原因;也可以探索更专业的问题,比如,这些“流行语”中的某个“语”、“词”的源和流。
《现代汉语词汇·词义》的课前任务是:高中课文《荀子·劝学》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比课文用词与现代汉语用词。
(三)课中
1.课前任务汇报
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成员,汇报本小组的课前任务完成结果。从各组代表汇报的小组学习成果来看,所有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任务里来,并且有些学习成果颇有见地。
比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前的课前任务“流行语”,同学们从自己直接或间接参与的语言生活当中,提取语料,进行科学认识,这个过程很自然,也有趣。从汇报的结果来看,同学们已经自觉地对語料进行了角度不同、深度不同的思考与探索,既有外来词、基本词汇问题等等宏观的观察,也有词、合成词、词的构成、词义、词性等等微观探索。
2.课堂讲授
教师听课前任务汇报的时候,会记下学生们学习情况和学习程度,作为课堂讲授的参照。然后,讲解教学计划中相应的知识点和理论。当然,每章节的知识点与理论安排,是要分层级的,一般分为必须掌握的和延伸拓展的。
比如:《现代汉语词汇》章,词汇、词汇单位、词的结构、词义、语义场是基础知识,要求所有人掌握。而对于流行语当中的“疫情”一词,为什么是“疫情”而不是“病情”的讨论,则是拓展,不要求所有人都参与探索,仅供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选用课前任务中的典型语料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展和延伸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当前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决定。
(四)课后
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分必做与选做。一般来说,教材课后的练习一部分是必做的,一部分选做。另外,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另外布置一些作业供练习用。
其次,要求阅读一定的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的专业书籍。
二.新教学模式实践结果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颇有收获。首先,较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第二,调动了一些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本学科领域里进行理性思考与科学探索。第三,培养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性、探索性学习。
(一)团队学习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科,人文性更加突出,但不意味着,团队学习模式没有必要。从实践结果来看,团队学习的模式还是发挥了相当明显的积极作用。
第一,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团队可以帮助个人克服自身的弱点,形成共同进步积极向上的氛围。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学霸寝室”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证。
第二,团队内部的智慧分享与共同成长。学习过程中,分享知识、见解、智慧是团队共同快速进步有效途径。彼此熟悉的团队成员,更加便于分享与交流,尤其是对于比较内秀、不擅长公开演讲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和表达机会。
(二)个人学习习惯与自律
第一,高中学习模式与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高中基本上是以高考为目标、老师主导的学习模式,大学基本上自主学习、老师引导的学习模式。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一个转变。因此,作为大一新生,个人学习惯性使然,很多同学会下意识地去寻找一个做题答案。
第二,思考模式的转变。
在高考指挥棒之下,大多数同学更多地倾向于接受知识,一个“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同学们也倾向于寻找一个“正确答案”,完成作业。
第三,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问题。
学习的过程原本也是不断接受知识的过程,但独立学习的目标是为独立思考,探索世界。因此,一味地接受知识,并不是十分智慧的选择。古语有云:尽信书,不如不信书。也就是强调读书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思考和思辨。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同学更多的是接受知识,但也有较少的同学开始思辨与探索。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阶段,更多的接受知识,也是为思辨与探索打好基础。从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尚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以及更高效的积累过程。也就是说,获得更高效的知识积累方法,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第四,阅读量与阅读面。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专业书籍的阅读量与阅读面有限,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大环境的、小环境的、主观的、客观的都有。
(三)学习环境
第一,社会大环境对学习环境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影响着所有社会成员的方方面面。例如,信息化、5G大数据的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尤其是打破了时空对学习的限制。“抗疫”时期,我们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基本上都是远程完成的。
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高效学习的便利,但同时,高效也伴随着高速与高压,从而产生焦虑与内卷。这与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与情感需要产生一些必然的矛盾,因为人不同于机器,人是情感生物。
第二,信息碎片化严重对学习环境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爆炸的信息碎片铺天盖地,让人们目不睱接,来不及冷静思考,甚至是被碎片信息的洪流裹挟。而年轻人更容易被信息碎片的洪流裹挟,更容易情绪激动、思虑偏颇。
从我们实践结果来看,更多的同学习惯于接受网络时代的碎片化的信息,因此思考容易片面化、表面化,缺乏整体阅读带来的整体意识、深度思考意识。思维模式、思考习惯也更倾向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偏轻,知识性思考多于探索性思考。
第三,充满诱惑的时代对个人学习的影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物质丰盈的时代,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于是更高层次的满足,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满足成为人们的追求。各种迎合人们口味的诱惑、瞄准人性弱点的“糖衣炮弹”层出不穷,着实考验人们的辨识力和定力。
比如:学习这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对于部分同学而言可能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要那么早起去学习,好好睡一个长觉、打一盘游戏,它不香吗,反正我妈会给我生活费。”
三.新时代的新教学模式
顺应新时代、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教学实践情况,我们倾向于传统中文学科语言学类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一)学习主体
充分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给学生“填知识、填技能”,明确由“要学生学”转为“学生要学”。“学生要学”的主动选择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可以做选择,那么,也意识着,我们的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
在多元的评價体系之下,也允许个体差异,允许不同方式、不同速度地成长。学习主体的主体性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
1.学习目标、学习态度
定制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挖掘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众人皆知的朴素道理,却又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结也在于,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地学习,为了什么呢,——高考。高考就是大家积极努力学习的一个明晃晃的目标,也就是动力源。
跨过高考,来到了大学里,没有了高考这么简单明了的目标,学习一下子没了明确目标,自然也就有些迷茫,因此,引导学生及时明确和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甚至是人生规则,则是首要任务。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则,是学习的动力源也就有了,学习积极性也就有了。
2.学习动力的长效激励机制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美国行为科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的成就激励理论指出,除了基本生理需要之外,人有三种基本需要,即:权力需要、情谊需要和成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获得成就感,使得学习继续维持下去。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家庭、人生的经历、生活中的某些事件刺激,都可以成为激励学习的持续动力。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家庭、生活经历对学习的激励也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些方面的因素。我们要讨论的是教学环节中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
首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考虑成就感。每个人时刻处在语言社会中,身边的、实用的语言问题十分丰富。设计教学任务时,考虑让学生解决这些直观的、实用的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了的成就感。
其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语言是社会的,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学生,一般都是网络世界的“原住居民”,在这个网络“社会”里,语言同样的必不可缺的交际工具,也有许多语言问题和疑问。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客观地观察、描写、讨论这些问题。
最后,积极的、及时的肯定是更重要的“法码”。从心理学来看,人都是需要被看见、被肯定、被尊重的。马斯洛的人类需要五级金字塔中第四级尊重需求、第五级自我实现,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获得这两级需要,那么,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就会很强大,内动力的驱动效果比外动力好很多。
(二)学习引导者
1.框架内容的设计者
作为专业科任老师,是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的引导者、领路人,给予学生以高屋建瓴式的行业全景概览和脚踏实地的基础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首先,对于本专业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总体设计,也就是一个课程的学习框架的设计,包括基础训练、行业应该训练等。大一新生的《现代汉语》课程,基础训练会占比大一些。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习惯的转变。在我们的实践中,很多学生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只是习惯性运用高中语文课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尤其是在当今“创新”时代里,积极地思考、探索、讨论和创新,显然是势在必行。
因此,作为学习引导者,在大一新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初,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除传统或者过往应试目标指导下学习模式,追求一个“正确”答案,扶持学生进行探索性的、讨论性思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积极吸收知识、观察和发现问题,并动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创新转变。
2.具体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无论是高屋建瓴的专业学习框架,还是专业基础训练,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完成和实现。具体的学习过程即教学模式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在这每一个环节里,教师不必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一定是全程在侧的“陪伴者”,无论是讲授过程中,还是课后辅导过程中,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内容,做出具体的专业指导。
(三)学习资源
1.教材
精选的教材,是进行专业基础训练的最佳选择,因此,教材应该是要求学习精读的。
2.教学平台
信息时代的各种教学平台,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也给我们新时代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例如,《学习通》的课程框架,也是教师引导学习的学习框架、学习模式、内容,指导学习的具体学习行动,学生的自觉学习行为——学习计划和步骤的参照。
3.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大资源
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不缺海量的信息,我们各类专业所需要的信息都是海量的。这为我们的个人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便捷和高效。让我们的学生积极的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
[5]马建堂:《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基金項目: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项目“‘大数据’时代传统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现代汉语》为例”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